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用。今宜易名曰廌。”方叔遂用之。秦少游见而谓之曰:“吾有一联相赠。”李曰:“请赐教。”则云:“昔为有角狐,今作无头箭。”豸以况狐,廌以况箭。方叔仓卒,无以答之,终身以为恨。
《石林诗话》云:刘季孙,平之子,能作七字偶句,家藏书数千卷,善用事,《送孔宗翰知扬州》有两偶句云:“诗书鲁国真男子,鼓吹扬州作贵人。”多称其精当。孔每以此十四字悬诸楹。为杭州钤辖,子瞻作守,深知之,尝以诗寄子瞻云:“四海共知霜雾满,重阳曾插菊花无。”子瞻大喜。《在颖州和季孙》诗所谓:“一篇向人露肝胆,四海知我雪鬓须。”盖记此也。此二偶亦堪作巧对,“露、雪”二字尤妙。
又云:文同与可,蜀人。与子瞻厚,为人靖深超然,不撄世故,善画竹,诗亦过人。熙宁初,士大夫好恶纷然。同在馆阁,未尝有所向背。时子瞻数上书论天下事,退与宾客言,亦多以时事为讥消。同极以为不然,每苦口力戒之,子瞻不能听也。出为杭州通判,同送行,诗有“北客若来休问事,西湖虽好莫吟诗。”上句谓莫轻开口,下句谓莫好弄文也。及黄州之谪,正坐杭州诗语,后坡以十四字悬诸壁。
王斿,字元龙。父安国,字平甫,介甫之弟。与东坡交,尝自负其甘露寺山门一联:“平地风烟飞白鸟;半山云水卷苍藤。”坡曰:“精神全在‘卷’字,但恨‘飞’字不称耳。”平甫请易之,坡遂易以“翻”字,平甫叹服。
《侯鲭录》云:孙贲公素居京师,大病,予往存抚之。又数日,见东坡,坡云:“闻曾见孙公素病,如何?”予曰:“大病方安。”坡云:“这汉病中瘦固瘦,俨然风雅。”后见公素,道此语,公素应曰:“那娘意下恨则恨,无奈思量。”或以告坡,坡大奇之。亦见《东坡事类》。
《竹坡诗话》云:东坡在黄州时,尝赴何秀才会,食油果,甚酥,因问主人:“此何名?”主人对以“无名”。东坡又言:“为甚酥?”坐客皆曰:“是可以为名矣!”又潘长官以东坡不能饮,每为设醴,坡笑曰:“此必‘错著水’也。”客曰:“此六字正好作对。”他日,忽思油果,作诗求之云:“野饮花前百事无,腰间唯系一葫芦。已倾潘子错著水,更觅君家为甚酥。”李端叔尝为余言:“东坡云:‘街谈市语,皆可入句,但要人镕化耳。’此虽一时戏言,其属对正自不苟。”
《冷斋夜话》云:有村校书,年已七十,方买妾馔客。东坡杖藜相过,村校书喜,延坐其东,起为寿,且乞赠句。东坡问:“所买妾,年几何?”曰:“三十。”乃戏为联曰:“侍者方当而立岁,先生已是古稀年。”此老于文章故善为滑稽。坡公又曰:“世间事无有无对,第人思之不至也。如曰‘我见魏徵尝妩媚’,则对以‘人言卢杞是奸邪。’”又曰:“无物不可比类,如:蜡花似石榴花,纸花似罂宿花,通草花似梨花,罗绢花似海棠花。”
《师友谈记》云:东坡近令门人作《人不易物赋》,或戏作一联云:“伏其几而袭其裳,岂为孔子?学彼书并戴彼帽,未是苏公。”士大夫近年效东坡样,高檐短帽,名曰子瞻样廌因言之,公笑曰:“近扈从燕醴泉观,观优人以相与自夸文章为戏者,一优丁仙现曰:‘吾之文章,汝辈莫及也。’众优曰:‘何也?’曰:‘汝不见吾头上子瞻乎?’”上为解颜,顾公久之。
《志林》云:昨日梦有人以十字偶句示我云:“如真飨佛寿,识妄吃天厨。”予甚领其意。或曰:“真即飨佛寿,不妄吃天厨。”予曰:“真即是佛,不妄即是天,何但飨而吃之乎?”其人甚可余言。
《独醒杂志》云:东坡尝与山谷论书,东坡曰:“鲁直近字虽清劲,而笔势有时太瘦硬,几如树梢挂蛇虺乎!”山谷曰:“公之字,固不敢轻议,然觉褊些,亦甚似石底压虾蟆也。”二公大笑,各以为深中其病。后之人便以“树梢挂蛇虺,石底压虾蟆”为巧对矣。
《老学庵笔记》:东坡赠赵德麟《秋阳赋》,中有一联,妙不可测,句云:“生于不土里,而咏无言诗。”盖寓“畤”字也。
《娱书堂诗话》云:东坡谓晨饮为浇书,李黄门谓午睡为摊饭。陆务观尝有句云:“浇书满挹浮蛆瓮,摊饭横眠梦蝶床。”每书此十四字,悬之壁。“浇书”、“摊饭”,自是的对。其实浇书并不见有书,摊饭亦不见有饭,空中设想,取以为对,所以妙也。
《梅磵诗话》:东坡诗注云:“有一贫士,家唯一瓮,夜则守以卧。一夕,心自唯念:‘苟得富贵,当以钱若干营田宅,蓄声妓,高车大盖,无不备置。’往来于怀,不觉欢适起舞,遂踏破瓮。故俗谓妄想者为瓮算。”又诗序云:“刘莱仲饯饮东坡,中觞闻笙箫声抑扬往返,粗中音节。察之,出于双瓶,水火相得,自然吟啸,食顷乃已。坡作《瓶笙》诗记之。”刘后村《即事》诗一联云:“辛苦呕心无瓮算,殷勤娱耳有瓶笙。”以“瓮算”对“瓶笙”,甚的。
陆龟蒙《江湖散人传》:“茶灶”二字,坊本刻“茶龟”,集韵者不知其语,竟收入四支。何太史义门见之,笑曰:“此正好对‘尿鳖’也。”俗以溺器为尿鳖,太史盖戏之尔。按:今人每有酒鳖贮酒,可以“茶龟”对之。
都南濠学诗于沈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