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即大道不可须臾离。
答、大道之行也本诸身。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也。
问、欲者、车不能冲。戈不能夺。刀锯鼎镬。无以加之。小人恃之。君子胜之。何以胜之。曰慎独。
答、慎独者。君子之所以克己也。
问、师者、天子无北面。君听政。师正之。君次之。君正之。师告之。当仁不让於师。所以尊师。不懈修身。所以重道。盖有闻曰。谦谦君子。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故天作之君。作之师。
答、大道之行也。师儒统君相。
问、儒曰天下一家。释曰天下一人。道曰天地非大。吾身非小。
答、万殊一本。下学上达也。
问、抱一者。天地以前之枢也。守中者。天地以后之枢也。
答、君子之为道也。在止於至善。
问、修身篇曰。格物致知者。尽人合天也。诚意者。抱一守中也。毋自欺者。天人合一也。故君子必慎其独者。克己复礼也。意诚而后心正者。一生二也。心正而后身修者。二生三也。身修而后家齐、国治、天下平者。三生万物也。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者。万教归儒也。实行大学之道。首於诚意者。得一而万事备也。诚意以慎独为功者。性与天道。一以贯之也。故曰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智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君子而时中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者。君子之所以诚正也。发而皆中节之谓和者。君子之所以修其身而天下平也。诚者、内外合一也。故曰诚於中。形於外。中者、天人合一也。故曰中者、天下之大本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孔子之所以一以贯之。乐在其中也。乐在其中者。从心所欲。我即道。道无形。我有形。孔子所以为上帝化身也。
答、上帝化身也。孔子而已哉。上帝无形。化生万民。能以孔子为师。我亦完全之上帝化身也。
问、大学者、先后天之大道也。中庸者、性命之大学也。性命双修者。身内之中也。抱一者、内外之中也。守中者、身外之中也。允执厥中者。天地之中也。乐在其中者。大道之中也。答、此圣贤之功为然耳。若夫希天。犹未已也。
问、慎独者、君子之所以立命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者。君子之所以立本也。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者。君子所以立道也。格物者、可与共学也。格物而不致和者。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也。致知而不诚意者。可与适道。未可与立也。诚意而不正修齐治平者。可与立。未可与权也。
答、君子学而时习之。头头是道矣。
问、仁者、后天之本也。仁而生情者。后天之道也。情而生意者。易忘其本也。意而失仁者。君子之所以诚也。诚意者、性与天道也。正心者、情得其中也。修身者、仁与人合一之谓道也。诗云、刑於寡妻。至於兄弟。以御於家邦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答、神者、道之出入也。君子之所以一贯也。(刍谈录)
第一零九礼拜性命即富强之基
民国三年五月二十八日记
问、予乃新疆人也。昨日到贵省。星期已过。未来领教。因在敝省见圣道发凡一书。知先生於性命之学。颇有研究。故今特来拜访。
答、先生真有心世道。深知性命之理。不辞万里而来。将何以告我。
问、今人讲新学。尚富强。高出性命之上。先生知时务否。
答、是何言欤。今之新学以图富强者。亦性命中自强之末事耳。国家颁新学章程。修身列在首条。吾教人性命之学。即富强之基也。大学云、物有本末。事有终始。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是也。
问、吾闻自古以人事治天下。未闻以性命安天下也。
答、非也。自古圣贤。无有不言性命者。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子夏云、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盖命者、人之根也。凡得失不求本而求末者。如缘木求鱼也。夫古今中外之得失。皆由天命。如无天命。谁不愿为君。那个肯称臣。谁不愿富贵。那个甘受贫贱。谁不愿强盛。那个甘居劣败。如此普天之下。无尊卑上下。无成败利钝。以恶为能。以强凌弱。天下并无太平之日矣。然人生斯世。须知四时行。百物生。春生夏长。秋敛冬藏。乃天命所定。非人力能行。人事资天命。天命亦资人事。故知时务者俊杰也。相时而动。安命而行。天事人事。居其中矣。尽人事。听天命。斯得矣。
问、命固如是。而讲性者。何补於世耶。
答、性乃人所固有。子贡有云。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非不得闻。皆由性相近。习相远也。人身腐坏。不如草木。有何贵耶。不过一骷髅臭皮囊耳。故圣贤言性以教万世。子思云、天命之谓性。孟子云、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天。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以及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故尧舜性之也。汤武反之也。以及所性不存焉。所性不加焉。成性存存。道义之门。告子问性。孟子辨性。诚有不可枚举者。天地万物。不过性命而已矣。
问、圣贤言命之处不少。如云得之不得曰有命。道之将行也与、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