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沪水,地气之热。峡火。江雷,天气之热。)
①师氏曰:瘴云,炎瘴之云。②《水经注》:泸峰最高秀,水之左右,马步之径才通,而时有瘴气,三四月经之必死。《益州记》:沪水两峰有杀气,暑月不可行,故武侯以五月渡沪为艰。《后汉书注》:沪水一名若水,出族牛徼外,经朱提至僰道入江,在今夔州。
③程晓诗:“闭户辟暑卧,出入不相过。”④却回,鸟不安林,却转回翔也。⑤繁钦《暑赋》:“虽托阴宫,罔所避旃。”张孝祥曰:“宫中暑月,积雪为山,取其阴凉。”⑥《广绝交论》:”飒沓鳞萃。”
其三
朱李沉不冷①,彫胡炊屡新②。将衰骨尽病,被暍味空频③。歘翕炎蒸景,飘颻征戌人④。十年可解甲⑤,为尔一沾巾。(三章,热不能耐而慨及征夫也。上四自叹,下四伤人。)
①魏文帝书:“沉甘瓜于清泉,浸朱李于寒冰。”
②杨慎云:《说文》:“彫苽,一名蒋。”《西京杂记》及古诗多作彫胡,《内则》注作雕胡,亦作安胡。宋玉赋:“炊雕胡之饭。”枚乘《七发》:“安胡之饭。”《尔雅》:“啮雕蓬。”孙炎云:“米茭也,米可作饭,古人以为五饭之一。”《杜臆》:天热饭馊,故每食新炊。③味频空,虽有佳味,频频空置也。④庾信诗:“谁怜征戍客,今夜在交河。”⑤可解者,伤其未解也,扬雄《《解嘲》:“解甲投戈。”诗家用古人成句,有歇上歇下语。如张载诗“泪下沾衣襟”,周弘正则云“行住西沾衣”,曹植诗“欧欷涕沾巾”,杜诗则云“为尔一沾巾”,此是歇上语。又如用“诒厥”而去“孙谋”,用“友于”而去“兄弟”,此是歇下语。
夔州歌十绝句
【鹤注】此当是大历元年夏作。
中巴之东巴东山①,江水开辟流其间②。白帝高为三峡镇③,瞿唐险过百牢关④。(首章,志夔州形胜,与下两章相连。白帝、瞿唐,分承山水,见其为蜀中险要。)
①《水经》:刘璋分三巴,有中巴,有西巴,有东巴。《唐志》:夔州为巴东郡,在中巴之东。《水经注》:章武二年,改白帝为永安,巴东郡治也。
②《尚书考灵耀》:天地开辟,曜满舒光。杨炯诗:“自古天地辟,流为峡中水。”
③《周礼职方氏》:五岳皆云山镇。三峡镇本此。
④《唐书》:汉中郡西县西南有百牢关。《衰字记》:隋开皇中所置,以入蜀路险,号曰百牢。【钱笺】百牢关,孔明所建,故基在今兴元西县,两壁山相对,六十里不断,汉江水流其间,乃入金牛益昌路也。
其二
白帝夔州各异城①,蜀江楚峡混殊名。英雄割据非天意,霸王并吞在物情②。(次章,承前白帝三峡。上二辩古迹,下二论往事。【朱注】古白帝城在夔州城东,故曰“各异城”。瞿唐峡,旧名西陵峡,与荆州西陵峡相乱,故曰“混殊名”。英雄割据,谓公孙述、刘焉辈。霸王并吞,如汉高以已蜀收中国。窈据者逆天,得民者致王,见在德不在险也。)
①陆游《入蜀记》:唐故夔州,与白帝城相连。②《吴越春秋》:阖闾曰:“寡人欲强国霸王,何由而可?”江淹诗:“物情弃疵贱。”
其三
群雄竞起问前朝①,王者无外见今朝②。比讶渔阳结怨恨③,元听舜日旧箫韶④。(三章,承前英雄霸王。割据则竟起,并吞则无外,此见古今异势。渔阳北叛,而舜乐南来,言蜀中无恙也。群雄,指前代据蜀者,不指安史陷京。舜日,指明皇入蜀时,不指代宗复国。)
①《世说》:乔玄曰:“群雄虎争。”
②《公羊传》:“王者无外。”
③比,近也。讶,骇也。朱浮《责彭宠书》:“奈何以区区渔阳,结怨天子?”④沈约诗:“舜日尧年欢无极。”《书》:“箫韶九成。”其四
赤甲白盐俱刺天①,阎阎绩绕接山巅②。枫林橘树丹青合③,复道重楼锦绣悬④。(四章,记赤甲白盐也。刺天,言山势之高。接巅,言居人之密。
丹青,谓枫橘异色。锦绣,谓楼阁相映。卢云:见夔州既庶且富也。吴论:此下七章,散咏夔州景物。)
①《南都赋》:“森而刺天。”《水经注》:“孤峰刺天。”
②江淹诗:“缭绕华山阴。”《藉田赋》:“若茂松之倚山颠。”③《西京杂记》:终南山有树,叶一青一赤,望之斑驳,长安谓之丹青树。④《叔孙通传》:孝惠乃作复道。何逊诗:“重楼雾中出。”相如《答盛擥书》:“列锦绣以为质。”
其五
滚东瀼西一万家①,江北江甫春冬花②。背飞鹤子遗琼蕊③,相趁凫雏入蒋牙④。(五章,记瀼东瀼西也。一万家。人烟盛。春冬花,地气暖。遗蕊入蒋,形容花章之多。瀼水直流,故地界东西。江水横流,故地分南北。瀼与江,有小大之别。吴论:鹤子、凫雏,季夏之景。)
①《水经注》:白帝山城,东望瀼溪,即以为隍。《入蜀记》:夔人谓山涧之流通江者曰瀼,居人分其左右,渭之瀼东瀼西。
②王勃诗:“江南江北互相望。”③拟李陵《别诗》:“双凫相背飞。”《海赋》:“鹤子淋渗。”王粲《白鹤赋》“食灵岳之琼蕊”,陆机《拟古》“上山采琼蕊”,皆言花之白也。《楚辞》“屑琼蕊以为粮”,乃言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