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7-诗藏 -06-对联

13-楹联丛话全编-清-梁章钜-第157页

若勿言。
二十言云:
欲知前世果,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莫言家未破,破家子未大,莫言家未成,成家子未生。
此皆古谚语而可对者也。
古谣谚语颇多,常有偶句甚工者。至本段中无偶句,取他段语,尽有适对者,兹酌录于左。
宋王觌知苏州,州有狡吏,善刺守将意以挠权,前守用是得讥议。觌穷其奸状,置于法,一郡肃然。民歌咏之,有“吏行水上,人在镜中”之语。
宋季《三朝政要》云:理宗绍定三年,上饮宴过度,史弥远卧病中书,时人讥之曰:“阴阳眠燮理,天地醉经纶。”
《朝野佥载》:天后时谣曰:“张公饮,李公醉。”张公者,斥易之兄弟也。李公者,言李氏不盛也。《宋史》:皇祐五年,狄青败侬智高于归仁铺,谚云:“农家种,粜家收。”后智高果为青所破,二事正对。
《明文》:万安入内阁,参机务,结诸阉为内援,进华盖殿大学士。刘珝以吏部侍郎兼翰林学士入阁,预机务,进谨身殿大学士。初,商辂之劾汪直也,珝与万安、刘吉助之,时内阁三相,安贪狡,吉阴刻,珝稍优。久之,刘吉与珝同授大学土。孝宗即位,委寄愈专。初,吉与万安、刘珝在成化时,帝失德,无所规正。吉锐于营私,为言路所攻,居内阁十八年,人目为刘绵花,以其耐弹也。三相朋比为奸,诸尚书默无一语。时有“绵编三阁老,泥塑六尚书”之谣。
《金史--佞幸传》:胥持国,经童出身。章宗朝拜参知政事,未久,进尚书右丞。持国柔佞,有智术。初,李妃其家有罪,投入宫籍。大定末,以监户女子入宫,章宗纳之。明昌四年,封为昭容。明年,进封淑妃。持国多贿赂妃左右人,依附之,以致宰相。中宫虚位久,进封为元妃,四方为之语曰:“经童作相,监婢为妃。”道其实也。
《钱唐遗事》:咸淳丁卯,贾似道平章军国重事,魏国公叶梦鼎为右丞相,充位而已。上初立,似道益自专,居西湖葛岭赐第,五日一乘车船入朝,不赴朝堂治事,吏抱文书就第,判尾而已。后叶梦鼎、江万里皆知军国重事,似道于湖上遥制。时人语曰:“朝中无宰执,湖上有平章。”
《旧唐书--杨炯传》:伯祖虔威,虔威子德干。高宗末,历泽、齐、汴、相四州刺史,治有威名。郡人为之语曰:“宁食三斗蒜,不逢杨德干。”又《新唐书--权怀恩传》:擢万年令,赏罚明,见恶辄取,时语曰:“纵饮三斗尘,无逢权怀恩。”二者正对。
《四朝见闻录》:开禧用兵,邓友龙、程松为宣抚、宣谕使,板授其属,谓之宣干。时政府唯有陈自强居相位,群谣之云:“天上台星少,人间宣干多。”
《张氏可书》:道君逊位东幸,梁师成以扁舟出淮,李邦彦为相,都人欲击之,驰入西府,己失一履。时人语曰:“太傅扁舟东下,丞相只履西归。”纪实也。
《密庵集》云:洪武十七年,福建按察使陶垕仲名铸,鄞人,佥事谢元功名肃,上虞人,劾左布政使薛昉贪酷,事既奏,准令按察司就行取问。大昉造谤还词,有旨都提取赴京于都察院听对。垕仲劾事得实,大昉还宪职。垕仲被召时,百姓多为不平。及垕仲复任,遂相庆为之语曰:“陶使再来天有眼,薛公不去地无皮。”
《齐民要术》引谚云:“当日莫剪韭,触露不掐葵。”此向例“剪韭种葵”之俗语也。
道光丁未,余正任温郡。立春日,率属在郡堂照例鞭春。礼成后,忽一声炮响,不知其故,询之属吏,乃知温俗于春至时,无论何家,皆备樟树一枝,连叶焚之,并有俚俗咒语名之曰:“□(上于下火)春”。按:《集韵》:“□(同上),音谈,燎也。”瑞安洪守一重辑《俗字编》,谓温人于立春前焚樟叶曰“□(同上)春”。忆杭州人谓交夏多疾者为“疰夏”,他省亦有此语,恰与温州之“□(同上)春”二字成一妙对。按:此节《浪迹续谈》曾及之。
吴门金解元圣叹,善滑稽,恃才傲物,故罹非灾,实非其罪也。相传金弱冠,祈梦于忠肃祠,梦长木参天,上立一鸟,悟为“枭”字。知定数也。临刑,其子送之哀极。子本聪颖。金曰:“吾亦怜尔,尔知我之苦乎?有一对,尔属之。‘莲子心中苦。’”莲、怜借音巧合。子方悲号,久而未答。金曰:“痴儿,是何足悲乎?吾代尔对:‘梨儿腹内酸。’”梨、离亦借音,此盖志气早定,故临难不迷也。
《北史--李普济传》:普济学涉有名,性和韵,位济北太守。时人语曰:“入粗入细李普济。”又《阳休之传》:俊爽有风概,好学爱文。二人同时,时人为之对曰:“能赋能诗阳休之。”
《颜氏家训》:梁孝元前在荆州,有丁觇者,善属对,工草隶。孝元书记一皆使典之,军府多未之重也。又《汉书--王褒传》:褒字子渊,其姑夫萧子云特善草隶,褒相模范,名重于世。时人语云:“丁觇十纸莫敌王褒数字。”《梦溪笔谈》:柳开少任气,应举时以文章投主司凡千轴,载以独轮车。时张景能文,有名,唯袖一书,帘前献之。主司大赏,擢景优等。时又以“柳开千轴不如张景一书”为对。
《泊宅编》:蜀人石藏用,以医术游都下,其名甚著。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