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8-集藏 -01-四库别集

259-杜诗详注-清-仇兆鳌-第267页

br>【鹤注】《唐十道志》:蜀有橘柚之园。
群橘少生意①,虽多亦奚为,惜哉结实小,酸涩如棠梨②。剖之尽蠹蚀,采掇爽所宜③。纷然不适口④,岂只存其皮。萧萧半死叶⑤,未忍别故枝。玄冬霜雪积⑥,况乃回风吹⑦。(病橘,伤贡献之劳民也。首叙橘病堪怜。少生意,故其实酸涩而蠹,其叶半死易调。《杜臆》:“未忍别故枝”,偏于无知之物写得有情。)
①《晋书殷仲文传》:“无复生意。”
②《尔雅注》:棠,今之杜梨。陆曰:其子有赤白美恶,白色为甘棠,赤色者涩而醉。
③《诗》:“薄言采之。”“薄言掇之。”
④《庄子》:“柦梨橘柚,皆可于口。”梁元帝书:“适口充肠,无索弗获。”
⑤《七发》:“其根半生半死。”
⑥刘桢诗:“自夏涉玄冬。”⑦庾信诗:“回风好送师。”尝闻蓬莱殿,罗列潇湘姿①。此物岁不稔②,玉食失光辉③。冠盗尚凭陵..
④,当君减膳时⑤。汝病是天意⑥,吾愁罪有司。忆昔南海使⑦,奔腾献荔支。百马死山谷⑧,到今耆旧悲⑨。(此借橘以慨时事。病橘不供,适当减膳之时,疑是天意使然。但恐责有司而疲民力,故引献荔事为证。节节推开,意多风折。此章两段,各十二句。)①鲍照诗:“橘生潇湘侧。”《山海经》:洞庭之山,其木多橘。《唐书》:潭州有橘洲。《太真外传》:开元末,江陵进乳柑橘,上以十枝种于蓬莱宫,天宝十载秋,结实,于是宣命赐及宰臣。
②古诗:“此物何须用。”【朱注】橘结实,一年多必一年少,故曰岁不稔。《国语》:“不稔于岁。”③《尚书》:“惟辟玉食。”《汉陈咸传》:“泰侈玉食。”注:“玉食,美食如玉也。”④《左传》:“凭陵我城郭。”⑤《汉书》:国有大灾,则减膳撤乐,示自责也。
⑥又《息夫躬传》:“民心悦而大意得矣。”⑦《后汉和帝纪》:南海献龙眼荔支,十里一置,五里一候,奔腾险阻,死者继路。唐羌为临武长,上书言状,和帝罢致之。《唐国史补》:贵妃生于蜀,好食荔支。南海所生,尤胜蜀者。每岁飞驰以进。《唐书》:杨贵妃嗜荔支,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其味未变,已至于京师。杜修可曰:唐所贡乃涪州荔支,由子午道而往,非南海也。此特借汉事以讥之。
⑧魏明帝诗:“百马齐辔。”⑨曹植诗:“但见耆旧老,不睹新少年。”
枯棕
鹤曰:上元二年,蜀有段子璋之变,故诗云“伤时苦军乏。”《广志》:棕一名栟榈,状如蒲葵,有叶无枝。陈藏器《本草》:其皮作绳,入水千年不烂。
蜀门多棕榈①,高者十八九。其皮割剥甚②,虽众亦易朽。徒布如云叶③,青青岁寒后④。交横集斧斤⑤,凋丧先蒲柳⑥。(枯棕,伤民困于重敛也。首叙棕枯之故。棕本耐寒,但为斧斤所剥,故先蒲柳而凋零耳。)。
①《南都赋》:“其木则栟榈,结根竦本,垂条婢媛。”
②陈琳檄:“割剥元元。”③卢湛云:“叶不云布,华不星烛。”④《抱朴子》:“扬青于岁寒之后。”⑤韩安国《几赋》:“荷斧斤,援葛虆。”⑥《北史》:韦世康与子书曰:“耄虽未及,壮年已谢,霜早楸梧,风走蒲柳。”《世说》:顾悦之发早白,帝问其故,对曰:“松柏之姿,经霜犹茂;蒲柳之质,望秋先零。”《说文》:“杨柳即蒲。”
伤时苦军乏①,一物官尽取。嗟尔江汉人,生成复何有。有同桔棕木,使我沉叹久。死者即已休,生者何自守。(此见枯棕而念生民。军兴赋重,剥民等于剥棕,此嗟叹本意。江汉,指巴蜀,生成,谓物。生死,比人。)
①《齐高帝纪》:时军容寡阙,乃编棕皮为马具。
啾啾黄雀啄①。侧见寒蓬走②。念尔形影干③,摧残没藜莠④。(一结语多感慨。雀啄棕毛,飘如蓬走,究竟形销影灭,埋没藜莠耳。此章前二段各八句,末段四句收。)
①《吴越春秋》:螳螂捕蝉,不知黄雀之在其后。
②何逊诗:“严野散寒蓬。”③李密《陈情表》:“形影相吊。”④《前汉郊祀志》:嘉禾不生,而蓬蒿藜莠茂焉。卢元昌曰:公《为王阆州进论》一表,其中云:敕天下征收赦文,减省军用外,诸色杂赋名目,损之又损,剑南诸州,困而复振矣。《枯棕》一章,即是此意。
诗中咏物之作,有就本题作结者,如此章是也。有借客意作结者,如《病橘》、《枯柟》是也。可悟诗家擒纵之法。
枯柟
楩柟枯峥嵘①,乡党皆莫记。不知几百岁,惨惨无生意②。(枯柟、伤大材之见弃也。首叙老于孤立。)
①《蜀都赋》:“楩楠幽蔼于谷底。”《子虚赋》:“刻削峥嵘。”
②陶潜诗:“惨惨寒日”上枝摩苍天①,下根蟠厚地。巨围雷霆拆,万孔虫蚁萃。冻雨落流胶②冲风夺佳气③。白鹄遂不来④,天鸡为愁思⑤。(此言其憔悴失所。枝根虽具,(,) 生意久亡,故造物日侵,而虫鸟见伤。)
①魏文帝诗:“修于摩苍天。”②《楚辞》:“使冻雨兮洒尘。”《尔雅注》:“江东呼夏月暴雨为冻雨。”庾信诗:“枯枫乍落胶。”【朱注】流胶,树中胶液流出也。③《楚辞》:“冲风起兮水扬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