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8-集藏 -01-四库别集

103-四库辑本别集拾遗--栾贵明-第126页

道涵泳,伊川执持,横渠彷像,康节玩素蹈厉。
【《永乐大典》卷一万八千二百二十三「像」字韵,页十八下引「韩淲涧泉日记」。(影印本第一百七十一册)】
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而明三才之道。是以立天道以气曰「阴阳」,立地道以形曰「柔刚」,立人道以形气而统之以知识曰「仁义」。是三才之道,皆耦一而为二也,亦其所见如此,或有所本也。
【《永乐大典》卷二万六百四十八「易」字韵,页十四下引「韩淲涧泉日记」。(影印本第一百八十六册)】
晁子止云:「《易》之上下篇,不言德而言象,盖德不可见,而象可验。是以不言乾坤而言天地,不言咸常而言夫妇也。上篇始终于天道,下篇始终于人事。故上篇始于天地,而终以坎离。下篇始以夫妇,终以未济也。」
【《永乐大典》卷二万六百四十八「易」字韵,页十四下引「韩淲涧泉日记」。(影印本第一百八十六册)】
畲克忠正甫记尝见方亨嘉说穆伯长之孙云:「伯长有《易书》。易道不传,乃有周孔。周孔孤行,易道复晦。」又云:「天地万物,理有未明。观于卦,理则昭然。」又:「六子,即是乾坤破体。」又:「画卦取象本为时物,见于日用,无所不合。」此麻衣道者《易》说也。
【《永乐大典》卷二万六百四十八「易」字韵,页十五上引「韩淲涧泉日记」。(影印本第一百八十六册)】
《周易》何以止于「有孚失是」一句乎?曰:《春秋》言人事之书,凡二百四十二年,而止于「西狩获麟」,盖以天道终也。《易》言天道之书,凡三百八十四爻,而止于「有孚失是」,盖以人事终也。王通曰:「《春秋》天道终乎?」司马迁曰:「《易》本隐以之显。」夫二子者,其知制作之旨者欤?《易》是众圣人之作,有子曰者孔氏言也。孝宣帝立大小夏侯《尚书》,后又立《京氏易》,至建武中复置颜氏、严氏、大小戴《礼》博士,注谓严彭祖、颜安乐 【(章建初四年诏)】 。陆登读《易》三年,不晓文义。
【《永乐大典》卷二万六百四十八「易」字韵,页十五上引「韩淲涧泉日记」。(影印本第一百八十六册)】
《易》无所不备,垂世明道之书也。《书》出治以纪变。《诗》治效之,着于人心不自已之书。《礼》教人为学。《春秋》惧王道之散。《易》自前以及于后,《春秋》由后以及于前。《周官》一书为成王作也。周公辅文武,文武用周公,何待于书为?
【《永乐大典》卷二万六百四十八「易」字韵,页十五下引「韩淲涧泉日记」。(影印本第一百八十六册)】
吕丽泽说《易》,多疑程而少质。朱晦庵说《易》,多祖邵而少通。
【《永乐大典》卷二万六百四十八「易」字韵,页十五下引「韩淲涧泉日记」。(影印本第一百八十六册)】
伊川所解《易》,未足以尽《易》,亦足以尽见其学也。
【《永乐大典》卷二万六百四十八「易」字韵,页十五下引「韩淲涧泉日记」。(影印本第一百八十六册)】
程正叔解《易》云:「位极而无逼上之嫌,势重而无专强之过,非圣人大贤则不能也。」其次如唐之郭子仪:「威震主而主不疑,亦由中有诚孚而处无甚失也。」非明哲能如是乎?
【《永乐大典》卷二万六百四十八「易」字韵,页十五下引「韩淲涧泉日记」。(影印本第一百八十六册)】
张平子欲继孔子《易》说彖象残缺者,竟不能就。则《易》亦未为全书。
【《永乐大典》卷二万六百四十八「易」字韵,页十五下引「韩淲涧泉日记」。(影印本第一百八十六册)】
希夷《消息麻衣易》云:「山自天之二而坠。」似乎未有人言及此,当更详究诸家之说。
【《永乐大典》卷二万六百四十八「易」字韵,页十五下引「韩淲涧泉日记」。(影印本第一百八十六册)】
宣武集诸名胜讲《易》,日说一卦,简文欲听,闻此便还,曰:「义自当有难易,其以一卦为限耶?」
【《永乐大典》卷二万六百四十八「易」字韵,页十五下引「韩淲涧泉日记」。(影印本第一百八十六册)】
《太玄》,温公得其数,康节得其学。又推之世变,而数则密矣。子云此数必自君平来,其学则李仲元之学。此学自孔孟后则不偏。此学黄帝之书也。《管子》、《荀子》止是此学。孟子说浩然气、夜气,便是此学。只为言集义所生者便别此。孔孟所以为中庸也。温公虽有《潜虚》,又不与《太玄》之学相似。晁以道又只是浑天仪上工夫,可以推布历法尔。子云若不从历法上推括起天地之数,如何把捉伏羲、文王太衍之数?此所以不可及也。潜天而天,潜地而地,子云也。康节又有些以《老子》似《阴符》处。盖窃弄阖辟者也,岂非陈希夷之学也,不可不辨也。二程之学,直得孔孟之学。以此观之,则了然矣。
【《永乐大典》卷四千九百四十「玄」字韵,页五上引「韩淲涧泉日记」。(影印本第一百九十八册)】
孙明复辨《 【杨】 【扬】 子》极是,深有补于世教。其言子云《太玄》,以为非准《易》而作也,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