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志》云:
“石箐山一名玉笥山,又名宛委山,即会稽山一峰也,在会稽县东南十八里。
……禹乃登宛委之山,发石,乃得金简玉字,以水泉之脉。山中又有一穴,深不见底,谓之禹穴。’史迁云。‘上会稽,探禹穴’,即此穴也”。“岳渎尊”,五岳、四渎尊于名山水。古谓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此由“禹穴”而想到夏
禹治水之功。
早发
遄发孤城晓,客星低玉绳。舆图浑禹凿③,风俗澹严陵。远岫山呈日,寒波水浸藤。早经七里过⑤,屐齿不辞登。
校记:
[一]“客”,强善本作“孤”。
二“山”,强善本作“红”。
[三]“水”,强善本作“碧”。
笺注:
本首写于崇祯十七年秋,记作者破晓从富阳出发,游览桐庐县七里滩的情况。
“客星”,时隐时现之星。《史记天官书》:“客星出天庭,有客令。”《后汉书》卷八十三《严光传》:“(光武帝)后引光入,论道故旧,……因共偃卧,光以足加帝腹上。明日,太史奏,客星犯御座甚急。帝笑曰:‘朕故人严子陵共卧耳。,“玉绳”,星名,《太平御览》卷五引《春秋元命苞》:“玉衡北两星为玉绳。”
“舆图浑禹凿”,《易经说卦》:“坤为地,……为舆。”。《周礼夏官职方氏》:“职方氏掌天下图,以掌天下之地。”“禹”,即大禹、夏禹。相传禹为舜
臣,继父治水,凿山导流,水患悉平。“舆图”,此指疆土,大地。
“严陵”,《后汉书严光传》:“(光)乃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濑焉。”《水经注》卷四十《渐江水》:“(孙权)割富春之地立桐庐县,自县至于潜凡十有六濑,第二是严陵濑,濑带山,山下有一石室,汉光武帝时,严子陵之所居也。故山及濑,皆以人姓名之。”《清一统志严州府》一《富春山》:“《寰宇记》:桐庐县有严陵山,境尤胜丽,夹岸是锦峰秀岭。”贾开宗等评此二句,“境界阔大,殊非缀景语。”
“七里”,即七里滩。亦云七里泷、七里濑。《清一统志严州府》一:“七里濑一名七里滩,在桐庐县严陵山西。……《寰宇记》七里濑,即富春渚 也。
叶梦得《避暑录》:七里滩,两山耸起壁立,连亘七里,士人谓之泷。《旧志》:七里滩,上距严州四十余里,又下数里乃至钓台。两山夹峙,水驶如箭。”
“屐”,木屐,此指古代的一种特制的登山用的鞋。《宋书》卷六十七《谢灵运传》:“(灵运)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岩嶂千重,莫不备尽。登蹑常著木履(按:《南史》本传、《册府元龟》卷八五五、《太平御览》卷三十八、六九八所引,皆作“屐,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去其后齿”。
寄扬州贺都督
阃外遥传更总师,新从细柳见威仪。龙吟鼓角迎持节,日转江皋映大旗。戎马全归周《六月》,边烽不动汉燕支。深宫近说
思颇牧,会傍河山勒誓辞。
笺注:
“贺都督”,贺昌也。贾开宗曰:“都督,贺胤昌也。弘光元年(按:即崇祯十七年)建四藩,捍江北,以高杰开府扬州。枢相史可法奏擢胤昌大都督佐之。”谈迁《国榷》卷一百三思宗崇祯十七年:“十月乙卯朔,李成栋为镇徐将军总兵官,驻除州;改李朝云后劲总兵;李世春总兵驻泗州;都督佥事贺胤昌总兵,驻扬州。”此诗当作于崇祯十七年十月侯方域再次被阮大铖追捕,流寓浙江途经扬州时。
“细柳’,见卷一《大阅二十五韵》诗笺注。
“周《六月》”,《诗经小雅》有《六月》诗,《传》曰:“《六月》,(周)宣王北伐也。”诗云:“六月栖栖,戎马既饬,四牡骙骙,载是常服。狁孔炽,我用是急。”朱熹《集注》云:“狁内侵,逼近京邑……(宣王)命尹吉甫帅师伐之,有功而归。”按:此以“狁比清兵,以尹吉甫比贺胤昌,祝其出师必捷。”
“汉燕支”,燕支山,一作焉支山,在匈奴境内,因产燕支草,故名。《太平御览》卷七百一十九引《西河旧事》曰:“祁连山、焉支山宜畜养,匈奴失此二山,乃歌曰:……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汉书》卷五十五《霍去病传》:“元狩三年春,为票骑将军,将万骑出陇西,有功,上曰:‘……转战六日,过焉支山千有余里……,《清一统志凉州府》一:“燕支山在永昌县西,西接甘州府山丹县界。”
“颇牧”,战国时赵国名将廉颇、李牧。廉颇抗秦兵,屡建战功;李牧北备胡,使“匈奴”不敢近赵边城(《史记》卷八十一《廉颇(附李牧)列传》。《史记》卷百二《冯唐列传》:汉文帝曰:“嗟呼!吾独不得廉颇、李牧时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
赠高开府二首
圣历中兴会,名藩鼎建初。匡时惟一剑,致主不传书。虎气腾秦宿,龙符剖豫墟。汉家云阁上,图画欲何如?
广陵形胜地制五云高。出令悬秋月,观兵壮蚤涛。王灵遐橘柚⑤,职贡款蒲萄。不分神州蹙,应知固圉劳。
校记:
,,
一]“固圉”,强善作“捍蔽。
笺注:
“高开府”,指高杰。《明史》卷二百七十三《高杰传》:高杰,米脂人,初从李自成,后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