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8-集藏 -01-四库别集

259-杜诗详注-清-仇兆鳌-第418页

未契。久叙阔恩,故日阴改移也。)
①谢灵运诗:“伊昔家临淄。”临淄亭,在今山东济南府。②左思诗:“酒酣气益震。”《尚书孔传》:“乐酒曰酣。”陆机《叹
逝赋》:“托末契于后生。”
③潘岳《杨仲武诔》:“日仄景西,望子朝阴。”《广雅》:“砌,也。”《西都赋》:“玄墀扣砌。”,音启。扣,音口。
论文到崔苏①,指尽流水逝②。近伏盈川雄,未甘特进丽③。是非张相国..
④,相扼一危脆⑤。争名古岂然⑥,关键欻不闭⑦。例及吾家诗,旷怀扫氛翳⑧。慷慨嗣真作⑨,咨嗟玉山桂⑩。钟律俨高悬(11),鲲鲸喷迢.. (12)。(此记其评论诗文。论文以下,慨论当世之文;例及以下,专论一家之诗。崔、苏、杨、李,同时丈名最著。屈指而到崔、苏,凡已逝者皆如流水矣。于杨炯则服其雄,于李娇则嫌其丽,此笃论也。独于张相国,不无是非之隙,遂至相扼而几危,亦由邕之不能忘名而善闭耳。例及,因类而及也。旷怀一句,此邕通论审言之诗。咨嗟三句,又特美所和嗣真一作。【赵注】山桂,比词之秀拔。钟律、比声之和雅。鲲鲸,比势之强壮。)①【钱笺】崔苏,崔融、苏味道也。《唐书》:融为方华婉,当时未有辈者。味道,九岁能属词,与李峤俱以文翰显。《朝野佥载》:李峤、崔融、苏味道、杜审言,为文章四友,世号崔、李、苏、杜,故公诗称之。
②指尽,屈指数尽也。刘桢诗,“逝者如流水。”③《唐书杨炯传》:炯为梓州司法参军,迁盈川令卒。《李峤传》:神龙三年,封赵国公,加特进,同中书门下三品。峤富才思,前与王勃、杨盈川接,中与崔融、苏味道齐名。张说云:杨盈川文如悬河注水,酌之不竭。李峤文如良金美玉,无施不可。
④《庄子》,“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张说传》:玄宗诛萧至忠,召说为中书令,封燕国公。东封还,为尚书左丞相。《旧书》:邕素轻张说,说甚恶之。
⑤《史记》:“两贤岂相扼哉。”梁简文书:“危脆之质,有险蜉蚍。”庾信《崔说碑》,“百龄危脆。”⑥《国策》:张仪曰:“争名者于朝。”魏文帝《典论》:“文人相轻,自古而然。”⑦《老子》:“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注:“横木为关,竖木为楗。”石崇《思归引》:“欻复见牵羁。”
⑧鲍照诗:“安知旷士怀。”⑨《汉高帝纪》:“慷慨伤怀。”【朱注】公祖审言集,有《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抚河东》诗,非指历下倡和之作。千家本载公自注云“甫有和李太守诗”,此伪托者,善本俱无。
⑩《世说》:范宣看毕咨嗟。《普书》:郄诜对武帝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一技,昆山片王。”
(11)《史记》:钟律调自上古。顾野王《虎丘山亭序》:“成文畅于钟律。”《景福殿赋》:“华钟杌其高悬。”(12)王嘉《拾遗记》:“鲲鱼千尺如鲸。”《吴都赋》:“旷瞻迢递。”注:“迢递,远貌。”坡陀青州血①,芜没汶阳瘗②。哀赠竞萧条③,恩波延揭厉④。子孙存如线⑤,旧客舟凝滞⑥。君臣尚论兵⑦,将帅接燕蓟⑧。朗咏六公篇⑨,忧来豁蒙蔽⑩。(未伤其身后荒凉,抚时而增叹也。血渍青州,骨藁汶阳,其哀赠恩
典,尚待将来之揭厉。今子孙微弱,旧交远游,亦谁为谋其昭雪乎?最可伤者,国有外侮,而朝无直臣,今日之痛李公,犹李公之惜六公也。结语无任悲怆。揭厉,谓高揭而扬厉。论兵、以吐蕃屡侵。将帅,指河北降将。通论此章,是五段文字。细分之,则四句者三段,八句者三段,十四句者两段,十句十二句者各一段,十段之中,多寡仍相遥应。)
①司马相如《哀二世赋》:“登陂陀之长坂。”②任昉墓铭:“芜没郑乡,寂寥杨冢。”《唐书》:武德二年,北海郡置汶阳县。《旧书》:天宝五载,左骁卫兵曹参军柳勣有罪下狱,邕尝遗勣马,吉温使引邕尝以休咎相语,阴赂遗。宰相李林甫素忌邕,因传以罪。诏刑部员外郎祁顺之、监察御史罗希奭就郡杖杀之,年七十。客葬于此。③《唐书》:代宗时,赠邕秘书监。
④丘迟诗:“肃穆恩波被。”《剧秦美新论》:“侯卫厉揭。”周甸引《诗》深厉浅揭以解揭厉,未合,今从朱注。⑤《越绝书》:“中国不绝如线。”
⑥旧客,公自谓。《左传调》:禁旧客,勿出于富。”《别赋》:“舟凝于水滨。”⑦《吴越春秋》:孙子与吴王论兵。
⑧《后汉吴汉传》:往来燕蓟之间。
⑨《天台赋》:“朗咏长川。”原注:“公有张、桓等五王洎狄相《六公》诗。”【朱注】五王: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崔玄、袁恕己。狄相,则仁杰也。赵明诚《金石录》:唐《六公诗》,李邕撰,胡履灵书。初读《八哀》诗,恨不见其诗。晚得石本,其文词高古,真一代佳作也。六公者,五王各为一章,狄丞相别为一章。【钱笺】董逌《书跋》:李北海《六公咏》,今《太和集》中虽有诗而无其姓名。予见荆州《六公咏》石刻,文既不刓,诗尤奇伟,豪气激发,如见断鳌立极,时宜老杜有云。序言邕为荆州,今新旧书皆不书。
⑩《抱朴子》:训诲所以移蒙蔽。
王嗣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