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8-集藏 -01-四库别集

104-四忆堂诗集校笺-清-侯方域-第39页

。”《集解》:“虚怀任物,虽寡少,不逆忤”;“不以成功
自雄”;“虚夷而士众自归,非谋谟招致。”
“大鸟”以下二句,《搜神后记》卷一:“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集成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遂高上冲天。”
“徐市”以下二句,《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二十八年)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州,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
白头吟
朝为山云,暮为川雨,变化在心,谁可告语?一解今
日牛女③,明日参商。两不相待,安知久长?二解
校记:
[一强善本无“一解”;下“二解”同。
笺注:
“白头吟”,《乐府诗集》卷四十一《相和歌辞楚调曲序》:“楚调曲有《白头吟》。”
“朝为山云”以下二句,《文选》卷十九宋玉《高唐赋序》:“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其上独有云气。……王问玉:‘此何气也?’玉对曰:‘所谓朝云者也。’王曰:‘何谓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旦朝视之,如言。”
“牛女”,牛郎、织女,二星名。吴均《续齐谐记》:“桂阳成武丁有仙道,常在人间。忽谓其弟曰:‘七月七日织女当渡河,诸仙悉还宫,吾向已被召,不得停,与尔别矣。’弟问:‘织女何事渡河?去当何还?’答曰:‘织女暂诣牵牛,吾复三年当还。’明日,失武丁,至今云织女嫁牵牛。”
“参商”,二星名。《左传》昭公元年:“子产曰:‘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阏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迁实沈于大夏,主参,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
此言各自东西,不能相晤也。
生别离
妾守金闺中,君出玉关道。风吹万里云,聚散难长保。解

一。朝为春月花,暮为秋日草。荣枯自有时,凋落亦何蚤!
一二解
校记:
一一强善本作无“一解”;下“二解”同。
笺注:
生别离》”,乐府杂曲名。《乐府诗集》卷七十一《古别离序》:“《楚辞》曰:‘悲莫悲兮生别离。’古诗曰:‘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故后人拟之为《古别离》,梁简文帝又为《生别离》。”
“玉关”,玉门关,见卷一《绝句》四首笺注。
老柏
千尺凌霄直,风声相吐吞。不知何年代,老石穿远根。木末生清烟,盘曲双龙蹲。时时云阴黑,似欲叫天门。自非避秦士,对此愧心魂。
校记:
一“远”,强善本作“长”。

[“木”,强善本作“大”,似误。
笺注:
①此诗与下《雨》诗约作于崇祯十二年。
“避秦士,”陶潜《陶渊明集》卷六《桃花源记》:“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父老谈箕毕,春觥醉落曛。天心垂眷顾③,帝力足耕耘。燕掠高原湿,鸥群细水分。何当为沾洒,幽意更生云⑤?
笺注:
“箕、毕”,二星名,箕星主风,毕星主雨,故以其指风雨,称为“箕风毕雨”。又以箕、毕各有所主,故亦用以比喻人们的爱好各有不同。《艺文类聚》卷七《总载山》梁吴均《八公山赋》:“箕风毕雨,育岭生峨。”《书经洪范》:“庶民惟星,星有好风,星有好雨。日月之行,则有冬有夏。月之从星,则有风雨。”此指风雨。
“落曛”,落日,黄昏时刻。
“天心”,天意。《书经咸有一德》:“克享天心,受天明命。”
“帝力足耕耘”,即前卷一《赠吴征君丈人》诗“南亩康衢力”之意。参见本卷前《妖彗》诗笺注⑤。《古诗源》卷一《击埌歌》:‘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幽意更生云”,《全唐诗》卷二百二十二杜甫《天宝初南曹小司寇舅氏假山》(亦作《南曹小司冠舅假山》):“望中疑在野,幽处欲生云。”
赠刘京兆
京兆群公表,朝廷倚赖新。留丰虚干济②,建洛想经纶。黔首疮痍泪,中原战伐尘。到江应已息,戡定有耆人。
笺注:
刘京兆,贾开宗曰:“京兆,刘馀佑也。按:崇祯十二年,馀佑尹应天(府)。”京兆,即京师,此指北京。明永乐元年,建北京于顺天府。刘馀佑,顺天府人,故云。《清史列传》卷七十九《二臣传刘馀佑传》:“刘馀佑,顺天宛平人,明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历知嘉兴、登封、河内三县。行取迁刑部郎中,出知平阳府。累迁河南布政使,应天府(南京)尹。”本诗作于崇祯十二年方域应试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