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万八千里。⑥成公绥《大河赋》:“经朔狄之遐荒。”
伤春五首原注:巴阆僻远,伤春罢始知春前已收宫阙。
【鹤注】广德二年春,公在阆中,故云“巴山春色静。”巴阆僻远,闻京师事常后时,故二年春方知去冬幸陕之事,因以发其感愤之意,遂名曰《伤春》。《楚辞招魂》:“目极千里兮伤春心。”故以为题。
天下兵虽满,春光日自浓①。西京疲百战②,北阙任群凶③。关塞三千里..
④,烟花一万重⑤。蒙尘清路急⑥,御宿且谁供⑦。殷复前王道⑧,周迁旧国容.. ⑨。蓬莱足云气⑩,应合总从龙(11)。(首章,记吐蕃陷京也。上八叙寇至出奔,下四望代宗复国。忧乱伤春,开首提明。百战,谓长安屡陷。群凶,谓高晖、王献忠辈。关塞,指阆州,烟花,指长安。清路急,不暇除道也。御宿,天子驻跸之地。殷夏、周迁,乃借古形今。【赵注】总从龙,言群臣皆当扈驾。)①梁元帝诗:“徒望春光满。”②王粲诗:“西京乱无象。”《孙子》:“百战百胜。”③《史记武帝纪》:悬于北阙矣。《东都赋》:“群凶靡余。”《通鉴》:广德元年冬十月,吐蕃陷京畿,渭北行营兵马使吕月将将精卒二千,与吐蕃战于盩厔,为寇所擒。又泾州刺史高晖、射生将王献忠等迎吐蕃入长安,立邠王守礼孙承宏为帝,故曰“疲百战”、“任群凶”也。
④卢谌表:“立国之道,在于慎关塞。”⑤宋之问诗:“烟花抚客愁。”⑥张衡《羽猎赋》:“蚩尤先驱,雨师清路。”⑦《汉书注》:御宿苑在长安城南。羞宿声相近,故或云御羞,或云御宿,羞者珍羞所出,宿者止宿之义。《通鉴》:吐蕾度渭桥,上仓卒幸陕州,官吏六军奔散,无复供拟,扈从将士不免饥馁,乃幸鱼朝恩营。
⑧《说苑》:武丁饬身修行,复先王之政。《史记》:平王东迁于洛邑,避戎寇。
⑨周公前营洛邑,故曰旧国。⑩《前汉高帝纪》:季所居,上常有云气。(11)《易》:“云从龙。”其二
莺入新年语①,花开满故枝。天清风卷慢,草碧水连池。牢落官军远②,萧条万事危。鬓毛元自白,泪点向来垂。不是无兄弟,其如有别离。巴山春色静③,北望转逶迤④。(二章,所忧在家国也。上四春日之景,下八伤春之意。巴地春光,依然无恙,但恨长安被兵,而援军不赴,则万事俱危矣。鬓白泪垂,当此更甚,且想兄弟别离,能无北望伤神乎。)
①陈后主诗:“促柱点唇莺欲语。”②王文考《王孙赋》“背牢落之峻壑。”③巴山春静,伤长安之扰攘也。④透迤,迢远貌。《楚辞》:“载云旗之透迤。”其三
日月还相斗①,星辰屡合围②。不成诛执法③,焉得变危机④。大角缠兵气⑤,钩陈出帝畿⑥。烟尘昏御道⑦,耆旧把天衣⑧。行在诸军阙,来朝大将稀。贤多隐屠钓,王肯载同归⑨。(三章,以天变做君心也。上八,言诛佞。后四,言用贤。君能去佞亲贤,则将士皆思效力,而天心亦从此悔祸矣。代宗不能斩程元振以谢天下,有一李泌久废而不复用,公故恺切言之。《杜臆》:上用日月星辰,下用大角钩陈,俱借天文以写灾变。插入执法,使人知为荧惑星,又知其为程元振,可谓微而显矣。【卢注】当时柳伉上疏,欲斩元振首,驰告天下,帝以保护功,止流滨州,故曰“不成诛执法。”吴论:大角属帝座,而绕兵气,则京师陷矣。钩陈属行宫,而照帝畿,则乘舆奔矣。昏御道,行急尘起。把天衣,牵衣留驾也。【朱注】《唐书》:代宗幸陕,诸镇畏程元振谗构,莫至,朝廷所恃者惟郭子仪一人。载同归,用文王后车载吕望事。)
①《晋天文志》:数日俱出若斗,天下起兵大战。元帝太兴四年二月癸亥,日斗。
②《汉天文志》:高祖七年,月晕,围参毕七重,是岁上至平城,为单于所围。
③《史天官书》:南宫:西将,东相。南四星,执法。中,端门。《晋天文志》:左执法,廷尉之象。右执法,御史大夫之象。《星经》:执法四星,主刑狱之人,又为刑政之官,助宣王命,内常侍官也。《社诗博议》:《汉志》:哀帝元寿元年十一月,岁星入太微,逆行于右执法,占曰:“大臣有忧,执法者诛,若有罪。”二年十月,高安侯董贤免归自杀。此诗执法二句,暗引是事,以董贤况程元振也。【赵注】荧惑星,一名执法。谓元振荧惑人主,当诛之以谢天下。其说殊支离。
④陆机《豪士赋》:“众心日陊,危机将发。”⑤胡夏客曰:刘向云:秦项之灭,星孛大角,故借以言西京之乱。《史天官书》:大角者,天王帝廷,其两旁各有二星,曰摄提。《魏都赋》:“兵缠紫微。”顾炎武曰:《后汉董卓传赞》:“矢延王辂,兵缠魏象。”⑥《西都赋》:“周以钩陈之位。”注:“钩陈,王者法之,主行宫也。”顾炎武曰:紫微有钩陈之宿,主斗讼兵阵。出《水经注》。班固《两都赋》:“三成帝畿。”
⑦虞世南诗:“油云阴御道。”⑧顾炎武曰:《南齐舆服志》:衮衣,汉世出陈留襄邑所织,宋末用绣及织成。齐建武中,乃彩画为之,加饰金银薄畤,亦谓为天衣。梁庾肩吾诗:“天衣初拂石,豆火欲然薪。”陈后主诗:“风气动天衣。”⑨《信陵君传》: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