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7-诗藏 -04-词集

7-全唐五代词---第89页

上绿珠轮,不羡名公乐此身。户外碧潭春洗马,楼前红烛夜迎人。
○第四
陇头一段气长秋。举目萧条总是愁。只为征人多下泪,年年添作断肠流。
○第五
交带仍分影,同心巧结香。不应须换彩,意欲媚浓妆。
【入破第一】
  白草河边一雁飞。黄龙关里挂戎衣。为受明王恩宠渥。从事经年不复归。
○第二
满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枫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第三
昨夜遥欢出建章,今朝缀赏度昭阳。传声莫闭黄金屋,为报先开白玉堂。
○第四
日晚笳声咽戍楼。陇云漫漫水东流。行人万里向西去,满目关山空恨愁。
○第五
十年一遇圣明朝。愿对君王舞细腰。乍可当熊任生死,谁能伴凤上云霄。
○第六
闰烛无人影,罗屏有梦魂。近来音耗绝,终日望君门。
【凉州歌(五首)】
  ○第一
汉家宫里柳如丝。上苑桃花连碧池。圣寿已传千岁酒,天文更赏百僚诗。
○第二
朔风吹叶雁门秋,万里烟尘昏戍楼。征马长思青海北,胡笳夜听陇山头。
○第三
开箧泪沾濡。见君前日书。夜台空寂寞,犹是子云居。
○排遍第一
三秋陌上早霜飞。羽猎平田浅草齐。锦背苍鹰初出按,五花骢马喂来肥。
○第二
鸳鸯殿里笙歌起,翡翠楼前出舞人。唤上紫微三五夕,圣明方寿一千春。
【伊州歌(十首)】
  ○第一
秋风明月独离居。荡子从戎十载余。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寄书。
○第二
彤闱晓辟万鞍回。玉辂春游薄晚开。渭北清光摇草树,州南嘉景入楼台。
○第三
闻道黄花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闰里月,偏照汉家营。
○第四
千里东归客,无心忆旧游。挂帆游白水,高枕到青州。
○第五
桂殿江乌对,雕屏海燕重。只应多酿酒,醉罢乐高钟。
○入破第一
千门今夜晓初晴。万里天河彻帝京。璨璨繁星驾秋色,棱棱霜气韵钟声。
○第二
长安二月柳依依。西出流沙路渐微。阏氏山上春光少,相府庭边驿使稀。
○第三
三秋大漠冷溪山。八月严霜变草颜。卷旆风行宵渡碛,衔枚电扫晓应还。
○第四
行乐三阳早,芳菲二月春。闰中红粉态,陌上看花人。
○第五
君住孤山下,烟深夜径长。辕门渡绿水,游苑绕垂杨。
【陆州歌(七首)】
  ○第一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浦问樵夫。
○第二
共得烟霞迳,东归山水游。萧萧望林夜,寂寂坐中秋。
○第三
香气传空满,妆花映薄红。歌声天仗外,舞态御楼中。
○排遍第一
树发花如锦,莺啼柳若丝。更逢欢宴地,愁见别离时。
○第二
明月照秋叶,西风响夜砧。强言徒自乱,往事不堪寻。
○第三
坐对银晓,停留玉箸痕。君门常不见,无处谢前恩。
○第四
曙月当窗满,征人出塞游。画楼终日闭,清管为谁调。(以上三十二首内府本《词谱卷四○)
卷六·敦煌作品(434首)
  敦煌写本歌辞作品,其性质难以确定或存在争议者,以原写卷为底本,原卷失传或未予公布者,则据今人著录本校录。凡据斯卷收录一百零五首,据伯卷收录三百零九首,据列一四五六号收录一首,据吐鲁番出土文书收录二首,据罗振玉《敦煌零拾》收录十七首,总计四百三十四首。除用斯卷、伯卷、及北京图书馆藏‘鸟’字号、‘周’字号等各种写本影件校勘外,另参校今人主要校录本及校勘成果有:郭沫若《卜天寿论语抄本后的诗词杂录》(简称郭录),饶宗颐《敦煌曲》(饶编)、《敦煌曲订补》(饶补),任二北《唐声诗》、《敦煌曲校录》(校录),林玫仪《敦煌曲子词证初编》(林编),任半塘《敦煌歌辞总编》(总编),陈庆浩《法忍抄本残卷王梵志诗初校》(陈校),黄征《〈敦煌歌辞总编〉校释商榷》(商榷),项楚《〈敦煌歌辞总编〉匡补》(匡补)、《王梵志诗校注》(项注)。
【十二时(禅门十二时)】
  夜半子。夜半子。众生重重萦俗事。不能惮定自观心,何日得悟真如理。
豪强富贵暂时间,究竟终归不免死。非论我辈是凡夫,自古君王亦如此。
【其二】
  鸡鸣丑。鸡鸣丑。不分年纪侵蒲柳。忽然明镜照用看,顿觉红颜不如旧。
头鬓苍茫面复皱,眼暗匡量渐加愁。不觉无常日夜催,即看强梁那可久。
【其三】
  平旦寅。平旦寅。智惠莫与色为亲。断除三障及三业,远离六贼及六尘。
金玉满室非是宝,忍辱最是无价珍。男子女人行此事,不染生死免沉沦。
【其四】
  日出卯。日出卯。浊恶世界多烦恼。欲得当来证果因,弃舍荣华急修道。
随时麻褐且充体,锦铺罗衣莫将好。如来尚自入涅,凡夫宿业谁能保。
【其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