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大学非曾子所作。乃是上天之元气生成。
问、上天之元气。都能生大学之书乎。此言更难信矣。请释其详。
答、上天岂但能生书。上天者。即是上帝也。生天生地。生人生物。何况生大学。天之星斗。地之山川。人之五脏六腑。物之羽皮鳞介。宇宙间形形色色。皆是上帝化生。自然而成。其大学亦然。何言难信乎。古之大学。至则近道矣止。字虽五十八。内中先天后天。内圣外王。外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内而希贤、希圣、希天。道法并行。性命双修。立命了命。成道之本。为万教之纲领。包罗天地之大象。通天地人一气之理。贯古今中外。含一切玄机道妙。渊渊浩浩。应时而出。孔子问礼於老聃。老子以大学告之。大学之道一句。大学者、无极也。道者、太极也。明明德者。阴阳也。在亲民者。天人合一也。在止於至善者。头头是道也。大学者。成己成人之学也。道者、上天之大路也。明明德者。用功夫之次第也。亲民者。亲亲而仁民也。在止於至善者。人道尽。天道随之也。大学者。十五而志於学。三十而立。道也者。四十而不惑。明明德者。五十而知天命。亲民者。六十而耳顺。在止於至善者。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大学者。前之所学。皆是人伦中之事。今已完全。道者、性与天道也。希天之下手功夫也。在明明德者。行住坐卧。喜怒哀乐之谓中也。在亲民者。视听言动。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也。在止於至善者。致中和也。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以上、上智完全大学先天之道者。有上智、即有中人。大学者。中人学君子。我今入大学。方知道行道也。道者、将从前恶念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改过日新。即如今日生。在明明德者。君子不器。自强不息。不重则不威。在亲民者。以己之心。度人之心。知己知彼。爱人如己。在止於至善者。天下为一家。中外为一人。大学之道。是人人共由之路。在明明德。凡事明而复明。德者、大路之正也。在亲民。道德自由。与人同乐。在止於至善。问心无愧。仰不愧天。大学之道。由小学而入大学也。道者、辨明是非。择善而从之。在明明德。恐己未明。问之於他人。合理者德也。在亲民。无愧於身心。凡事可以对人言也。在止於至善。三思而行。毫无损人利己之心。头头是道也。
又曰。大学者、凡事要求其实。无一毫虚假。道也。在明明德。明而再求明。思之思之。执两用中。中、为德之起点。合中即是明明德。德、又为中之起点。在亲民。中与德一气相贯。在止於至善。中庸之道。至当恰好无遗。
以上是中人完全大学之道。了先天之性也。有了先天。自可了性。而后天犹须了命。了命之学。知止而后有定。有先天之实事。明了大学之真。知止、后天了凡命之法也。知止者、要知人身中之太极也。知生之来路。复命归根。故知止而后有定。定者、性命合一也。定而后能静。能定即能静。静者、万缘皆了。万事皆空。故曰静。静而后能安。静极生明。故曰安。安者、无人无我。还我本来的面目。安而后能虑。安极、则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不思而虑。虑而后能得。虑极、道即是我。我即是道。一得永得。道家谓之长生不死。佛家谓之不生不灭。儒家谓之至诚无息。至诚如神。故孔子云。未见蹈仁而死者。即是大学之道。物有本末。本者、先天之大道也。末者、后天之道法也。事有终始。先天完善即是终。后天性命合一即是始。凡学问有始有终。惟大学先终而后始。故知所先后。先后者、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则近道矣。近者、无处非道也。有生而知之。有学而知之。有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孔子闻大学以后。清夜自思我前日之学。以为伦常日用。为人道之至。别无加矣。今闻大学。方知有先天后天。有人道性道。大学之道。恐后世人。无几 可以完全其道法也。故赞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成道以后。才将大学明明德三字推之曰。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自古至今。明明德於天下者有几人。后孔子将一贯之传。授於曾子。曾子才作传。以泄大学之馀绪。曾子何能作大学。试将大学之字义思之。五十八字。包含先天后天。天道人道。万教万法。一切在其中。其笔法之古老。其字句之稳当。可想而知。三在字。即把先天之性道包完。定、静、安、虑、得、五个字。把后天性命双修。道法并行。成身了道。一扫而完全。其修齐治平者在其中。诸公皆是书箱。舍大学而外。别有此著作乎。请看那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一节。其文之翻驳流通。一笔分开。一笔收拢。真是至圣才能作。以后之笔。平平淡淡。可知道大学非一人之笔墨。即可知非曾子所作也。开口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三句。是人事中之事。亦天道中之事。到了至善。是无以加矣。朱子解释大学。於在亲民之亲字。用下千般思想。以为我新。又要使民新。故将亲字读作新字。甚是不可解。此是朱子未闻这三句书。是先天之性道。作为后天之文章解之。在止於至善。至当恰好。是以文章解之。知止而后有定。已经至当恰好。何以又来定静安。其学问既明。而又作暗事。知大学又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