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二句,“鵔冠”,写亡国之痛。《汉书》卷九十三《佞幸传序》:“故孝惠时,郎、侍中皆冠鵔,贝带……。”师古注:“以鵔毛羽饰冠,海贝饰带。”汉代以后为皇帝近臣所著。玳瑁簪”,以玳瑁甲片所饰之发簪。《全唐诗》卷二百六十一严武《寄题杜拾遗锦江野亭》诗:“莫倚善题《鹦鹉赋》,何须不著鵔冠?”又卷五百七十八温庭筠
《寄河南杜少尹》诗:“十年归来鬓未凋,玳簪珠履见常僚。”“《采菱》临水”,《楚辞》宋玉《招魂》:“涉江《采菱》,发扬荷些。”王逸注:“楚人歌曲也。言已涉渡大江,南入湖池,采取菱芰,发扬荷叶,喻屈原背去朝堂,隐伏草泽,失其所也。”按:姜如须,崇祯间官行人,掌传旨,册封诸职,为皇帝近臣。《明史》卷七十四《职官志》三:洪武初,行人多孝廉人材,奉使“率不称旨”后“咸以进士为之,非奉旨,不得擅遣,行人之职始重。”此言姜如须当年为贵重近臣,冠鵔、簪玳瑁,今日奔赴江南,隐伏草泽,只能游山林,歌《采菱》,临水照之,头上一切全无,故云“伤客心”。
“相期太湖射凫雁”以下四句,喻盼望恢复明室。“太湖”,在苏州西南,近临苏州。“随阳之鸟”,指鸿雁之属,即上述“凫雁”。“桥门”,本指太学之门。《后汉书》卷七十九上《儒林传序》:“圜桥门而观听者,盖亿万计。”李贤注:“《汉官仪》:‘辟雍(按:即太学)四门外有水,以节观者。’门外皆有桥,观者在水外,故云‘圜桥门’;圜,也。”此似指苏州州学之门外之桥。按:此四句有寓意。“随阳之鸟”,喻奔赴当时南方晚明政权以抗清之人。“南望”,指向往南方晚明政权以图恢复明室。
“君尚能射射猛虎”以下二句,勉姜如须。《史记》卷一百九《李将军列传》:“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善骑射,左右以广为名将。“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多,不敢入右北平。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射杀之。”“右北平”,《汉书》卷二十八下《地理志》:“右北平郡,秦置,莽曰北顺,属幽州。”在今河北省兴隆、隆化以东及辽宁省建昌、建平以西地区。按:此亦有所寓意。
“李广一醉老蹉跎”二句,朝宗自喻。贾开宗等评曰:“跌宕豪举,言勿深思。”按:“勿深思”者正欲人深思其寓意也。朝宗所谓“徒自苦”,亦正为力不足以“射猛虎”而“自苦”也,非心不欲射之。
寄魏大敏祺二首
魏子文章伯,飘零晚更奇。张衡愁作赋,阮籍醉能诗。老眼观时拙,狂名托我知。遥怜岁云暮,潦倒忆南皮。
别后苏门啸,幽栖孰与闻。自注辛卯,同魏子游苏门。行藏怀老友,去住惜离群。旧舍今仍在,新书晚欲焚。冯公头幸白,原不用终军。
笺注:
①“魏大敏祺”,《夏邑县志人物儒修魏敏祺传》:“魏敏祺,号用熙,邑学生,资性颖异,读书一目十行,博学多识,贯综古今,邃于理学,其于《西铭》、《太极》之书,皆能解悟精微。为制义根柢理要,规矩先正,才气纵横而归于法,雪苑文士推重之。尝见知于学使者朱增城先生,曰:
‘子文名世,传世无不可也。’为人古貌朴心,懿言矩步,骨鲠岸异而复不露圭角,所谓澄之不清,挠之不浊者,邑人咸矜式焉。生平不问生计,箪瓢屡空,宴如也。所著制义并古文词名《来智堂集》,阁学彭羡门先生征辑授梓。”此诗作于顺治九年末,由江南寄往夏邑。
②“魏子文章伯”,“文章伯”对善写文章者之尊称,犹言文学界的巨擘。《全唐诗》卷百十八孙逖《故右丞相赠太师燕文贞公挽词二首》其一“海内文章伯,朝端礼乐英。”《壮悔堂文集》卷一《赠王子序》云:“郡之属九而其以人文称者太丘、黍丘为最。黍丘有魏君敏祺,学古行高。”又卷二《王瑞信文序》:“黍丘之文更有魏子敏祺。”
③“张衡愁作赋”,《后汉书》卷五十九《张衡传》:“张衡字平子,南
阳西鄂人也。”“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张衡有《四愁诗》,其自序云:“张衡不乐久处机密,阳嘉中出为河间相。……时天下渐弊,郁郁不得志,为《四愁诗》。”又有《归田赋》、《文选》卷十五《归田赋》李善注:“归田者,张衡仕不得志,欲归于田,因作此赋。”
④“阮籍醉能诗”,《晋书阮籍传》:“(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
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文选》卷二十三阮嗣宗《咏怀诗》李善注:“颜延年曰:说者阮嗣宗在晋文代,常虑祸患,故发此咏耳。”
⑤“遥怜岁云暮”以下二句,“岁云暮”,指朝宗渡江南访,时届年终之时。“南皮”,县名,秦置。汉属渤海郡,曹丕及建安诸子雅聚于此。《文选》卷四十二魏文帝《与朝歌令吴质书》:“每念昔日南皮之游,诚不可忘。
既妙思《六经》,逍遥百氏;弹棋间设,终以六博;高谈娱心,哀筝顺耳;驰骋北场,旅食南馆。浮甘瓜于清泉,沈朱李于寒水;白日既匿,继以朗
月,同乘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