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年次同前。郭知达本注:驿在绵州三十里。
远送从此别①,青山空复情②。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列郡讴歌惜③,三朝出入荣。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黄生曰:上半叙送别,已觉声嘶喉哽。下半说到别后情事,彼此悬绝,真欲放声大哭。送别诗至此,使人不忍再读。青山空复伤情,怅别易生悲也。三四言后会无期,而往事难再。语用倒挽,方见曲折。若提昨夜句在前,便直而少致矣。列郡,指东、西两川。讴歌,蜀人思慕也。三朝,指明、肃、代宗。出入,迭为将相也。方虚谷云:首句极酸楚,结尤仿惶无依。)
①《诗》:“远送于野。”
②谢脁诗:“婵娟空复情。”③汉朱浮书:“列郡几城。”
送梓州李使君之任
原注:故陈拾遗,射洪人也。篇未有云。
【鹤注】李梓州赴任,在宝应元年之夏,故诗云:“火云挥汗日,出驿醒心泉。”尔时公在绵州也。广德元年,有《陪李梓州泛江》、《陪李梓州使君登惠义寺》诗,乃次年事。《唐书》:梓州梓潼郡,属剑南道。乾元后,蜀分东、西川,梓州恒为东川节度使治所。按:梓州,今四川潼川州是也,地在绵州之南。
籍甚黄丞相①,能名自颖川。近看除刺史②,还喜得吾贤。(首以循良望使君。)
①《陆贾传》:“声名籍甚。”孟康注:“狼籍之甚。”古乐府《雁门太守行》:“夙夜勤劳,治有能名。”《汉书》:黄霸拜颖川太守,咸称神明,后征入为丞相。
②《汉景帝纪》注:凡言除者,除旧官、拜新官也。
五马何时到①,双鱼会早传②。老思筇竹杖③,冬要锦衾眠④。(此想别后交情。)
①古《陌上罗敷行》:“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踌。②古乐府:“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③《蜀都赋》:“筇杖传节于大夏之邑。”顾凯之《竹谱》:“筇竹,高节实中,状若人,剖为杖,出南广邛都悬。”《竹记》云:“邛州多生竹,俗谓之扶老竹。以杖对眠。”犹《礼》言杖乡、杖国,作活字用,不必改作筇杖拄。
④《诗》:“锦衾烂兮。”蜀中有锦,故公及之。古诗:“锦衾遗洛浦,同袍与我违。”
不作临歧恨①,惟听举最先②。火云挥汗日③,山驿醒心泉。(此叙送别情景。)
①阴铿诗:“背飞伤客念,临岐悯圣情。”②《京房传》:“化行县中,举最当迁。”注:“以课最被举。”③卢思道诗:“火云赫而四举。”《史记》:临淄挥汗如雨。遇害陈公殒①,于今蜀道怜。君行射洪县②,为我一潸然⑤。(未嘱其留心着旧也。《杜臆》:送人赴梓州,遂想到彼中名贤,真好贤如渴者。为我潸然,造语尤奇。此章四段,各四句。)
①王逸《九思》:“愍贞良兮遇害。”《旧唐书》:子昂父在乡,为县令段简所辱。子昂闻之,遽还乡里。简乃因事收系狱中,忧愤而卒。②《唐书》:射洪县,属梓州。《九域志》:在梓州东南六十里。
③申涵光曰:陶诗“路若经商山,为我少踌蹰”,此句意所本。《诗》:“潸焉出涕。”
观打鱼歌
【鹤注】此宝应元年至绵州作。
绵州江水之东津①,鲂鱼色胜银②。渔人漾舟沉大网,截江一拥数百
鳞。众鱼常才尽却弃,赤鲤腾出如有神③。潜龙无声老蛟怒④,回风飒飒吹沙尘。(此叙打鱼事。鲂鱼味美,故渔人取之。众鱼、赤鲤、潜龙、老蛟,俱属伴说。龙潜,知几之神。蛟怒,恶伤其类也。)
①绵州,属川西道。《水经注》:绵水西出绵竹县,又与湔水合,亦谓之郫江,又言是涪水。②《尔雅注》:江东呼鲂鱼为鳊,一名。陆玑《疏》:鲂鱼广而薄,
肌肥甜而少肉,细鳞之美者也。《诗》:“鲂鱼赪尾。”又“鳣鲔发发。”《释文》:“鱼著网,尾发发然。”《韩诗外传》发作。晋《白纻舞歌》:“质如轻云色如银。”
③鲍照诗:“池中赤鲤庖所捐。”陶弘景《本草》:鲤为鱼中之主,形可爱,又能神变,乃至飞越山湖。《玉海》:景龙二年,明皇至襄垣,漳水有赤鲤腾跃。《西阳杂俎》:国朝律:取得鲤鱼即宜放,不得吃,号赤鲤公。④《易》:“潜龙勿用。”《楚辞》:“风飒飒兮木萧萧。”
饔子左右挥霜刀①,鲙飞金盘白雪高②。徐州秃尾不足忆③,汉阴槎头远遁逃④。鲂鱼肥美知第一,既饱观娱亦萧瑟。君不见朝来割素鬐⑤,咫尺波涛永相失。(此复记鱼鲙。鲙飞,言其薄。金盘,言其华。白雪高,言其洁且多。一句中含数义。秃尾槎,亦属伴说。远遁逃,听其遁去也。【卢注】一饱之后,仍归萧瑟,亦何苦残生。且此鱼一经剖割,永与波涛相失,渔人能不见之而伤心乎。钟云:数语可当一篇戒杀文。此章两段,各八句。)
①《西征赋》:“饔人缕切,鸾刀若飞。”
②辛延年诗:“金盘鲙鲤鱼。”张协《七命》:“素肤雪落。”【张远注】《大业拾遗录》:松江献鲈鲙,肉白如雪,不腥。所谓金虀玉鲙,东南之佳味也。③【钱笺】《诗义疏》:似鲂而大头,鱼之不美者,故里语曰:“买鱼得,不如啖茹。”徐川谓之鲢,或谓之鳙。徐州秃尾,殆指此也。
④《襄阳耆旧传》: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