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8-集藏 -01-四库别集

465-西曹秋思-明-黄道周-第6页

随侍狱中合而编之前有廷秀小引后有师吉跋考明史道周本传道周以劾杨嗣昌贬为江西按察使照磨久之江西巡抚解学龙荐所部官推奖道周备至大学士魏照乘者恶道周拟旨责学龙滥荐帝发怒立逮二人下刑部狱并究党与词连工部司务董养河等戸部主事叶廷秀救之皆系狱案道周照磨之贬在崇祯十一年后之系狱史不言何岁今以此编跋语考之葢十四年辛巳也(四库全书总目?集部?总集类存目)
西曹秋思  (明)黄道周、叶廷秀、董养河 着  (今人)辛德勇 校
记①
辛巳之春,小子师吉,入侍燕京。适石斋黄夫子,为廷诤下锦衣,叶润山先生以疏白同坐,先大夫以宿好被织②。
【校异】
① 案孙抄本列此记于卷末,《四库提要》所据“庶吉士梁上国家藏本”也列此记于书尾。今案从内容和形式上看,似以列在卷首更为适宜。②宿好,孙抄本“宿”作“夙”。
时天下忧疑①,君子仄足②。倪文正公在林下,投书于执政,有南北部复见今日之语。黄夫子闻之,谓先大夫及诸同事曰:“鸿宝之言过矣!东汉党人,遗恨千载。上乏明君,内多嬖幸,士君子徒相标榜是非于下,戮辱之惨,固其宜也。余直道不阿,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或以过激获罪,何有党名?窃笑近所谓东林、西林,日向予喋喋者耳③。”
【校异】
① 忧疑,孙抄本“忧”作“皆”。②君子仄足,孙抄本无“君子”二字,“仄”作“失”。③日向予喋喋者耳,孙抄本“耳”作“自”。
以是羇栖西曹,吟咏土室。或书《孝经》以鬻食,或解《周易》以见志。彼此赓酬,互相戒勉。师吉侍侧服劳,黄夫子尝曰,孺子可教。故凡父师著述,皆手录而珍袭之。未几赐环,公道大眀,中外胥快。而倪文正公随起少司马,至都取西曹诸作,如经解,如雪草,一一较梓。曰非天王眀圣①,安有此耶?
【校异】
① 天王,孙抄本“王”作“下”。
时逆闯方炽,蹂躏秦晋,先大夫痛感厝薪①,三疏请缨,见阻蜀相。又以庚癸之嘑,监督九门粮草,朝夕拮据,劳瘁成疾。于癸未之秋,先诸先生弃世矣!迨北畿失守,金陵告陷,诸先生相继尽节,忠孝之气,洵塞于天地哉②!
【校异】
① 痛感,孙抄本“痛”作“弥”。②洵塞于天地,孙抄本“洵”作“询”。
因忆黄夫子督师出闽关,师吉偕伯氏嵩生饯之。黄夫子曰,予直此得报先皇帝于地下矣①!他不忍言矣,并可谢尔父矣。遂挥泪而别。
【校异】
① 直此,孙抄本“直”作“自”。
嗣是伯氏披缁入山①,师吉作令赴越②。怆然数载之中,岸谷升沈,而先大夫又弃予五年所矣③。流离之下,箧笥无存,惟此《秋思》唱和一帙④,斤斤宝之,不忍释手。爰述始末,播诸同人,俾咸知西曹之事云。
小子师吉,百拜谨志于惠之丰湖亭⑤。
盱江后学万铣印角父书。
【校异】
① 披缁入山,孙抄本“山”作“坐”。②作令,孙抄本“作”作“忙”。③弃予,孙抄本“予”作“余”。④唱和,孙抄本“唱”作“倡”。⑤谨志,孙抄本“志”作“识”。
西曹秋思
上虞倪元璐鸿宝校阅
濮州叶廷秀润山
镇海黄道周石斋仝着
晋安董养河汉桥①
【校异】
① 案孙抄本三人题名次序为:首董养河,叶廷秀居中,末黄道周。
辛巳之秋,读易之余,静沃道趣。笔砚不去,辄蔚诗思。从石斋、汉桥二先生敲正①,遂完平韵三十章。载劳雅和,益惭前粃。兹书后先,以存本末。观者鉴之。
廷秀识
【校异】
①石斋、汉桥,孙抄本二人先后互易作“汉桥、石斋”。
一东
润山 宁甘袖手不书空,流水深山静者同。渐拓疏怀秋色里,微敲新句月明中。傍檐片榻频惊雨,隔院双吹晚散风。世事滔滔何处砥,请君百折看川东。
汉桥 浮云吹尽雁横空,影落长江笑我同。再阅燠凉双阙下,骤惊宠辱一年中。苍葭秋远承清露,仄柏峰孤试劲风①。惆怅无方辞缴弋,未须悔别旧墙东。
石斋 虎谷蛟潭人影空②,棕团携得与谁同。破车已顿荒山下,短棹仍投虐浪中③。出袖琪花齐化石④,开帷蜡火各经风。茅莼握卜千金数⑤,何处安流沧海东。
【校异】
①仄柏峰孤,孙抄本“峰”字空阙。②人影空,孙抄本“人”作“入”。 ③短棹,孙抄本“棹”作“掉”。●虐浪,陈刻本“虐”作“雪”。④齐化石,陈刻本“石”作“口”。⑤千金数,陈刻本“金”作“无”。
二冬
润山 远树夕阳阳抹浓①,天南极目见云封。忆莼闷阻连朝雨,索米愁催落月钟。乡国何年消战皷,客途到处老秋容。余生剩有归欤意,欲买荒山听古松。
汉桥 虽然云壑趣偏浓,踣马何关试蚁封。漫絷南冠悲夜柝②,还惊北阙误晨钟。蛟龙浪阔魂频度,兕虎风凄道自容。莫为陆沈相对泣,荒园犹有未凋松。
石斋 最不宜看云树浓,况当隙照又云封。青天偶屑星榆泪③,白日仍催子夜钟④。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