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声。
商通万国恍云屯,嗜欲悬殊且莫论。
聊纪见闻供一噱,留他海上雪泥痕。
青 楼
江山烟花尚有村,门无关锁自晨昏。
春来万斛红桃浪,不及胭脂一抹痕。
小院东风几度迎,桃花人面两盈盈。
桃花比妾原同貌,妾比桃花孰有情?
逡巡小步印弓弓,曲榭回廊一笑逢。
茉莉珠兰香不敢,吴娘头上过来风。
宫样新妆七宝嵌,袖长微露手掺掺。
羞将团扇当胸掩,尺幅红罗透雪衫。
莫恨氤氲使到迟,江南红豆长春枝。
一瓯幻出茶如雪,便抵鸳鸯两首诗。
妓家薪相知者为三加茶碗。
玳瑁筵开共醉春,邀来明月到三更。
一帘斜照娉婷影,不辨嫦娥与玉人。
半开豆蔻韵偏幽,扇底莺声着意勾。
杏白梨红新日角,天然一例学苏州。
沪妓尽学苏州。
晏罢更深唱懊依,珠钿抛下翠鬟松。
合欢床上今宵梦,恍到瑶台十二重。
明朝亲试晓霞妆,手执花枝赠玉郎。
郎若有心须记著,人生能得几春光。
转眼骊歌一曲终,香风犹绕画楼东。
珠帘卷罢檀郎去,知是栏杆泪滴红。
枕上钗痕暖未消,晓风残月恨迢迢。
落花点尽抛球场,中有情人忆昨宵。
抛球场,地名。
从此相思遂水长,衣香人影两茫茫。
何当沉醉珠楼夜,再作游仙梦一场。
频唤肩舆到画堂,灯光似海照红妆。
一双罗袖兜清怨,丹桂留人夜夜长。
沪上戏多用自来火。丹桂,戏园名。
轻尘短梦付悠悠,打叠行踪访旧楼。
一晌茗谈天已暮,月明庭院使人愁。
旧客闲游曰打茶会。
名士倾城遇合难,相知须把俗情删。
珍珠十斛区区事,愿赎文姬返双关。
更有垂髫唤小名,清歌妙舞学玲珑。
那知几度湔裙去,一片黄河水尚清。
年幼未破瓜,俗名清官人。
流水年年旧复新,江头无数看花人。
春申名字传千古,如此风流定是春。
岂必繁华白下门,何须缥缈苎萝村。
善才妙曲秋娘态,争尽人来不断魂。
看遍江干雨复云,愿将一语寄司勋。
碧天如水萧声远,胜似扬州月二分。
浪迹红尘我亦惊,浮生休恋眼前春。
试看花月楼台上,不换风光只唤人。
女 伶
春申江上泛扁舟,曾为寻芳小滞留。
数遍勾栏谁当意,最销魂是杏花楼。
茶楼。
海国风光本绝伦,相逢况是故乡春。
生成一种温存态,扮作男儿更可人。
宝和。
玉体丰肥拟太真,登场舞袖转轻盈。
眉如新月肤如雪,两道秋波别有情。
九珠。
休论软语惯撩人,两瓣莲钩已醉心。
不索缠头索诗稿,知他翰墨也缘深。
宝云。
丰姿消瘦态轻清,合把梅花当小名。
安得常来妆阁里,调将金粉傅卿卿。
梅林。
谑浪能教百媚生,解人颐处动人情。
微怜莺舌调难稳,格磔钩辀听未清。
阿桂。
老去秋娘态尚娇,腰肢杨柳鼻琼瑶。
十年前若相逢早,定使吴侬意也消。
阿男。
无恨柔情与暗思,而今回忆每情痴。
最怜客馆凄凉夜,正是高楼歌舞时。
妇女看戏
演戏刚逢十月朝,家家妇女讲深宵。
看台宜与戏台近,吩咐奚奴预作标。
邻家姊妹各商量,明日如何作晓妆。
小婢点灯亲拣钥,隔宵翻出好衣裳。
一夜芳衾睡不成,晓鸡齐唱报天明。
先挑锦帐窗前望,果否如何昨日晴。
胭脂微点粉匀粘,早起忽忙启镜奁。
妆罢最无聊赖处,更将莲瓣捻尖尖。
天气轻寒尚著棉,菊花斜插鬓云边。
晨餐未毕心先急,扶掖丫鬟已在前。
莲步方移忽又回,菱花细照意徘徊。
不知可有矜持处,翻被旁人暗笑来。
一路行来弱不支,生来真个好丰姿。
问乡底事回头去,看见人来避已迟。
看台蜜蜜界西东,抄得三叉路更通。
怪煞陌头风一阵,藕丝裙底露鲜红。
阑干几曲只低凭,台是篷张系是绳。
背后一声呼小姐,我家小姐也来登。
瞥见钗裙队一过,交头接耳话谁何。
衣裳时式鬟时样,谁是新娘谁是婆。
刚才流盼忽疑思,半作欢颦半作愁。
为底红潮在两颊,霎时走过是郎否。
士女纷纷来往频,红尘是处有迷津。
听残锣鼓喧阗甚,看戏人看看戏人。
惊飞檀板杂悲欢,蝶梦醒来又劈棺。
生怕旁人相议论,妇人真是铁心肝。
最无情处最殷勤,冷眼看来面半醺。
谁是凤鸾谁是鹊,暗中心事定能分。
两情脉脉最难抛,台底肩儿影已交。
消受下风都有韵,伊人身上挂香包。
本是无心算有心,秋波偶盼当知音。
魂灵出窍回头看,看买麻团不自禁。
腰如杨柳口樱桃,翠鬓轻松首屡搔。
只恨身难双蝶化,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