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8-集藏 -01-四库别集

259-杜诗详注-清-仇兆鳌-第108页

复恣意①,免值公与侯。晚定崔李交②,会心真罕俦③。每过得酒倾,二宅可淹留。喜结仁里欢④,况因令节求⑤。
此往寻崔李二家。公侯皆非知己,故有免值之叹。
①《庄子》:“原宪华冠而縰履,杖藜而应门。”魏文帝乐府:“何不恣意遨游,从君所喜。”
②《易传》:“定其交而后求。”
③《世说》:简文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
④《思玄赋》:“匪仁里其焉宅。”
⑤令节求,因晦日而邀留也。
李生园欲荒,旧竹颇修修①。引客看扫除②。随时成献酬③。崔侯初筵色④,已畏空樽愁⑤。未知天下士⑥,至性有此不⑦?
此见两人好客之谊。
①庾信诗:“旧竹侵行径。”汉古诗:“树木何修修。”
②《后汉陈蕃传》:同郡薛勤曰:“何不洒扫以待宾客?”
③《诗》:“献酬交错。”
④又:“宾之初筵。”
⑤张璠《汉记》:孔融拜大中大夫,每叹曰:“坐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吾无忧矣。”
⑥《史记》:新垣衍谓鲁仲连曰:“今日知先生为天下之士也。”
⑦嵇康书:“阮嗣宗至性过人。”崔本为客,却畏酒空,略形迹而见真性矣。
草芽既青出①,蜂声亦暖游②。思见农器陈③,何当甲兵休④?上古葛天民⑤,不贻黄屋忧⑥。至今阮籍等,熟醉为身谋⑦。
此对春而慨时事。【朱注】上古之世,黄屋无忧。今何时乎?而阮籍之流,止沉饮以谋身。叹己与崔李辈,无能为天子分忧也。
①沈约诗:“塞草发青芽。”
②《杜臆》:蜂以暖游,带声字更趣。
③《家语》:铸剑戟以为农器。
④《国策》:张仪说楚曰:“秦下甲兵据宜阳。”
⑤《帝王世纪》:大庭氏至葛天氏,皆号炎帝。陶潜《五柳先生传》:“葛天氏之民与?”
⑥《汉书》李斐音义:“黄屋,车上盖,天子之仪,以黄缯为里。”黄希曰:汉制,副车黄屋作左纛,亦如金根之制,行则从后。
⑦《阮籍传》:“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罪,以酣醉获免。”虞世南诗:“非是为身谋。”
威风高其翔①,长鲸吞九州②。地轴为之翻③,百川皆乱流④。当歌欲一放⑤,泪下恐莫收。浊醪有妙理⑥,庶用慰沉浮⑦。
此伤乱而借酒遣忧也。威凤高翔,以致长鲸吞噬,盖贤人去而盗贼炽,如张九龄之罢相是也。地翻川乱,应上甲兵。浊醪用慰,应上熟醉。《杜臆》:末段纡回吞吐,有无穷之悲。此章五段,段各八句。
①《汉孝景纪》:“南郡获白虎威风为宝。”晋灼曰:“凤之有威仪者也。”
②梁湘东王书:“淮海长鲸,虽云授首;襄阳短狐,未全革面。”
③《海赋》:“又似地轴挺拔而争回。”
④《诗》:“百川沸腾。”
⑤曹操诗:“对酒当歌。”
⑥嵇康书:“浊醪一杯。”江淹诗:“精灵归妙理。”
⑦《游侠传》:“放意自恣,浮沉俗间。”
白水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
【鹤注】天宝十五载夏,公自奉先来依舅氏崔十九,故首曰:“客从南县来”、“况当朱炎赫。”【钱笺。】“《元和郡县志》:白水,汉衙县地,春秋秦晋战于彭衙是也。后魏置白水郡,南临白水,因以为名,唐属同州。
客从南县来①,浩荡无与适②。旅食白日长,况当朱炎赫③。
(首叙来踪,兼记时候。《杜臆》:公方避乱,故有浩旅食之语。)
①古诗:“客从远方来。”【钱笺】《寰宇记》:蒲城县,本汉重泉县地。后魏分白水县置南白水县,以在白水之南为名,废帝三年改为蒲城。开元中,改为奉先。公从奉先来,循其旧名,故曰南。黄希曰:白水在同州西北一百二十里,同州又在京兆东北二百五十里。
②谢朓诗:“浩荡别亲知。”
③梁元帝《纂要》:“夏曰朱夏、炎夏。”
高斋坐林杪①,信宿游衍阒②。清晨陪跻攀③,做睨俯峭壁④。崇冈相枕带⑤,旷野回咫尺⑥。始知贤主人⑦,赠此遣愁寂。
(此叙高斋远景。时公寄寓高斋,故得朝夕览胜,曰赠此遣愁,喜托居也。)
①魏收诗:“泻溜高斋响,添池曲岸平。”
②《诗》:“于汝信宿。”《左传》:“再宿曰信。”《诗》:“及尔游衍。”《易》:“阒其无人。”
③宗炳诗:“清晨陟阻崖。”
④《江赋》:“冯夷倚浪以傲睨。”《水经注》:“险峭壁立。”陈后主诗:“峭壁耸春风。”
⑤傅亮诗:“总旆崇冈。”《北史》:韦敻所居之宅,枕带林泉。
⑥古歌:“率彼旷野。”徐干诗:“虽路在咫尺。”
⑦古辞:“赖得贤主人,览取为吾组。”
危阶根青冥,曾冰生浙沥①。上有无心云②,下有欲落石③。泉声闻复息④,动静随所激。乌呼藏其身,有似惧弹射⑤。
此摹高斋近景。上四记所见,下四记所闻。青冥,言树色。层冰,比树阴。泉声写得幽细,乌呼说得惨凄。
①《云赋》:“霰淅沥而先集。”
②《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