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有之,其竹丛生,每年笋出不离丛内。隋候夫人诗:“春阴正无际,独步意何如。”
⑥刘斌诗:“香炉烟气多。”晓势分,谓晓烟分布。旧注谓从庐山香炉峰分其晓势,太迂。⑦《诗》:“如南山之寿。”李适诗:“山翠遥添献寿杯。”
⑧张正见诗:“香浮佳气里。”陆云诗:“灵爽氤氲。”朱异诗:“山泽共氛氲。”
龙门
【鹤注】龙门一山,连跨数郡,此诗盖指东京而言。天宝元年,公在东京,为姑万年县君制服,又为墓志。四载,又为皇甫妃范阳太君卢氏作墓志。当是其时作。鳌按:此再至龙门也。故曰“往来时屡改。”其云佛寺,盖近驿之寺。元人《龙门记》谓旧有八寺,固不但奉先一寺也。洪觉范指奉先者,未然。
龙门横野断①,驿树出城来②。气色皇居近③,金银佛寺开④。往来时改⑤,川陆日悠哉⑥。相阅征途上⑦,生涯尽几回。⑧
(此诗再游龙而作也。上四写景,下四感怀。断山之上,佛寺弘开,洛城之中,皇居壮丽,此登高所见者。时屡改而川陆长存,见前游已过。阅征途而生涯无几,叹后游难必也。)
①《水经注》:禹疏伊水北流,两山相对,望之若阙,即所谓横野断也。横野字,见晋刘琨表。
②《杜臆》:驿树自都城而出,直接龙门,便见繁华气象。【郑注】《河南志》:龙门驿,在河南县十八县。曾巩曰:驿树,驿道两畔之树。庾信诗:“半城斜出树。”
③《唐书》:东都皇城,名曰太微城。宫城,在皇城北,名曰紫微城。都城前值伊阙,后据关邙。何逊诗:“山中气色满。”颜延之诗:“皇居体环极。”
④觉范曰:佛地有金色世界、银色世界。梁元帝《梁安寺碑》:“银阙金宫,出瀛洲之下。”《抱朴子》:“游戏佛寺”。韦应物《龙门》诗:“精舍绕层阿,千龛邻峭壁。”《杜臆》:地志:龙门石壁,凿石龛石佛数千,中有极大三龛,魏王为长孙皇后所造,其伟丽可知,故有金银之语。
⑤《左传》:“行李之往来。”
⑥陆机《豫章行》:“川陆殊涂轨。”谢朓诗:“怀古信悠哉。”⑦陆机《叹逝赋》:“人阅人而成世。”徐陵诗:“征途悉转旆。”⑧《庄子》:“吾生也有涯。”宋之问诗:“伊阙天泉复几回。”
李监宅二首
【鹤注】指梁氏编在东都作,当属天宝初年。【顾注】《圣怪录》:李令问开元中为秘书监,好美服珍馔,以奢闻,有炙驴罂鹅之属,惨毒取味。今诗中有“异味重”之句,岂即令问乎。【朱注】后一首见吴若本逸诗,草堂本人正集。
尚觉王孙贵①,豪家意颇浓②。屏开金孔雀③,褥隐绣芙蓉④。且食双鱼美⑤,谁看异味重⑥。门阑多喜色⑦,女婿近乘龙⑧。
(首章美李监得婿,兼叙席上事。李系宗室,故曰王孙。豪家意浓,领起中四。细分之,孔雀、芙蓉是招婿,双鱼、异味是燕客,未则称其得佳婿也。)
①《韩信传》:“吾哀王孙而进食。”《史记索隐》:“秦未多失国,言王孙公子,尊之也。”
②梁武帝诏:“豪家富室。”
③徐彦伯诗:“金缕画屏开。”《旧唐书》:高祖皇后窦氏,父毅,于门屏画二孔雀,有求婚,辄与两箭,潜约中目者许之。高祖后至,两发各中一目,遂归于帝。
④王僧孺诗:“以亲芙蓉褥,方开合欢被。”崔颢《卢姬篇》:“水精帘箔绣芙蓉”。杨慎《丹铅录》云:《集韵》:缝衣曰隐,今俗云隐线。杜诗“褥隐绣芙蓉”,字作隐而意同。今按:贾山《至言》:“隐于金锥。”注:“隐,于靳切。”
⑤古诗:“遗我双鲤鱼。”
⑥《左传》:郑子公子食指动,以示子家曰:“必尝异味。”《朱博传》:“食不重味。”
⑦《续汉志》:伍伯,铃下侍阁,门阑部署,街里走卒,皆有程品。庾信诗:“诘旦启门阑。”《礼记》:“乃有喜色。”
⑧《晋书卫玠传》:“妇公冰清,女婿玉润。”《楚国先贤传》:孙嶲与李元礼俱娶太尉桓焉女,时人谓桓叔元两女俱乘龙,言得婿如龙也。楚中张希良曰:《神仙拾遗》:“弄玉乘风,萧史乘龙。”此女婿乘龙之原始也。
王嗣奭曰:起语与五六,俱含讽意。挟贵好华,此是王孙习气。曰“尚觉”“颇浓”,犹未尽言之也。下文又申之云美鱼可食,只此已足。而乃异味重叠,谁复看此耶。盖以俭朴之意,箴其奢华耳。食鱼句,乃翻《孟子》舍鱼取熊掌语。
其二
华馆春风起①,高城烟雾开②。杂花分户映③,娇燕入帘回④。一见能倾座⑤,虚怀只爱才⑥。盐车虽绊骥⑦,名是汉庭来⑧。
(次章称李监好客,从宅景叙入。风起、雾开,春晴晓色。花映、燕回,春时景物。李能倾倒座客,以其有爱才虚怀也。【顾注】骥困盐车,比官之闲冷。然天马来自汉庭,终当大用,盖李为宗室之臣也。正与前首王孙相应。)
①刘帧诗:“华馆寄流波,豁达来风凉。”曹植诗:“春风起兮萧条。”
②何逊诗:“日夕望高城,眇眇青云外。”鲍照诗:“徘徊烟雾里。”
③丘迟书:“杂花生树,群莺乱飞”。魏澹诗:“映户落残花。”
④北周王褒诗:“初春丽景驾欲娇。”梁简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