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8-集藏 -01-四库别集

298-段正元文集--段正元-第227页

欲全其德者。闻风而来。则我之学及人。人之学益我。学愈推而愈广。由近及远。皆有以知天性之善。斯世自臻於太平。返之与人为善。善与人同之意。不亦乐乎。夫道学统於身心。人人未必皆知。人有不知。而我不愠。虽穷居不损其分量。仁义礼智。根心生色。快然自足。一时虽不得立大功。显大名。而实之至者名自归。流及后世。无不颂其勋名。彼不能留名者。必非君子。盖君子终无有湮没无闻者。夫岂寻常君子也乎。(问谈录)
问、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公则平。平则和。和则安。安则乐。公者忠也。平者信也。和者恕也。安者忠恕也。乐者中也。乐在其中。中和之道也。中和者。大同之终。忠信者。大同之始。故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公则平。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平天下。忠信之道也。惟忠故公。选贤与能者。公也。忠也。讲信者。公也。信也。修睦者。公也。忠也。为人谋之忠也。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幼有所长者。公也。忠也。壮有所用者。公也。信也。男有分。女有归者。公也。信也。货恶其弃於地。不必藏於己者。公也。忠也。力恶其不出於身者。公也。忠也。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者。公也。忠信也。是谓大同者。亦可谓之大同也。亦可谓之大同者。人道之始也。人道始於忠信。大道之自然也。故曰主忠信者。倡行人道也。毋友不如己者。尊德行也。过则勿惮改者。实行礼拜也。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者。苟不至德。至道不凝也。君子曰。忠信者。儒道之下乘也。忠信以为主。必勤俭以为用。惟勤焉。故货恶其弃於地也。力恶其不出於身也。壮有所用也。盗窃乱贼而不作也。外户而不闭也。惟俭焉。故谋闭不兴也。老有所终也。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也。当今之世。舍此忠信主义。勤俭主义。其何以平治天下哉。
答、忠信者。中流砥柱也。非中和之君子。其孰能语於此。
问、道德者。口头禅也。外貌观也。真道德与假道德。有何区分乎。
答、道得於心之谓德。德者、道之子。道者、德之母。道德者、阴阳也。子母相生。阴阳相比。无处不宜。无时不趣。有道者必有德。故曰天命之谓性。有德者必有道。故曰率性之谓道。有德必有行。故曰修道之谓教。是谓德行。真道德者。素位而行也。素富贵。行乎富贵。贵而无骄。富而好礼。素贫贱。行乎贫贱。贫而乐。贱不僭。素夷狄。行乎夷狄。言忠信。行笃敬。素患难。行平患难。临患而应变。临难毋苟免。故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於是。颠沛必於是。穷则独善。达则兼善。故曰允执厥中。非若假之者。责人不责己。富而无骄。贫而有怨。穷则好善。达则兼善。人云亦云。兴尽则止。尧舜性之也。谁不知哉。五霸假之也。谁不知哉。天下事无可假者。真者自真。若知其真。验之以事。若知其假。验之以事。故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若夫君子。众好之。必察焉。众恶之。必察焉。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 哉。人焉 哉。古之时荀孟并称。终知孟子为正。讵有毫厘之假哉。讵有真伪莫辨哉。
问、儒家了而恶人去。佛氏了而众生归。道家了而天地灰。其义何在。
答、乾坤合一。三教归元。固如是矣。
问、人生之累。莫过於妻孥。人生之亲。亦莫过於妻孥。然终身莫能破舍。而圣人亦因其自然以正名。曰夫妇也。父子也。君臣也。是何哉与。
答、五伦者、天下之达道。三纲者、五伦之正鹄也。夫妇者、三纲之起源也。故曰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天地之大义也。(刍谈录)
第五十二礼拜农商之学而
民国二年三月初七日记
问、予等农人。可以适宜学而否。
答、耕读为传家之本。人间之正业。天下大利尽归农。故无野人莫养君子。论语首章。学而时习之一句。农家正业之学。亦在其中。如学播种百谷。总要勤俭。披星戴月。时习者。要知四时八节。时时留心。恐错误时节。不知耕耨之法。则稼穑不良。故要时习。既知之矣。可以丰收。可以积谷。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我仓既盈。衣食足。礼义兴。六亲往来。家道和。万事兴。夫妻儿女。朝日相亲。姻娅宾朋。循环问好。不亦乐乎。父耨子耘。外有田间之乐。菽水承欢。内有家常之乐。人不知而不愠。春夏种。秋有收。养生送死无憾也。我有何愠。我家中有金银。帝人有秤称。何必求人知之。我不虚张声势。我合家安守本分。不作非为。不亦君子乎。古今英雄豪杰。舜耕於历山。不求人知。娥皇女英。厘降配之。匹夫而作天子。君子中之君子也。
问、我等商人也。亦可适宜学而第一章否。
答。行货曰商。坐货曰贾。商贾者。懋迁有无化居。通四方往来。维持世上之用度。通工易事为正业。正合学而第一章。学者、或为学徒。或当主东。皆要学。常言说十年能学个举子。十年难学个商人。时习之。时时要用计算。要通人情。要知生意来源去路。各货出产存底。或买或卖。自有主宰。不亦说乎。我精通生意中道理。自然买卖知时。比人高一着。亿则屡中。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