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8-集藏 -01-四库别集

259-杜诗详注-清-仇兆鳌-第241页

渔舟避而山木摇,真可谓壮观矣。)
①《江赋》:“爰有包山洞庭,巴陵地道。”《山海经注》:长沙巴陵县西有洞庭陂,潜伏通江。《唐书外国传》:日本国者,倭国之别种也,以其日在国边,故名日本。
②赤岸、银河,言水天一色。《七发》:“凌赤岸,篲扶桑。”《吴越春秋》:“西逾赤岸。”曹植表:“南至赤岸。”《江赋》:“鼓洪涛于赤岸。”《南兖州记》:瓜步山东五里有赤岸山,南临江中。山谦之《南徐州记》曰:京江,《禹贡》北江也。春秋分朔,辄有大涛至江乘,北激赤岸,尤更迅猛。李善《文选注》谓赤岸在广陵兴县。桑钦《水经》云新安县南白石山,名广阳山,水名赤岸水。③《庄子》:姑射山有神人,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④木华《海赋》:“舟人渔子,徂南极东。”谢灵运诗:“映泫归浦溆。”⑤湛方生诗:“山木兮摧披。”《说文》:“亚,次也。”《广韵》:“亚,就也,相依也。”【朱注】风势涌涛,山木尽为之低亚。公诗“花亚欲移竹”及“花蕊亚枝红”,皆与此同义。杨慎曰:亚枝,临水低枝也。孟郊诗:“南浦桃花亚水红,水边柳絮扬春风。”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①。焉得并州快剪刀②,剪取吴松半江水
③。(末将看画作结,盖玩赏不忍释也。《杜臆》:王画神妙,只咫尺万里尽之。前面许多景象皆包在一句中。又曰:此诗通篇设想,俱有戏意,而收语尤戏之甚,故云戏题。公少游吴越,故对画而思及松江。黄鹤谓上元元年,
刘展陷润、升、苏三州,故托意于吴松。其说太凿。此章上二段各四韵,末
段四句收。)
①《世说》,袁彦伯曰:“江山辽落,居然有万里之势。”
②【朱注】李贺诗“欲剪湘中一尺天,吴娥莫道吴刀涩”,本此。
③赵曰:吴松,言吴地之松江也。《吴郡志》:松江,在郡南四十五里,《禹贡》三江之一。钱谦益曰:朱景玄《唐朝名画录》:王宰家于西蜀。贞元中,韦令公以客礼待之。画山水树石,出于象外。景玄曾于故席夔舍人厅事,见一国障,临江双树,一松一柏,古藤萦绕,上盘于空,下著于水,千枝万叶,交植屈曲,分布不杂。或枯或荣,或蔓或亚,或直或倚,叶叠千重,枝分八面。达士所珍,凡目难辩。又于兴善寺见画四时屏风,若移造化风候云物八节四时于一座之内,妙之至极也。故山水松石,并可碑于妙上品。蔡絛《西清诗话》云:梁萧文矣能书善画,于扇上图山水,咫尺之内,便觉万里为遥。老杜《题山水图》云:“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乍读似非用事。如“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用介胄之士不拜。“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用军中岂有女子乎。皆用事而隐其语。
戏为韦偃双松图歌
《名画记》:韦鉴子鶠工山水、高僧、奇士、老松、异石,笔力劲健,风格高举。人知鶠善马,不知松石更佳。
天下几人画古松①?毕宏已老韦偃少②。绝笔长风起纤末③,满堂动色嗟神妙④。(首赞韦偃画松。《杜臆》:起二句语气平缓,忽接以绝笔长风二句,何等笔力!)
①隋炀帝诗,“古松惟一树。”②封演《闻见记》:毕宏,天宝中御史,善画古松。后见张璪,于是阁笔。张彦远《名画记》:大历二年,毕宏为给事中,画松石于左省厅壁,好事者皆诗咏之。改京兆少尹为左庶子。树石擅名于代,树木改步变古,自宏始也。③杜预《春秋左传序》:“绝笔于获麟。”绝笔,画成而阁笔也。张载诗:“徘徊向长风。”《长笛赋》:“其应清风也,纤末奋梢。”④谢庄《月赋》:“满堂变容。”《吴都赋》:“斯实神妙之响象。”两株惨裂苔藓皮,屈铁交错回高枝①。白摧朽骨龙虎死②,黑入太阴雷雨垂
③。(次摹古松之状。【朱注】皮裂,故干之剥蚀如龙虎骨朽。枝回,故叶之阴森如雷雨下垂。【张綖注】白摧,言画之枯淡处。黑入,言画之浓润处。《杜臆》:写双松止四句耳,而冥思玄构,幽致深情,更无剩义。)①屈铁,枝曲而黑也。《神仙传》:蓟子训,手足交胸上,不可得伸,状如屈铁。谢惠连赋:“散漫交错,氖氢萧索。”②《韩非子》:朽骨烂肉,施于土地。③《史记索隐》:极南为太阳,极北为太阴。
松根胡僧憩寂寞,庞眉皓首无往著①,偏袒右肩露双脚②,叶里松子僧前落
③。(又记松下僧人。《杜臆》:入老僧一段,突兀潇洒,窅冥灵超,更有神气。)①《汉书》:武帝过郎署,见颜驷庞眉皓发。李陵书:“皓首而归。”《楞严经》:名无住行,名无著行。②《金刚经》:偏袒右肩,右膝着地。【朱注】《长水经疏》:袒,肉袒也。西方俗仪:见王者必肉袒,示非敢有犯。佛教亦随此用,然此以表将荷大法之重担耳。
③松子,见夔州诗注。韦侯韦侯数相见,我有一匹好东绢①,重之不减锦绣段②。已令拂拭光凌乱,请公放笔为直干③。(此索韦画松也。《杜臆》:韦之画松,以屈曲见奇,直便难工。匹绢幅长,汝能放笔为直干乎?戏之也。此章四段,四转韵,前各四句,末段五句。)
①吴曾《漫录》:东绢,关东绢也。庾肩吾《答武陵王资绢启》:关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