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7-诗藏 -04-词集

48-李清照集校注---第24页

既不可往,又虏势叵测,有弟迒(háng)任(48)敕局删定官,遂往依之。到台,守(49)已遁。之剡(shàn)出陆,(50)又弃衣被走黄岩,雇舟入海,奔行朝,(51)时驻跸章安,从御舟海(52)道道(53)之温,又之越。庚戌十二月,放散百官,遂之衢。绍兴辛亥春三月,复赴越,壬子,又(54)赴杭。先侯疾亟时,有张飞卿学士,携玉壶过,视侯,便携去,其实珉(mín)也。不知何人传道,遂妄言有颁(55)金之语(56)。或传亦有密论列者。余大惶怖,不敢言,遂(57)尽将家中所有铜器等物,欲走(58)外廷投进。到越,已移幸四明。不敢留家中,并写本书寄剡(59)。后官军收叛卒取去,闻尽入故李将军家。所谓岿然独存者,无虑十去五六矣。惟有书画砚墨,可五七簏(60),更不忍置他所。常在卧塌下,手自开阖。在会稽,卜居土民钟氏舍。忽一夕;穴壁负五簏去。余悲恸不已(61),重立赏收赎。后二日,邻人钟复皓(62)出十八轴求赏,故知其(63)盗不远矣。万计求之,其余遂不可出。今知尽为吴(64)说运使贱价得之。所谓岿然独存者,乃(nǎi)十去其七八。所有一二残零不成部帙书册三数种,平平书帙(65),犹复爱惜如护头目,何愚也耶。今日忽阅(66)此书,如见故人。因忆侯在东莱静治堂,装卷(67)初就,芸签缥带,束十卷作一帙。每日晚更(68)散,辄校勘二卷,跋题一卷。此二千卷,有题跋者五百二卷耳。今手泽如新,而墓木已拱,悲夫!昔萧绎江陵陷没,不惜国亡,而毁裂书画。杨广江都倾覆,不悲身死,而复取图书。岂人性之所著(69),死生不能忘之欤。或者天意以余菲薄,不足以享此尤物耶。抑亦死者有知,犹斤斤爱惜,不肯留在人间耶。何得之艰而失之易也。呜呼,余自少陆机作赋之二年,至过蘧(qú)瑗(yuàn)(70)知非之两岁岁,三十四年之间,忧患得失,何其多也。然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人亡弓,人得之,又胡足道!所以区区记其终始者,亦欲为后世好古博雅者之戒云。绍兴二(71)年、玄黓(chì)岁,壮月朔甲寅,易安室(72)题。
  按此序大要,另见《容斋四笔》卷五。从之出者有《诗文史》卷十一、《彤管遗编》续集卷十七、《古文品外录》卷二十三、诗词杂俎本《漱玉词》等,不另校。又《金石录》旧抄本颇多,未能多校。此以吕无党抄本为底本。此序又收入孙星衍所编《续古文苑》卷十二,即录自雅雨堂本《金石录》,不另校。
  后序所署年月,以及序内所叙述各事之日期,多有问题,请参阅后附《李清照事迹编年》。
  ①德父:商务印书馆排印明抄本《说郛》卷十九载《瑞桂堂暇录》(以下简称郛瑞本)作“夫”。按赵明诚之字,宋人或作德甫,或作德父,或作德夫,盖三字通用。
  ②正:瑞本作“正其”。
  ③伪:康熙谢世箕刻本《金石录》(以下简称谢本)、雅雨堂《金石录》(以下简称雅本,三长物斋丛书本《金石录》出自雅本,不另校)、结一庐刊津逮秘书未刻本《金石录》(以下简称结本)俱作“譌(é)”,“譌”即“讹”字,讹谬较伪谬为常见,疑作“譌”为是。
  ④载:瑞本作“具载”。
  ⑤播:何义门校:“‘播’当作‘涯’。”(此据四部丛刊续编景印清吕无党手抄本《金石录》所附校勘过录。下引顾千里、吕无党校语同。)顾亭林《日知录》引作“王涯”,(见下)或顾所本作“王涯”也。
  ⑥礼:瑞本作“吏”。按李清照之父李格非似未尝为吏部员外郎,疑涉下赵挺之为吏部侍郎而误。
  ⑦时:结本无“时”字。顾千里校(以下简称顾校)抹去,注:“‘时’字钱本已衍。”(钱本指明钱叔宝抄本)
  ⑧蔬:雅本作“疏”,明会稽钮氏世学楼钞说郛本《瑞桂堂暇录》(以下简称钮抄)作“素”。
  ⑨练:谢本、雅本、钮抄作“练”。顾校:“‘练’,钱本已伪。”参阅注释⑦。
  ⑩一:明谢行甫钞本《金石录》(以下简称谢抄)、结本、雅本、瑞本作“三”。
  ⑾十年:顾校抹去“十年”二字,注:作“钱本亦衍。”结本无此二字,与顾校合。
  ⑿拾:吕无党校作“给”,谢本亦作“给”。
  ⒀纸:瑞本作“笔”。
  ⒁偶:瑞本作“偏”(钮抄仍作“偶”)
  ⒂叶:结本作“叶子”;顾校“叶”下增一“子”字,注:“钱本已脱”。
  ⒃以:瑞本作“比”(钮抄仍作“以”)
  ⒄中:顾校抹去“中”字,注:“钱本已衍。”
  ⒅屈:瑞本作“少缓”。
  ⒆出:顾校抹去“出”字,注:“钱本有。”(结本无此字,与顾校同。)
  ⒇惩:顾校改“征”。结本亦作“征”,与顾校合。
  (21)揩完涂改:瑞本作“楷涂完整”。揩:雅本、结本作“楷”。
  (22)翠羽:原作“翡翠”,据瑞本改。
  (23)室: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