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赐绢银。分得不均嗟怨众,受恩多是本朝人。
晓灯垂焰落银缸,犹自春眠近小窗。唤醒玉人莺语滑,宝钗敲枕理新腔。
元宫词百首,胜国事迹灿然在目。昔迁、固最号博洽,后葛洪等三辅黄图等书纪秦故事,多迁、固所不载,观者每有今古废兴之感。然则是编者不独可为多闻之助云尔。隆庆四年二月龙庄甄敬识。
(宫词小纂卷七)
●第二部分(一)
辽金元三朝宫词 清 陆长春
○辽金元三朝宫词 清 陆长春
辽宫词
金宫词
元宫词
△辽宫词
开国雄图始汉城,宫闱神策定兼并。盐池杯酒戎机伏,却胜天皇十万兵。
[薛居正旧五代史]阿保机自称皇帝,署中国官号。别作一城,以实汉人,名曰汉城。[叶隆礼契丹国志]初,契丹有八部。族之大者曰大贺氏,后分为八部。部之长号大人,而常推一人为王,建旗鼓,以统八部。每三年,则以次相代。及阿保机,乃曰:「中国之主无代立者。」由是阿保机益以威制诸国,不肯代。其立九年,诸部共责诮之。阿保机不得已,传其旗鼓,而谓诸部曰:「吾立九年,所得汉人多矣。吾欲别自为一部,以治汉城,可乎?」诸部将许之。汉城在炭山东南,滦河上,有盐铁之利,乃后魏滑盐县也。[又]阿保机用其妻述律策,使人告诸部大人曰:「我有盐池,诸部所食。然诸部知食盐之利,而不知盐有主人,可乎?当来犒我。」诸部以为然。共以牛酒会盐池。阿保机伏兵其旁,酒酣伏发,尽杀诸部大人,复并为一国。东北诸夷皆畏服之。[又],神册元年,阿保机始自称皇帝,国人谓之天皇王。[陈桱通鉴纲目补编]阿保机即皇帝位,北宰相萧阿只、南宰相耶律欧理思率其下上尊号曰天皇帝,后述律氏曰地皇后。
蠡角声中响佩环,指麾胡马度熊山。黄头臭泊都惊窜,亲见銮舆破敌还。
[田况儒林公议]契丹每兴兵扰塞,则传一矢为信。诸国皆震惧奔会,无后期者。每战必衔枚无諠,传指顾令,统帅之下,各有部队。昼战则望旗帜,遇夜则或鸣钲,或吹蠡角,或为禽鸟之声,各随部队撤卷而去,至明不遗一骑。[元混一舆地要览]大宁路,辽为中京,有瑇瑁山、熊山。[脱脱等辽史.后妃传]述律后简重果断,有雄略。太祖行兵御众,后尝与谋。太祖尝渡碛击党项,黄头、臭泊二室韦乘虚袭之。后知,勒兵以待,奋击大破之,名震诸夷。
四楼粉雉列崇墉,千里榆关久息烽。闻说至尊喜游猎,弯弓毡屋射黄龙。
[赵志忠虏廷杂记]太祖于所居大部置楼,谓之西楼,今谓之上京。又于其南木叶山置楼,谓之南楼。又于其东千里置楼,谓之东楼。又于其北三百里置楼,谓之北楼。太祖四季常游猎于四楼之间。[许亢宗奉使行程录]离营州东行六十里,至榆关。[路振乘轺录]榆关在蓟州北百余里。[契丹国志]太祖游猎,弥旬不止。有黄龙在其毡屋上,连发三矢殪之,龙坠于前。后太子德光于其地建州,黄龙府即其地也。
渤海妖氛已荡平,辽东山色马头迎。短箫尽唱铙歌乐,车驾归来铁凤城。
[刘效祖四镇三关志]神册四年,契丹主阿保机并渤海,尽有辽东,置东平郡。收复故城,铸铁凤镇之,号铁凤城。[辽史.乐志]鼓吹乐一曰短箫铙歌乐,自汉有之,谓之军乐。
小队弓靴簇锦毹,毗狸黄鼠满芳?。葡萄酒熟天颜喜,新进燕云益地图。
[王辟之渑水燕谈]契丹国产大鼠,曰毗狸。形类大鼠而足短,极肥。其国以为殊味,穴地取之,以供国王之膳,自公相以下不可得而尝。常以羊乳饲之。顷年北使尝携至,烹以进御。[沈括梦溪笔谈]刁约奉使契丹,为北语诗云:「押宴移离毕,看房驾跋支。饯行三匹裂,密赐十貔狸。」注:貔狸形如鼠而大,穴居食果谷,嗜肉。辽人以为珍膳,味如?子而脆。[刘绩霏雪录]北方黄鼠味极肥美,恒为玉食之献。置官守其处,人不得擅取也。[司马光资治通鉴]契丹主作册书,命石敬瑭为大晋皇帝,自解衣冠授之。割幽、蓟、瀛、莫、涿、檀、顺、新、妫、儒、武、云、应、寰、朔、蔚十六州,以与契丹,仍许岁输帛三十万匹。[辽史.太宗纪]会同元年十一月,晋复遣赵莹奉表来贺,以幽、蓟、瀛、莫、涿、檀、顺、妫、儒、新、武、云、应、朔、寰、蔚十六州并图籍来献。
东来紫气接天阊,圣母宫中赐酒浆。?喜遐荒备文物,尽收图籍到辽阳。
[资治通鉴]契丹述律太后遣使,以其国中酒馔脯果赐契丹主,贺平晋国。契丹主与羣臣宴于永福殿,每举酒,立而饮之,曰:「太后所赐,不敢坐饮。」[辽史.太宗纪]大同元年,三月壬寅,晋诸司僚吏。嫔御、宦寺、方技、百工、图籍、历象、石经、铜人、明堂刻漏、太常乐谱、诸宫悬卤薄法物及铠仗悉送上京。
通天冠峻九旒垂,袍笏分班拜舞迟。紫袖昭容夸创见,龙庭谁识汉官仪。
[资治通鉴]二月丁巳朔,契丹主服通天冠、绛纱袍,登正殿,设乐悬仪卫于庭下,制称大辽。[契丹国志]会同十一年,二月朔,帝冠通天冠、绛纱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