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8-集藏 -01-四库别集

298-段正元文集--段正元-第112页


第五节
不宁惟是。凡天地之所不能致。而留缺陷於人间者。口则能传。手则能造。足则能往来交通。参赞化育。弥补厥穷。道之於人。若斯完备。而究不外一心之虚灵。其灵也由其虚也。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嗅之无臭。言之难名。故习焉不察者。终身由之而不知其为道也。
第六节
此而不知。尚无损於道之大体。甚者因先天一断。气拘物蔽。性流为情。有自弃之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好音声。则大忧以惧。至居仁由义。逊谢不能。七尺身躯。甘居人下。是不知自强不息之道也。
第七节
有自暴之情。则智不以明理而诈愚。勇不以捍患而苦怯。众不以广益而暴寡。即己所不欲者施诸人。人有难堪。毫不念及。存中形外。无在不干天地之和。是不知厚德载物之道也。
第八节
人心日盛。道心日亡。天下所由乱而弗治。当兹时势。定乱苟徒恃强兵。或继以刑名。或网以政治。此霸道也。人知所畏。而不知所乐。非道之大。
第九节
即使四民各安其业。衣食丰足。机器繁兴。取而用之。左右逢源。此小道也。人得以奉其口体。而不得以养其天真。非道之大。
第十节]
於此有厌居尘世。滋其志於虚空之大。鄙屑日用。即伦常亦弃而不为。此旁门外道也。以实有为幻。以虚无为真。其反乎此者。明庶物。察人伦。无事不从修己治人起见。而不从事於致虚守静。漫言尽人以合天。此理学障道也。以虚无为幻。以实有为真。各执一格以相绳。近理乱真。皆不足为道之大。
第十一节
道之大者。又不遗乎细也。故愚夫妇与知与能。及其至也。虽圣人有所不知不能。天地之大也。犹有所憾。甚矣道之难尽也。
第十二节
然而道原不远乎人。人莫不各有其道。虽曰语大天下莫载。而卷之即在方寸之中。始则无思无虑。将五官收返于其中。继则非礼勿视、勿听、勿言、勿动。终则视无不明。听无不聪。言无不义。动无不臧。身由是修。国由是治。天下由是平。夫所谓天下者。统地球之大而言之也。盖乾称吾父。坤称吾母。凡天生地养者。皆吾同胞。天下一家。初何分乎种族。非然者。即有碍于道大无外之量。
第十三节
人果能充其量。则性愈复而理愈纯。理愈纯而气愈凝。再加以养气之功。则气愈凝而神愈灵。 神愈灵而性愈尽。性已尽而命自至。形神俱妙。与道合真。
第十四节
洋洋乎道也。天地非大。自我位置。万物皆备。自我发育。消长不平之气数。有退处于无权者。又何有劫运之可言。且天有时而倾。地有时而裂。道得于己者直后天地而不老。岂第入水不濡。入火不热。行乎万物之上。猛兽无所投其毒。利兵无所容其刃。鬼神无所测其奥已哉。
第十五节
世之学法术者。矜奇炫异。人几疑道尽于此矣。又岂知舍道言法。不足为法。实为左道。惑世诬民。邪教终必罹祸。
第十六节
所谓教者。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诗教也。书教也。易教也。礼教也。乐教也。春秋教也。皆不出中庸修道之谓教也。有志斯道者。反身而诚。乐莫大焉。语曰。有志者事竟成。吾则曰有志者道竟成。
自 强 说
第一节
天地间生而灭。灭而生。生而复灭。灭而不复生者。皆由不自立者也。顾自立原非易事。人之生也。不能外天地而居。而阴阳气数之不齐。时酿灾害以相虐。同类之人。与别种之物。均莫不各逞其力。以相吞相并。而日在忧患之中。岂优焉游焉。足以竞存於斯世哉。故贵自强。
第二节
逞血气者。一言一动之微。不肯相下。此匹夫之勇。适成其为小人。或小则武断乡曲。大则日寻干戈。徒弱人以自强。实有以干太和之气。刀利必缺。物壮则老。故坚强者死之徒。与其轻生命若鸿毛。致伤天地之仁。反不如碌碌无能者。尚无过之可拟者。
第三节
存心宜和。处事宜让。卑以自牧。君子谦谦之道也。然欲成其为君子。凡身世间之所当自尽者。非见理极明。具此一往直前之热忱。百折不回之定力。则情欲得起而蔽之。外物得环而攻之。习俗得移而囿之。或见拟于下流之讪谤。阻挠于当路之威权。是强岂可一日去哉。强以理。不强以气。故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第四节
人之气质有厚薄。得天独薄者。往往难于自振。得天独厚者。不期强而自强。然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受气成形而后。天之强权全付于人。我自有耳目。即自有聪明。自有心思。即自有灵觉。自有手足。即自有作为。人一能之己百人。人十能之己千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求其在我而已矣。则天定足以胜人者。人定亦足以胜天。
第五节
万物虽日出精华。供人取用。然农不力耕。则我无丰岁。工不利器。则谁与易事。自显达以迄贩走。苟不自强。则衣食之途。终无从出。饥寒之迫。甚或有身体不能以自保者。禀赋既超于物类。尚不及一饮一啄者。得以自畅其生机。宁不耻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