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8-集藏 -01-四库别集

381-皇甫持正集-唐-皇甫湜-第18页

相属),八也;惟欢骰子,九也。欢之征有十三:得其时,一也;宾主久间,二也;酒醇而饮严,三也;非觥盂不讴,虽觥盂而罍不讴者,四也;不能令有耻,五也;方饮不重膳,六也;不动筵,七也;录事貌毅而法峻,八也;明府不受请(一作情),九也;废卖律,十也;废替律,十一也;不恃酒,十二也;使勿欢勿暴,十三也。审此九候、十四(按从上文应为十三)也,征以为术者,饮之王道也;惟欢乐者,饮之霸道也。
为宾
愚同柴也,僻若子张。当宣令乃塞耳不听,及行令则瞋目重问,此陪坐人耳。
为主
主前定则不繁,宾前定则不乱,乐前定则不(应为必)畅,酒前定则不(应为必)严。时然后欢,人乃不厌。
明府
明府之职,前辈极为重难。盖二十人为饮,立一人为明府,所以规其斟酌之道。每一明府管骰子一双,酒杓一只,此皆律录事人入配之承命者,法不得拒。凡主人之右主酒也,甲明府,得以纠诸明府之罪。夫酒,懦为旷官,猛为苛政(懦为冷也,猛为热也)。若明府贪务承命,猛酌席人,遂使请告公喧黩扰录事(请告谓席人酒热请推物之类),明府之孤暴于四座矣。
律录事
夫律录事者,须有饮材。饮材有三,谓善令、知音、大户也。凡笼台以白金为之,其中实以二十筹,二十旗,二十纛。夫旗,所以指巡也;纛,所以指饮也;筹,所以指犯也。始宾主就坐,录事取一筹,以旗与纛偕立于筵中。余置器在手。执爵者告请骰子,命受之,复告之曰:“某忝骰子令”,乃陈其说于录事。录事告于四席曰:“某官忝骰子令。”然缕宣之。录事之于令也,必合其词,异于席人所谓巧宣也。席人有犯,既下筹,犯者执爵请罪,辄曰:“一爵,法未当言。”犯者不退,请并下三筹,然告其状谳,不当理则支其筹以饮焉。席人刺录事,亦如之。
觥录事
凡乌合之徒,以言笑动众,暴慢无节,或叠叠起坐,或附耳嗫语,律录事以本户绳之。奸不衰也。觥录事宜以刚毅、木讷之士为之。有犯者,辄设其旗于前曰:“某犯觥(法先旗而后纛)。”犯者诺而收执之,拱曰:“知罪。”明府饷其觥而斟焉。犯者右引觥,左执旗附于胸。律录事顾伶曰:“命曲破送之。”饮讫,无坠酒,稽首,以旗觥归于觥主曰:“不敢滴沥”,复觥于位。后犯者捉以纛。叠犯者旗纛俱舞。觥筹尽,有犯者不问。(俗谓旬假)
选徒
大凡寡于言而敏于令者,酒徒也;怯猛饮而惜终欢者,酒徒也;不动摇而貌愈毅者,酒徒也;问其令而不重问者,酒徒也;不停觞而言杂乱者,酒徒也;改令及时而不涉重者,酒徒也;持屈爵而不分诉者,酒徒也;知内乐而恶嚣者,酒徒也。故告饮之法,选徒为根干,选酒为枝叶,选令为敷萼,则可以慎难者,断可知矣。
骰子令
大凡初筵皆先用骰子,盖欲微酣然迤逦入令。
手势
大凡放令,欲端其颈如一枝之孤柏,澄其神如万里之长江,扬其膺如猛虎蹲踞,运其眸如烈日飞动,差其指如鸾欲飞舞,柔其腕如龙欲蜿蜒,旋其盏如羊角高风,飞其袂如虎眼(鱼跃)大浪,然后可以畋渔风月、缯缴笙竽。
拒泼
孟子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然则酗酒以拒与泼,有异乎?同归酗酒也。盖有闻饮必来,见杯即拒,或酒纠不容密见,明府责饮,则必固为翻滟,椎作周章,始持杯而喏吁,背明烛而倾泼。如此则俱为害乐,并是蠹欢,自当揖之别室,延以清风,展薤叶而开襟,极茗芽以从事。
逃席
酒徒有逃席之疹者,弃之如脱履。
使酒
大凡蔑章程而务牛饮者,非欢源也;醒木讷而醉喋喋者,非欢源也;饰己非而尚议谳者,非欢源也;得浅酒而诉深酌者,非欢源也;饮愈多而貌弥淡者,非欢源也;不谕令而病敏手者,非欢源也;己令谬而恶人议者,非欢源也;好请罪而讳以筹者,非欢源也。此八者,盖沉酗以滥觞,纷喧之鸿渐也。
进户
进户法:葛花、小荳花各阴干,各七两为末,精羊肉一斤,如法作“生”。以二花末一两,匀入于“生”中。如先只饮得五盏,以十盏好酒熟暖沃“生”服之,至日进一服。花尽,作户倍矣。
(二)
《中华野史唐朝卷》陈尚君辑校、黄清发整理
《醉乡日月》三卷,唐皇甫松撰。松字子奇,号檀栾子,睦州新安人(今浙江建德人)人。古文学家皇甫湜子。开成、会昌间,累试进士不第,终身未仕。著有《大隐赋》、《续牛羊日历》及本书。本书序作于会昌五年(八四五),自称为酒后戏作,录当时饮酒者之格及酒令、酒事风俗等,并藉以寄寓与世乖违之情。原书不存,《说郛》、《类说》等书有所节录,前者存有原书三十章之总目。今重予辑录,以《全唐文纪事》据《永乐大典》录出之序《说郛》所存原目冠于卷首,《说郛》仅节存十四章。令《永乐大典》所存《使酒》一章,大致完整。《类说》则另摘句拟题,今不详所属,姑附于后。

叙曰:夫以酒德自怡者,莫若负壶云岩,长歌林莽,希夷陶兀,混浊百年,斯上士之醉也。其或友月朋风,吟烟笑露,资欢于杼轴之境,取胜于微引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