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刊荆川先生文集 (明)唐顺之 撰
●目录
序
卷之一 赋 诗一
卷之二 诗二
卷之三 诗三
卷之四 诗四
卷之五 书一
卷之六 书二
卷之七 书三
卷之八 书四
卷之九 书五
卷之十 序一
卷之十一 序二
卷之十二 记
卷之十三 说 铭 诔 赞 祭文
卷之十四 志铭一
卷之十五 志铭二 行状
卷之十六 墓表 传
卷之十七 杂着 数论五篇
●重刊校正唐荆川集序
吴之有文学旧□诸樊为国断发之治未变盖方甚陋而至子札巳能为通易诗书礼乐六艺之文以观于中国则名卿硕士有愧于其所知悦其说之博雅而慕之如不及孔子教于洙泗来四方之学者则言偃踰江蹈海而往游焉卒以文学列于大贤之科南方之精益为之尽发而孔氏之道资其言之有文以行于远□于今为烈盖其盛如此□长江大游以为国方志杄余里林丽川泽之美殆不可□而光英冲椊之所□涵磅礴于其间二人而已□其甚盛而亦岂非难哉□于二人读其书观□言尚而友之而庶几知其人于今所见而及与之为友又得一人马毗陵唐应往也君于学盖所谓得其精华其于言可谓有文而必行于远者也其文具在学者苟读焉而思之焉而有以得之则知其心之所通于□札孰为浅深言之所成于子游孰为先后有不可得而辨者矣君仕为翰林编修复为太子司谏皆以守道直巳之志弃去不啻弊获有吴公子轻千乘之国之节其文之以礼乐得言氏之传而廉隅操行必谨于一个之取予刚果自断不可以威武利禄诱屈也尤足以□夫偷懦惮事无廉耻而嗜饮食之诸上下三千除岁之间□□吴有文学之人焉不为过也享札之生其国□尚陋然先君端□之遗教于存而子游得仲尼为之依归其成此非难也唐君□起于千载之后追二人者而与之并□不为尤难哉君行年四十其学时进而不止其为文将日益富而且精予之所见如此巳可传也无□安君如石子介慕君之学得其所为诗文汇而利之以□同好者共安君之趣尚为此岂凡人之所及哉
嘉靖己酉冬十月望晋江遵岩居士□慎中思甫序
万历元年孟春吉旦重刻于纯白斋
●重刊荆川先生文集卷之一
赋
诗一
◆赋
游盘山赋 蓟州名山也
○游盘山赋 蓟州名山也 【 罗户部邀游】
惟阴阳之陶冶冥赖倒乎两仪天星殒而为 【 下盘】 石骇满山之置棊搜万象以效珍何殊状而相亚或藉草而羊眠谅仙术之幻诈或负嵎而虎蹲诧饮羽之神射或■〈危臬〉■〈危臬〉而欲走类灵鞭之叱咤或屹立而不动岂思妇之所化既簇队以纵横亦累卯而高下纡十步而九曲枉矢乎石鏬逮礧磈之历尽忽拔起乎孤峯俯子孙之千亿俨高峙而称宗 【 中盘】 倚禅宫而凝睇旷天宇之澄空向之纷纷恠石忽若怀宝而藏弓但见夫万木蓊翳而青葱一勺之泉大旱而不竭兮人言其下潜乎蛟龙女萝薜荔纷披而交映兮七十二寺隐见森罗乎其中疑有悲歌慨慷之士不得志而自隐与夫仙灵逸客往来而相从欲即之而无路兮时见一二野僧启岩扉而鸣锺侈佛庐之繁伙历岁久而不芜饶万树之梨栗以衣食乎其徒何藂木之岑欝无一鸟之孤栖余边城之杀气警羽镞而遐跻泉触石而鸣筝松受风而响涛时琤琮而乍噎倏悲吟而怒号忆连旬之廵历餍金鼓之嘈嘈审闻性之不异任羣籁之相遭适■〈彳党〉■〈彳光〉而延伫忽四山之暝色谢耳目于送迎向僧斋而偃息恍梦景之如醒觉余兴之未极晨起历乎上盘境逾 【 上盘】 奇而路逾棘方蹐躬而俯穿又缩足而仰扪惊半踵之在外愁欲度之猱猨得平柯于高顶接云间之飞翼山童秃而无木响草虫之唧唧岫远拱而戟森冈近绕而弧弯乃下瞰乎城郭曾不盈于一环类黄鹄之再举见纡曲而覩圆方悲人生之局促恒丰蔀以自藏眺溟渤之南汇孑碣石之中巉转秔稻于东吴驶万里之云帆笑卅锺而石致曾不及乎凌波之艬连冈北瞩天设梐枑列墉分戍隔限戎虏把都打来孰敢予侮嗤熟夷之桀黠乞哨卒之余俎虽■〈逢上火下〉火之暂虞嶷金城之永固惟山势之既极俄涌塔之天造显佛牙之光恠腾丽空之砗碯览钇道其若斯信精神之为宝胡俛仰而成陈忽彷徨以回步怅中心之有违足屡却而返顾与流泉以偕逝睠岩阿而长忆岂淹留之无心畏简书之偪仄
◆诗一
游西山碧云寺作得悦字
庆寿寺斋宿
寓城西寺中杂言五首
同孟中丞游龙泉寺二首
普济寺同孟中丞作
秋夜
禁中遇雨
夜霁
十五夜旅怀
望太行
山行即事
泛黄河
息中山亭子
雨霁约孟有涯中丞游山孟先出郭追之不及
送焦提学往贵州
送李推官赴高州
送蒋藩幕赴闽中
休沐家居简陈约之
送王生归蜀
送何学官往金坛
送陈学官往福宁州
送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