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8-集藏 -01-四库别集

259-杜诗详注-清-仇兆鳌-第220页

云门乍转,却逢绝岸,积阻之处,又霾天寒,此所谓势多端也。单衣仲冬,冲寒而度峡,旅人之困如此。曰仲冬交,盖在十一月初矣。)
①《诗》:“行迈靡靡。”【黄注】“远行曰迈。”又:“忧心悄悄。”
②赵充国策:“况山谷之便乎。”《汉书》:“上知方朔多端。”③《蜀都赋》:“指渠口以为云门。”鲁曰:云门,亦秦地名。木华《海赋》:“绝岸万丈。”
④射朓诗:“九河亘积阻。”《尔雅》:“风而雨土为霾。”古乐府:“海水知天寒。”⑤沈约诗:“岂觉衣裳单。”⑥《月令》:“仲冬之月冰益壮,地始坼。”⑦逆流而上曰泝,从流而下曰沿。何逊诗:“泝水复沿流。”应玚《灵河赋》:“泝沿蔽水,帆柱如林。”谢灵运诗:“倾耳聆波澜。”野人寻烟语①,行子傍水餐②。此生免荷殳③,未敢辞路难④。(末叹峡行之艰苦。寻烟傍水,皆荒山阒寂之象。路难犹胜荷殳,此自解语,实自伤语。此章,前八句,后四句。)
①鲍照诗:“当警野人机。”②又:“行子夜中饭。”③《诗》:“彼候入兮,何戈与祋。”注:“祋,殳也。”又:“伯也执殳,为王前驱。”《周礼》:殳以积竹入觚,长丈二尺,建于兵车,旅贲以先驱。④古乐府有《行路难》。陈继儒曰:此与《铁堂》《青阳》二篇,幽奥古远,多象外异想,悲风泣雨,入蜀人不堪多读。黄生曰:积阻之气,至于霾天,著此一句,寒峡方显。末二,即“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意,亦无聊中故作此语耳。
法镜寺
法镜寺,旧注无考。【鹤曰】意尚在秦州。
身危适他州①,勉强终劳苦。神伤山行深②,愁破崖寺古。(首叙路经法镜。伤神之际,见崖寺苍古,故愁怀顿破。)
①东方朔诗:“才尽身危。”②荀粲妻亡,不哭而神伤。《史记》:夏禹山行乘檋。婵娟碧藓净①,萧摵寒箨聚②。回回山根水③,冉冉松上雨④。泄云蒙清晨
⑤,初日翳复吐⑥。朱甍半光炯⑦,户牖粲可数⑧。(中申破愁之意。婢娟,谓藓色明润。萧摵,谓箨叶飘零。此摹冬景。山绕回泉,松含宿雨,皆寺前佳胜。云泄乍蒙,似晴而雨,日翳仍吐,似雨而晴,此摹晓景。朱栋半呈,户牖可指,乃寺中气象。《杜臆》云:此段描景入神。)①《楚辞》:“女嬃之蝉娟兮。”沈约诗:“婵娟入绮窗。”【朱注】碧鲜,断是苔藓之藓。公《哀苏源明》诗云“垢衣生碧藓。”旧本讹作鲜,注家遂引《吴都赋》“檀奕婢娟,玉润碧鲜”,以为四字皆言竹,恐无此句法。今按:王勃《圣泉宴诗序》:“紫苔苍藓。”李白诗:“厨灶无青烟,刀机生绿藓。”
②张协诗:“草撼撼以疏叶,木萧萧以零践。”《诗》:“箨兮箨兮,风其吹汝。”③汉饶歌《巫山高》:“回回临水远。”刘公干诗:“回回自昏乱。”④古诗:“冉冉孤生竹。”曹植诗:“柔条纷冉冉。”⑤《魏都赋》:“穷岫泄云,日月恒翳。”颜延之诗:“泄云已漫漫,夕雨亦凄凄。”洩与泄同,犹出也。
⑥何逊诗:“早霞丽初日。”⑦沈佺期诗:“红日照朱甍。”【朱注】甍,栋也,所以承瓦。江淹《神女赋》:“日炯炯而舒光。”⑧沈炯《幽庭赋》:“筑山川于户牖。”拄策忘前期①,出萝已亭午②。冥冥子规叫③,微径不敢取④。(未有留连不尽之意。晨朝登眺,至午始出藤萝,及闻子规声惨,不敢取径搜奇,遂去寺面前迈矣。此章,起结四句,中间八句。)
①前期,谓前路程期。沈约诗:“分手易前期。”②《天台赋》:“羲和亭午。”③黄希曰:子规,春鸟,仲冬声闻,地气之暖使然也。④《后汉隗嚣传》:“微径南通。”王嗣奭曰:公于极穷苦中,一见胜地,不顾程期,能于境遇外,别具一副胸襟,冥搜而构奇。
钟惺云:老杜蜀中诗,非唯山川阴霁,云日朝昏,写得刻骨。即细草败叶,破屋垝垣,皆具性情。千载之下,身历如见。
青阳峡
【邵注】青阳峡,在秦州之南,诗云“南行道弥恶”可见。
塞外苦厌山①,南行道弥恶②。冈峦相经亘③,云水气参错④。(首从峡行叙起。经亘,山叠难行。参错,水迷难度。所谓道弥恶也。)
①吴均诗:“塞外何纷纷。”②《诗》:“我独南行。”③卢谌诗:“冈峦挺茂树。”④谢灵运诗:“泝流触惊急,临圻阻参错。”林迥硖角来,天窄壁面削。磎西五里石,奋怒向我落①,仰看日车侧②,俯恐坤轴弱。魑魅啸有风③,霜霰浩漠漠④。(此记青阳峡景。硖角,从旁横射者。壁面,当前劈峙者。奋怒,崩石危险也。碍日车,石势耸欹。陷地轴,石形重大。魑魅啸,石傍阴惨。霜霰多,石上凝寒也。)
①《水经注》:吴山,三峰霞举,叠秀云天,崩岩倾仄,山顶相捍,望之恒有落势。
②《杜臆》:“仰看日车侧”,即“愁畏旧车翻”意。《鲁灵光殿赋》:“仰看天庭。”《庄子》:“若乘日之车,游襄城之野。”汉李尤歌:“安得力士翻日车。”
③《天台赋》:“始经魑魅之涂。”鲍照《燕城赋》:“木魅山鬼,野鼠城孤。风嗥雨啸,昏见晨趋。”
④陶潜《桃花源记》:“常恐霜霰至。”昨忆逾陇坂①,高秋视吴岳②。东笑莲华卑,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