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从戎。”又诗:“高风吹我躯”③《水经注》:祠即故宅也。
④梁戴暠诗:“门巷无车辙。”⑤谢朓诗:“怅望心已极。”⑥《诗》:“戎车既饬。”刘向《新序》:陈胜奋臂于关东。⑦《韩非子》:羇旅侨上,重帑在外。其三
昔在洛阳时①,亲友相追攀②。送客东郊道③,邀游宿南山④。烟尘阻长河
⑤,树羽成皋间⑥。回首载酒地⑦,岂无一日还。丈夫贵壮健⑧,惨戚非朱颜⑨。(三章,怀旧交也。往日邀游之地,今成戎马之场,虽或还乡有日,但恨不如少年时耳。)①张协诗:“昔在西京时。”②王粲诗:“朋友相追攀。”③曹植诗:“斗鸡东郊道。”④《诗》:“以邀以游。”曹植诗:“长驱上南山。”黄希谓东郊指洛阳之东,则南山当指伊阙山,盖在东都之南也。
⑤孙楚书:烟尘俱起,震天骇地。长河,即黄河也。应玚诗:“浩浩长河水。”⑥《诗》:“崇牙树羽。”羽,旗也。陆机《洛阳记》:“洛阳四关,东有成皋关,在汜水县东南二里。”时王师讨安庆绪于河北。⑦《陶潜传》:“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
⑧《史记匈奴传》:“贵壮建,贱老弱。”
⑨陆机《冢墓赋》:“鲜涂惨戚。”王康琚诗:“凝霜凋朱颜。”
独立
此诗托物兴感,有忧谗畏讥之意,必乾元元年在华州时作。
空外一鸷鸟①,河间双白鸥②。飘飖搏击便③,容易往来游④。草露亦多湿
⑤,蛛丝仍未收⑥。夭机近人事⑦,独立万端忧⑧。(上六独立所触之景,未二独立所感之情。【赵汸注】鸷鸟,比小人之媢嫉者。白鸥,比君子之幽放者。三四分承首二。鸷鸟方恣行传击,白鸥可轻易往来乎,危之也。且夜露已经沾惹,而蛛丝犹张密纲,重伤之也。上是显行排击者,下是潜为布置者。虫鸟天机,同于人事,是以对此而万忧并集也。【顾注】公诗“浦鸥防碎首,霜鹘不空拳”,即次联之意。刘须溪云:此必有幽人受祸,而罗织仍未已者,如李白、郑虔辈是也。)①空外,虚空之外。宋之问诗:“空外有飞烟”,《淮南子》:“鸷鸟不双。”②陆厥诗:“河间柳已把。”何逊诗,“可怜双白鸥,朝夕水上游。”③曹植诗:“飘飖随长风。”《翟方进传》:“搏击豪强。”④《东方朔传》:“谈何容易。”谢灵运诗:“往来无踪迹。”⑤宋之问诗:“草露湿人衣。”⑥王僧孺诗:“泣望蜘蛛丝。”⑦《淮南子》:“内有以通乎天机。”阮籍诗:“人事多盈冲。”⑧陆士衡诗:“世道多故万端,忧虑纷错交颜。”
至日遣兴奉寄北省旧阁老两院敌人二首
此乾元二年十一月在华州作。【顾注】公以至德二载十月扈从还
京。此诗作于乾元元年之至日,而回思去岁也。《通典》:唐人
谓门下、中书为北省,亦谓门下为左省,或通谓之两省。
去岁兹晨捧御床①,五更三点入鵷行②。欲知趋走伤心地③,正想氤氢满眼香④。无路从容陪语笑⑤,有时颠倒著衣裳⑥。何人却忆穷愁日⑦,日日愁随一线长⑧。(此公为华司功,逢至日而有感也。上四忆去年,下四慨今日。御床,至日视朝也。鵷行,同省敌人也。满眼、陪笑,同列朝班。趋走、颠倒,参谒郡主。五句应四,六句应三。中二联,互为回环。愁随日长,因谪官而伤叹也。曰欲知,曰何人,皆封同朝诸公言。《杜臆》:得意之人,未必忆及穷愁,故曰错忆。今按:错忆语带尖酸,不如却忆为含蓄也。)
①陶潜诗:“去岁家万里。”苏味道诗:“兹晨对两闱。”《后汉阴后纪》:“从席前伏御床。”《世说》:王丞相披拨传诏,直至御床前。《决疑要注》:殿堂之上,惟天子居床,其余皆席。捧,仰承也。【鹤注】公祖审言诗:“季冬除夜接新年,帝子王臣捧御筵。”②《颜氏家训》:汉魏以来,谓为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亦云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皆以五为节。《说文》:“鸳鹭立有行列,故以喻朝班。”北齐乐曲:“鸳鹭成行。”
③按:公《官定后》诗“老夫怕趋走,率府且逍遥”,是以河西尉为趋走也,可证“趋走伤心”为司功事矣。近注谓趋走殿陛者,非。《列子》:“趋走作役。”孔融诗:“俯仰内伤心。”④王逸《楚辞注》:“氤氲,盛貌。”⑤《后汉马武传》:帝与功臣诸侯,燕语从容。《诗》:“笑语卒获。”⑥又:“东方未明,颠倒衣裳。”⑦《演义》以冬至阳长阴消,谓之愁尽日,此说无据。按《虞卿传》:“非穷悉不能著书。”此穷愁二字所本。公《夔州》诗云:“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以此证之,则《演义》断误。
⑧《岁时记》:魏晋间宫中以红线量日影,冬至后日影添长一线。《唐杂录》:唐宫中以女工揆日之长短,比常日增线之工。
前代王道思、郭青螺诸家,狠驳杜诗疵句。近年朱瀚又力辩杜之真赝,以此题第一首为赝作云:凡一题再赋者,必具次第,又须照应。去岁兹辰,全犯去年今日。捧御床在前,入鵷行在后,岂不颠倒。五更三点语近俗,视“五夜漏声催晓箭”,相去多少。第三突出,无来路。第四恶甚,五六冗腐,七八句字搅乱,皆非少陵本色。
其二
忆昨逍遥供奉班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