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7-诗藏 -06-对联

13-楹联丛话全编-清-梁章钜-第103页

> 同治癸酉,为余六十初度,同怀弟姪合制一联句云:“花萼集,竹林游,他日归田应有约;廉察精,功过录,此身修福合长生。”越二年,为余室杨夫人六十寿,又制一联云;“中寿世所荣,祝嫂嫂千秋,永佐阿哥持豸节;高歌吾已老,愿年年二月,长偕犹子进麋觞。”
南海桂星垣太史文耀,笙陔司马尊甫也。释褐归娶时,榜其门云:“秋进士联春进士;大登科后小登科。”人艳称之。
南海陈鹿苹孝廉廷辅馆于羊城,生徒甚众。有登贤书者,命植桂一株;有补博士弟子员者,命种梅一树。故斋中桂梅二花特甚。尝自书楹帖悬于斋中,云:“鹏鹗荐余栽桂树;藻芹掇罢种梅花。”洵属佳话。
南海劳莪野孝廉潼素工时文。乾隆乙酉科出闱后,自负不肯作第二人想。及揭晓,泥金到门,乃报中亚魁也。劳曰:“吾文当第一,何以第二!然则解元为谁?”对曰:“顺德梁泉也。”劳始不语。至簪花日,其门署一联云:“险些儿做了五经魁首;好汉子让他一个头名。”
粤东科甲,二百年来状元、探花各得二人,惟无榜眼。俗谓“广东不曾开眼”。道光庚戌,番禺许叔文其光以第二人及第,泥金到门,其家署一联云:“蕊榜开新眼;金鳌亚状头。”语虽无奇,亦足以应谣谚也。
松郡陆文裕公为司业,为祭酒,为丁丑会试主考,又为山西浙江提学,门生满天下。征入为詹事,学士堂中对联云:“步玉登金,十八人中唐学士;升堂入室,三千门下鲁诸生。”盖实录也。
熊大司马廷弼先中万历某科湖广武乡试第一名,后弃武就文,中万历湖广乡试第一名。因题其堂柱曰:“三元天下有;两解世间无。”
戴菔塘《藤阴杂记》云:“护国寺西先为张文和公廷玉3第,后改西华门内,赐史文靖公。余癸未出钱塘王文庄公门下,曾于此第谒见,有‘江山胜地皆行部;台阁崇班半属僚’之联。后文靖甍,又以赐文庄,师生接住,亦是佳话。文庄内直二十四年,以除夕所赐‘福’字二十四悬挂,曰‘二十四福堂’,外无余地,公子请曰:此后拜赐,何以置之?公曰:别置一轩,名曰‘余福’。”
《耆旧续闻》:“东坡自海外归,谢表云:‘七年远谪,不意自全;万里生还,适为天幸。’盖用班史之全句而不觉也。或云:后即以为联,悬之室。”
余姚郑耕余赠人句云:“人皆欲杀今之白;我醉须埋背有伶。”倔强盘曲,句法新而用意别也。
《秋雨盦》云:“闽有三苏祠,其联云:‘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长泰戴方伯燝手撰,见周栎园先生《闽小纪》。”按:此联已见《丛话》,“八大家”为“四大家”,撰联者为张鹏翔,云在眉山。小有歧异,不妨两存之。
福建莆田县黄桐石曾著《战古堂诗》。辟一“小桃源”,其大门联云:“草木自生无税地;子孙长读未烧书。”句极新颖。
方恪敏公观承本名家子,能文,以族人累徙居塞外。弱冠归金陵,借居清凉山寺。寺僧决其后有大运,厚遇之。雍正壬子,平郡王征准噶尔,爱公才,奏带为记室。世宗命以布衣召见,赐内阁中书,偕往。凯旋,以军功实授。累官至直隶总督。年六十有一,以八月十四日始生一子。公喜甚,自撰偶句十字云:“与吾同甲子;添汝作中秋。”高宗闻其生子,代为之喜,命抱至,解所佩金丝荷囊赐之而出。
世宗尝谕朱纲曰:“朕曾蒙圣祖慈训‘戒急用忍’,故殿中匾额即用此四字,仍敬书‘上谕’二字于上。东暖阁匾额取‘惟仁’二字,对联云:‘诸恶不忍作;众善必乐为。’西暖阁匾额取‘为君难’三字,对联云:‘原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可见列圣相承,心传有自。事载《熙朝新语》。
《熙朝新语》:“沈宗伯德潜以名诸生久困场屋。乾隆元年,荐举鸿博,召试不售,归。戊午、己未联捷,入词垣,年已六十余矣。壬戌,散馆,试殿上。日未映,黄门卷簾,上出,问诸臣:‘谁是沈德潜?’奏曰:‘臣是也。’上曰:‘文成乎?’对曰:‘未也。’上曰:‘汝江南老名士,而迟迟乎?’翌日,授编修。和《消夏十咏》于内阁,分给笔札,赐饮及饼饵瓜果。自午至未,成诗六章。有旨嘉奖。历迁礼部侍郎,乞假省墓。诏赠先人如其官,并赐偶句褒之云:‘清朝旧名士;吴下老诗翁。’闻其家以此十字揭诸楣。”
吾乡李文贞公光地,一代名臣也。未达时,祈梦于神,问己终身富贵。神示以十大字一联云:“富贵无心想;科名总不成。”觉而恶之。后中康熙庚戌进士,犹不以为意。及官至相国,方知“戌”字是“成”而非“成”;“想”字无“心”恰是“相”也。
挽联
《春渚纪闻》:“薳一日谒冰华,又于其所居烟雨堂偶诵人祭坡公挽联句云:‘降邹阳于十三世,天岂偶然;继孟轲于五百年,吾无间也。’冰华笑曰:‘此老夫所为者。’因请‘降邹阳’事。冰华云:‘元祐初,刘贡父梦至一官府,案间文轴甚多,偶取一轴展视,云:在宋为苏某;逆数而上十三世,在西汉为邹阳。盖如黄帝时为火师,周朝为柱下史,只一老聃也。”
常州程文恭公,纯庙甚倚重。甍于京。上挽以十四字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