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8-集藏 -01-四库别集

259-杜诗详注-清-仇兆鳌-第119页

乎?
《迂叟诗话》:唐曲江,开元天宝间旁有殿宇,安史乱后,其地尽废。文宗览杜甫诗云:“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因建紫云楼、落霞亭,岁时赐宴,又诏百司于两岸建亭馆焉。
黄生曰:此诗半露半含,若悲若讽。天宝之乱,实杨氏之祸阶,杜公身事明皇,既不可直陈,又不敢曲讳,如此用笔,浅深极为合宜。又曰:善述事者,但举一事,而众端可以包括,使人自得其于言外,若纤悉备记,文愈繁而味愈短矣。《长恨歌》今古脍炙,而《衷江头》无称焉,雅音之不谐俗耳如此。
大云寺赞公房四首
此诗黄鹤编在至德二载陷贼时,以诗中有泥污人、尘沙黄、国多狗等语也。其连章次序,今依朱卒,先后秩然,他本不免颠错。《长安志》:大云经寺,在京城朱雀街南,怀远坊之东南隅,本名光明寺。武后初幸此寺,沙门宣政进大云经,经中有女主之符,因改名焉。令天下诸州置大云经寺。钟惺曰:诗有一片幽润灵妙之气,浮动笔端,拂拂撩人,此排律化境也,不宜列在古诗。
心在水精域①,衣沾春雨时②。洞门尽徐步③,深院果幽期④。到扉开复闭,撞钟斋及兹⑤。醍醐长发性⑥,饮食过扶衰⑦。把臂有多日⑧,开怀无愧辞⑨。黄鹂度结构⑩,紫鸽下罘罳(11)。愚意会所适,花边行自迟。汤休起我病(12),微笑索题诗(13)。
(此初过寺中而记其胜概。到扉六句,叙事言情。黄鹂六句,叙景言情。水精域,地清也。春雨时,气和也。扉开复闭,正值斋时,醍醐二句蒙此。吴论:开怀享此,绝无愧词,以对方外人,不用世法语也。黄鹂紫鸽,深院春禽。《杜臆》:意适行迟,诗兴动矣。微笑索题,知己会心也。)
①江总《大庄严寺碑》:“影彻琉璃之道,光遍水精之域。”
②《管子》:“五政顺时,春雨乃来。”
③《汉书董贤传》:“重殿洞门。”注:“言门门相当也。”《杂宝积经》:寂静徐步。
④沈佺期诗:“自怜深院得回翔。”谢灵运《撰征赋》:“果归期于愿言。”又诗:“平生协幽期。”果,果如所期也。
⑤《记》:善待问者如撞钟。僧家设斋,每撞钟而会食。
⑥潘鸿曰:《涅诔》譬云:从熟酥出醍醐,譬般若波罗蜜出大涅槃。《唐本草》:醍醐,酥之精液。洙曰:释经,言闻正法,如食醍醐然。潘鸿曰:《止观辅行》云:见是慧性发,必依观,禅是定性发,必依止。此发、性二字所本。
⑦《前汉食货志》:“扶衰养疾,百礼之会,非酒不行。”
⑧《绝交论》:“把臂之英。”
⑨潘岳诔:“苟莫开怀,于何不至。”《左传》:“祝史昭信于鬼神,无愧辞。”宋登乐府歌:“礼无爽物,信靡愧辞。”
⑩何晏《景福殿赋》:“其结构则修梁彩制。”
(11)王褒《善行寺碑》:“四禅灾起,鸽影传辉。”潘曰:紫鸽暗用释氏鸽入佛影,心不惊怖之语。《雍录》:罘罳,镂木为之。其中疏通,或为方空,或为连琐,其状扶疏,故曰罘罳。又有网户者,刻为连文,递相缀属,其形如网。后世遂有直织丝网,张之檐窗,以护禽雀。又详见十六卷。
(12)《南史》:沙门惠休,善属文,孝武帝命还俗,本姓汤,位至扬州从事。诗借汤休,以比赞公。《七发》:“太子能强起有听之乎?太子曰:仆病未能也?”《杜臆》:病谓诗癖,此另一说。
(13)《传灯录》:释迦拈起一花,迦叶微笑,遂授以正法眼藏。《洛阳伽蓝记》:题诗花圃。
其二
细软青丝履①,光明白氎巾②。深藏供老宿③,取用及吾身。自顾转无趣,交情何尚新④。道林才不世⑤,惠远德过人。雨泻暮檐竹,风吹春井芹。天阴对图画⑥,最觉润龙鳞⑦。
(此留斋之后,而记其赠物。自顾四句,感赞公交情。雨泻四句,咏薄暮雨景。老宿,谓高憎。无趣,遭乱失意也。道林、惠远,借比赞公。龙鳞指壁上图画。吴论以图画喻山,龙鳞喻松,非是。)
①隋炀帝《设斋愿疏》:“色香细软,遍满十方。”《尔雅》:“纶似纶。”注:“纶,纠青丝也,音关。”张华云:“纶草如宛转绳。”
②《涅槃经》:遇佛光明。《后汉书注》:《外国传》曰:诸薄国女子,织作白氎花布。《南史八高昌国有草,其实如茧,茧中丝如细矿,名曰白氎子,国人织以为布,甚软白,交市用焉。《大藏一览》:后汉明帝遣将士往西域迎佛法,至月氏国,遇二梵僧带白氎,画释迦像。沫曰:以白氎布为手中。王昌龄诗:“手中花氎净。”姜氏曰:白氎子,即棉子也。唐时未入中国,元朝始传其种。细软、光明,用释氏语,双关法也。
③《传灯录》:老宿有语,生疏处常令熟热,熟热处放令生疏。
④孙绰诗:“交情远市约。”
⑤《高憎传》:支遁,字道林,本姓关氏,陈留人,聪明秀彻,每至讲肆,善标宗会,一代名流皆著尘外之呷。慧远,本姓贾氏,雁门楼烦人,性度弘伟,风鉴朗拔,居庐阜三十余年,化兼道俗。《风俗通》:汝南应融曰:“祝休伯不世英才,当为国家干辅。”
⑥张彦远《名画记》:大云寺东浮图,有三宝塔,冯楞伽画车马并帐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