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8-集藏 -01-四库别集

259-杜诗详注-清-仇兆鳌-第71页

”。此谓船舷经过之声。
③《诗》:“月出皎兮。”蓝田关,在蓝田县东南六十八里,即秦峣关也。《雍录》:峣关,在渼陂东南。
此时骊龙亦吐珠①,冯夷击鼓群龙趋②。湘妃汉女出歌舞③,金支翠旗光有无④。
(此写月下见闻之状。灯火遥映,如骊龙吐珠。音乐远闻,如冯夷击鼓。晚舟移棹,如群龙争趋。美人在舟,依稀湘妃汉女。服饰鲜丽,仿佛金支翠旗。张綖谓“月出而乐作,光若神游异境”,是也。)
①《庄子》:“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骊龙颔下。能得珠者,必遭其睡。”
②《海赋》:“冰夷倚浪以傲睨。”注:“冰夷,水仙人也。”郭璞云:“冰夷,冯夷也。”《楚辞》:“令海若,舞冯夷。”《洛神赋》:“冯夷击鼓,女娲清歌。”《搜神记》:冯夷,潼乡堤旨人,以八月上衷日渡河死,上帝署为河伯。《易》:“见群龙无首。”张衡《西京赋》:“万骑龙趋。”
③《列女传》:舜崩苍梧,二妃死于江湘之间,俗谓之湘君。《列仙传》:郑交甫游汉江,见二女解佩与之。《洛神赋》:“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后汉刘盆子传》:“共击鼓歌舞。”
④《前汉志》:《房中歌》:“金支秀华。”注:“乐上众饰,有流翅羽葆,以黄为支,其首敷散,若草木之秀华也。”夏侯湛《禊赋》:“擢翠旗,垂繁缨。”《子虚赋》:”览于有无。”
咫尺但愁雷雨至①,苍茫不晓神灵意②。少壮几时奈老何,向来哀乐何其多③。
(末乃触景生情,有哀乐无常之感。见雷雨变幻,因知自少至老,俱当如是观,此推开作结。吴论:哀,顶鲸鼍雷雨等句。乐,顶锦帆丝管等句。此章七段,各四句分截。)
①《左传》:“天威不违颜咫尺。”《易》:“雷雨之动满盈。”
②沈约诗:“出涨海之苍茫。”《九歌》:“东风飘兮神灵雨。”
③汉武帝《秋风辞》:“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奈老何。”《列子》:“哀乐不能移。”
张綖曰:好奇二句,乃全篇之眼。岑生人奇,渼陂景奇,故诗语亦奇,骊龙四句,设想更奇。初学若以实理泥之,几于难解,熟读《楚辞》,方知寓言佳处。
朱鹤龄曰:始而天地变色,风浪堪忧,既而开霁放舟,冲融袅窕,终而仙灵冥接,雷雨苍茫,只一游陂时,情景迭变已如此。况自少壮至老,哀乐之感,何可胜穷,此孔子所以叹逝水,庄生所以悲藏舟也。
卢世浓曰:此歌变眩百怪,乍阴乍阳,读至收卷数语,肃肃恍恍,萧萧悠悠,屈大夫《九歌》耶?汉武皇《秋风》耶?
此篇第六段,托假象以写真景,本于汉《艳歌》,其辞云:“今日乐上乐,相从步云衢。天公出美酒,河伯出鲤鱼。青龙前铺席,白虎持榼壶。南斗工鼓瑟,北斗吹笙竽。姮娥垂明珰,织女奉瑛琚,苍霞扬东讴.清风流西歈。垂露成帷幄,奔星扶轮舆。”少陵盖善于摹古矣。
渼陂西南台
此台,前游所未至者,故重游而记其胜。
高台面苍陂①,六月风日冷②。兼葭离披去③,天水相与永④。怀新目似击⑤,接要心已领⑥。仿像识鲛人⑦,空濛辨鱼艇⑧。错磨终南翠⑨,颠倒白阁影⑩。崷崒增光辉(11),乘陵惜俄顷(12)。
(首叙登台望陂之景。台高水阔,故觉风日生凉。台旷无翳,故见天水相连。《社臆》:冷者,风也,而兼言日;永者,水也,而兼言天。下语之妙,真笔端有画。目击心领,束上起下。鲛人意拟,故曰仿像。鱼艇遥瞻,故曰空濛。水漾山光,故曰错磨。山影水面,故曰颠倒。似此山水交辉,但惜俄顷登临耳。)
①谢惠连诗:“高台骤登践。”
②《西京杂记》:“每好风日,幡旄光彩。”
③《诗》:“兼葭苍苍。”鹤曰:萑之未秀者曰兼,苇之未秀者曰葭,至秋成,谓之萑苇。离披,见二卷。
④【张远注】天水相永,即秋水共长天一色意。王粲《海赋》:“天与水际”
⑤《庄子》:仲尼曰:“夫人者目击而道存矣。”
⑥《魏志》:武帝纂兵书,曰《接要》。
⑦《海赋》:“仿像其色。”《搜神记》:南海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纺,时从水中出,寄人家卖绡。
⑧谢朓诗:“空濛如薄雾。”赵曰:言若无而空,若有而濛濛也。唐赵冬曦诗:“渔艇散湾曲。”【邵注】“小而长曰艇。”
⑨束皙《补亡诗》:“粲粲门子;如磨如错。”潘岳《关中记》:其山一名中南,言在天之中都之南。
⑩《诗》:“颠之倒之。”《通志》:紫阁、白阁、黄阁三峰,具在圭峰东。紫阁,旭日射之,烂然而紫。白阁阴森,积雪不融。黄阁不知所谓。三峰不甚远。
(11)《西京赋》:“嵒峻崷崒。”郑曰:“崷崒,山峻貌。”曹植《登台赋》:“齐日用之光辉。”
(12)《风赋》:“乘陵高城,入于深宫。”《江赋》:“倏忽数百,千里俄顷。”
劳生愧严郑①,外物慕张邴②。世复轻骅骝③,吾甘杂■■④。知归俗所忌⑤,取适事莫并。身退岂待官⑥,老来苦便静⑦。况资菱芡足⑧,庶结茅茨迎⑨。从此具扁舟⑩,弥年逐清景(11)。
(此有栖身物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