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涧泉日记」。(影印本第三十九册)】
庞士元至吴,顾邵就统宿语。因问:「卿名知人,吾与卿孰愈?」统曰:「陶冶世俗,甄综人物,吾不及卿。论帝王之秘策,揽倚伏之要最,吾似有一日之长。」邵安其言而亲之。
【《永乐大典》卷二千九百七十九「人」字韵,页三下引「涧泉日记」。(影印本第三十九册)】
吕丽泽以薛士龙、陈君举喜事,诚知人也。
【《永乐大典》卷二千九百七十九「人」字韵,页十三上引「涧泉日记」。(影印本第三十九册)】
有用有舍。知用而不知舍,失身而不能无闷;知舍而不知用,失时而不能无害。为己之学多,而后能为人。为人之学多,必未能为己。为己非著书求工于文字语言,为人非致治求密于制度条章。急于事功者忘身,急于情性者忘人。为己者出犹可为治,为人者终身不知所以为德矣。葆气者寿,养神者无往而不自明。神气相宣,而万化举。
【《永乐大典》卷三千「人」字韵,页一上引「韩淲涧泉日记」。(影印本第四十册)】
自强不息,人道也。非礼勿履,君子之事也。独立不,功用也。
【《永乐大典》卷三千一「人」字韵,页三下引「涧泉日记」。(影印本第四十册)】
陈亮,字同父,婺州人。有才气笔力,有议论远略,忿世疾邪。在太学欲言天下事,学官阻之。遂变名作陈同,奏三书,极论当世之敝,甚欲一言寤主。虽召至都堂,竟与执政不合而止。屡以它事桎梏,几置于理,人或以是少之。绍兴四年作第一人,今年正月遂死。昔参政周葵礼重之。吕祖谦伯共、朱熹元晦,皆与之议论上下。南涧翁亦爱其文而怜其才。叶适与之为至交。当今天下文章,陈亮、叶适。
【《永乐大典》卷三千一百五十六「陈」字韵,页十五下引「涧泉日记」。(影印本第四十七册)】
邴曼容、严子陵,西汉之末也。张季鹰、葛稚川,西晋之末也。贺知章,天宝之末也。陶渊明,东晋之末也。班嗣,亦西汉之末也。王羲之,亦善处世。皇甫嵩,出处最可观。李泌,晚路亦艰矣,大类子房。
【《永乐大典》卷六千八百三十「王」字韵,页九上引「韩淲涧泉日记」。(影印本第六十六册)】
王景略才大如孔明。羊叔子、杜征南不在陆逊、陆抗之下。
【《永乐大典》卷六千八百三十「王」字韵,页二十上引「韩淲涧泉日记」。(影印本第六十六册)】
张德远以寇忠愍、富文忠、范文正公事为可法,使三公获尽其猷为,则王业不止二百年而中微也。异时归老山林,当作三贤堂于敝庐之侧,庶几朝暮想象如见其人。朱晦翁状之云:「三公之所为,适有契于其心也。」
【《永乐大典》卷七千二百三十六「堂」字韵,页十九下引「涧泉日记」。(影印本第六十九册)】
大程涵养,小程持守,见处固有浅深。论辩处成就学者,惟大程有之。
【《永乐大典》卷八千一百六十五「程」字韵,页十一上引「韩淲涧泉日记」。(影印本第九十册)】
夷吾《内业》曰:「能正能静,然后定。定心在中,耳目聪明,四肢坚固,可以为精舍。」精也者,气之精也。
【《永乐大典》卷八千五百二十六「精」字韵,页二上引「涧泉日记」。(影印本第九十四册)】
【夷吾《内业》】 曰:「精存自生,其外安荣,内藏以为泉原。浩然和平,以为气渊。渊之不涸,四体乃固。泉之不竭,九窍遂通。」
【《永乐大典》卷八千五百二十六「精」字韵,页二上引「涧泉日记」。(影印本第九十四册)】
古今无男女贪财好色外,方可修行。其它好言妙语,只是谩人。
【《永乐大典》卷八千六百二十九「行」字韵,页一上引「韩淲涧泉日记」。(影印本第九十五册)】
文子曰:「神者,知之渊也。神清则智明。」又曰:「神清者,嗜欲不误也。故心有所至,则神慨然在之。反之于虚,则消躁藏息矣。」此圣人之游也。
【《永乐大典》卷八千八百四十五「游」字韵,页三下引「韩淲涧泉日记」。(影印本第九十七册)】
《抱朴子》第一《畅玄》,第二《论仙》,第三《对俗》,第四《金丹》,则稚川之意着矣。昧者止以为方伎之书,是未知稚川者也。大抵言近上,则听寡。近下,则易传。古之著书者多虑此。只得放下说,圣贤经书亦然。
【《永乐大典》卷一万二百八十七「子」字韵,页十八下引「韩淲涧泉日记」。(影印本第一百二册)】
葛稚川《抱朴子》,避世之书也。陶洪景《真诰》亦此意。司马子微则全身隐为道士矣,所以与贺知章为友,千秋道士初入丽正书院者。张季膺、陶渊明,又不必藉此矣。莼鲈果足嗜乎?五斗折腰,是殆类褊心之士。奇哉!
【《永乐大典》卷一万二百八十七「子」字韵,页十八下引「韩淲涧泉日记」。(影印本第一百二册)】
葛稚川《抱朴子》泛滥,极难看。其间言养生炼气处,极不多,皆要妙至切,可举而行。如言行气当于生气之时,极有理。盖子时以后为生气,午时以后为死气。如张平叔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