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8-集藏 -01-四库别集

259-杜诗详注-清-仇兆鳌-第334页

诗:“将军百战未封侯。”
⑤滟滪堆,在瞿塘峡口。鲍照诗:“蓬鬓衰颜不复妆。”⑥《禹贡》:“嶓家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杨德周曰:武当县有川曰沧浪,即《禹贡》汉水东流为沧浪之水者。魏文帝诗:“上惭沧浪之天。”刘孝绰诗:“钓舟画彩鹢。”
⑦《老子》:“戎马生于郊。”
⑧王粲诗:“回首望长安。”《荆州记》:当阳县城楼,仲宣登之作赋。申涵光曰:“路经滟滪双蓬鬓,天入沧浪一钓舟。”王李七子,全学此等句法。
奉寄别马巴州原注:时甫除京兆功曹,在东川。
《杜律演义》:此必作于广德元年以后,盖不赴功曹之补,将东游荆楚,而寄别巴州也。今按:本传谓召补功曹,不至,在上元二年。王洙因之而误。蔡兴宗年谱,编此诗在广德元年,亦尚未确。广德二年《奉待严大夫》诗云:“欲辞巴激啼莺合,远下荆门去鹢催。”此诗云:“扁舟系缆沙边久”,“独把钓竿终远去。”两诗互证,知同为二年所作矣。《杜臆》谓时欲适楚,以严武将至,故不果行。此说得之。
勋业终归马伏波①,功曹非复汉萧何②。扁舟系缆沙边久③,南国浮云水上多④。独把渔竿终远去,难随鸟翼一相过。知君未爱春湖色⑤,兴在骊驹白玉珂⑥。(此章以出处殊途,记临别心事。上二宾主并提,中四叙将别之情,末二陈寄马之意。不赴功曹,故思乘舟南下。欲成勋业,应想骊驹玉珂。宾主自相照应。)
①《后汉书》:马援封伏波将军,此因同姓而比之。
②杜修可曰:刘贡父谓曹参为功曹,萧何未尝为功曹。王定国引《高帝纪》:萧何为沛主吏。孟康注:主吏,功曹也。二说皆非。《吴志》:孙策谓虞翻曰:“孤有征讨事,来得还府,卿复以功曹为吾萧何,守会稽耳。”杜公盖用此语。③谢灵运诗:“系缆临江楼。”④时公将出峡,南国应指荆楚,后《赴蜀山行》诗以南国对西川可见。⑤春湖,指洞庭湖。宋之问诗:“春湖。绕芳甸。”⑥沈约诗:“高门列驺驾,广路从骊驹。”洙曰:《骊驹》诗,见《大戴礼》:“骊驹在门,仆夫具存。骊驹在路,什夫整驾。”此言巴州兴在朝觐见君。骊驹玉珂,乃早朝骑马之事。玉珂,注见六卷《宿左省》诗。按杜诗七律凡首句无韵者多对起,如“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是也。亦有无韵而散起者,如“使君高义驱今古,流落三年坐剑州”是也。其首句用韵者多散起,如“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是也。亦有用韵而对起者,如“勋业终归马伏波,功曹非复汉萧何”是也。大家变化,无所不宜,在后人当知起法之正变也。
奉待严大夫
【朱注】此诗。旧谱及诸家注并云广德二年作。据《通鉴》,是年正月严武得剑南之命也。黄鹤编在宝应元年,盖疑广德二年武已封郑国公,不得但称大夫,且迁黄门侍郎时,已罢兼御史大夫矣。按宝应元年春,公未尝去草堂,何以有“欲辞巴徼”、“远下荆门”之语,仍从旧编为是。唐人凡称节度使皆曰大夫,正不必以封郑公为疑。【钱笺】广德二年正月,武以黄门侍郎拜成都尹充剑南节度使,此云大夫,盖再镇时兼官也,以后称郑公。《杜诗博议》:《旧书地志》合剑南东西川为一道,在广德元年,《唐会要》云二年正月八日。此武受命在元年冬之一证也。《杜臆》:公本欲辞巴下荆,闻严公将至,故留以待之。
殊方又喜故人来①,重镇还须济世才。常怪偏裨终日待②,不知旌节隔年回③。欲辞巴徼啼莺合④,远下荆门去鹢催⑤。身老时危思会面⑥,一生襟抱向谁开。(上四喜严公再镇,下述奉待之意。故人来,喜在一己。济世才,喜在全蜀。偏裨待而旌节回,喜在三军。数语重叠叙出。啼莺合,仲春时也。去鹢催,停舟久也。身老则思敌人,时危则望济世,仍与首联相应。)
①《列子》:“殊方偏国。”
②《汉书冯奉世传》:韩昌为偏裨,到陇西。《后汉袁绍传》:“偏裨列校,勤不见纪。”
③《唐职官志》:天宝中,缘边御戎之地,置八节度使,受命之日,赐之旌节。时武为剑南节度使也。《周礼》:“道路用旌节。”注:“析羽为旌,以彰其节。”终日待而隔年方回,怪其回之迟也。武入朝在宝应元年秋,其回成都在广德二年春,除前后相见时,中间止隔一年耳。唐凌敬诗:“已复长望隔年人。”
④巴徼,巴在边徼也。⑤《子虚赋》:“浮文鹢。”赵曰:船首画鹢,以惊水怪。《淮南子》:“龙舟首。”《方言注》:“鹢,鸟名。今江东贵人船前作青雀,是其像。”
⑥古诗:“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渡江
【鹤注】此广德二年春自阆州归成都时作。
春江不可渡,二月已风涛①。舟楫欹斜疾,鱼龙偃卧高。渚花张素锦,汀草乱青袍②。戏问垂纶客③,悠悠见汝曹。(上四江波之险,下四江岸之景。江风急,故舟楫欹斜而迅疾。江涛涌,故鱼龙偃卧而高浮。二句分顶风涛。锦花青草,舟中所见。垂钓悠悠,羡其从容自适也。)
①二月风涛,嫌其太早也。②古诗:“青袍似青草。”③《世说》:王弘之性好钓鱼,上虞江有一处名三石头,弘之常垂纶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