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8-集藏 -01-四库别集

515-陆放翁全集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第432页

相时。实录言尝迁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而史不书。卫公又以为仆射。虽小
节。亦聊附见于此跋徐节孝语
仲车名在天下。孰不知尊仰者。虽无苏公所云可也。况它人乎。此集前后所载。悉当
削去。陆某识跋赵渭南诗集
唐人如韦苏州五字。赵渭南唐律。终身所作多出此。故能名一代云跋石鼓文辨
予绍兴庚辰。辛巳间。在朝路。识郑渔仲。好古博识。诚佳士也。然朝论多排诋之。时
许至三馆借书。故馆中尤不乐云跋西昆酬唱集
祥符中。尝下诏禁文体浮艳。议者谓是时馆中作宣曲诗。宣曲见。东方朔传。其诗盛
传都下。而刘杨方幸。或谓颇指宫掖。又二妃皆蜀人。诗中有。取酒临邛远。之句。赖天
子爱才士。皆置而不问。独下诏讽切而已。不然。亦殆哉跋兼山家学
予始得此书时。犹未识昌国。后五年。始同朝。详观其为人。诚法度之士。间相与论
学。辄忘昏旦。乃知其得于子和先生者深矣。昌国名其所居曰艮斋。亦以嗣兼山之学欤。
跋淮海后集
悼王子开五诗。贺铸方回作也。子开名蘧。居江阴。既死。返葬赵州临城。故有和氏
干将之句。方回诗。今不多见于世。聊记之以示后人。放翁跋张季长中庸辨择
此书大概似陈莹中初著。尊尧集。识者当自得之。
跋法书后
法书一编付子遹,能熟观之,亦可得笔法之梗概矣。
跋李太白诗
此本颇精。今当涂本虽字大可喜,然极谬误,不可不知也。
跋重广字说
字说。凡有数本,盖先后之异,此犹非定本也。
跋岩壑小集
朱希真。夜热坐寺庭。五字一篇及。病虎过酒楼。二古诗,皆出同时诸人上。
跋王元泽论语孟子解
元泽之殁,诏求遗书。荆公视箧中,得。论语孟子解。皆细字书于策之四旁,遂以上
之。然非成书也。
文集卷三十二
墓志铭四首
右朝散大夫陆公墓志铭
陆氏自汉以来,为天下名族,文武忠孝史不绝书。比唐亡,恶五代之乱,乃去不仕。然
孝弟行于家,行义修于身,独有古遗法,世世守之,不以显晦易也。宋兴,历三朝数十年,
秀杰之士毕出。太傅始以进士起家,楚公继之,陆氏衣冠之盛, 复如晋唐时,往往各以
所长见于世。而材略伟然可纪者,如公是也。
公讳硁,字元珍。曾祖吏部郎中,直昭文馆,赠太傅,讳轸。太傅两子。伯曰万载县
令讳琪,县令生宿州符离县主簿赠朝奉大夫俨。仲曰国子博士赠太尉讳珪,实生楚公,仕
至尚书左丞,讳佃。公,楚公第五子。大夫早卒无嗣子,楚公命公后焉。任为假承务郎,调
台州宁海县丞,行令事,遇事立决,老吏宿奸,畏慑缩栗,不敢辄动。巫以淫祀惑民,悉
捕置于法。习俗为变。会省丞官,父老送公出境,争赆金帛,公拒之不可,至或泣下,乃
取丝一钩。历杭州仁和县尉。越州司工曹,事以举。为苏州长洲县,县号繁剧,且久不治,
公至,从容如无事,而县以大治。以最迁郎,就命通判真州事。发奸伏,申冤枉,号称神
明。州多大陂泽,用事者方兴水利,官吏人人怀希望,意谓且得厚赏。公独不肯与,人莫
测也。
而覆核多诞谩,遂置诏狱,惟公独免。
盗起青溪,张甚,至出大兵,监司知公长于治剧,共荐为随军勘计官。军食漕浙江,公
建议,潮汐赢缩不可必,请令士卒各持三日粮。舟至龙山,果失期,赖以无乏,而主将怒
护舟吏,欲立斩之。莫敢争者,公独慨然曰。江行与平地异,非吏罪。且戮一人,众必大
骇,怯者求死,强者委舟窜,立败事矣。乃议分所载,募民陆辇以行,舟遂轻,皆以时会,
虽沙碛湍濑无害也。众多其谋,而主将终以戾其意不悦。凡与军事者皆超擢,独公更为通
判登州,徙制置发运司干当公事。
未赴,除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实代兄中散公寘,当时以为荣。部中饥,公便宜留上供
米六十万石,损直予民,而籴于他郡,官无所亡失,而民赖以济。避亲嫌,移提举京畿常
平等事,与转运。提点刑狱皆置司陈留。会金人犯京师,游骑突至,转运。提点刑狱仓卒
避去。故事,两司皆兼提举将兵及保甲,而常平司弗与也。及是,公独不动,以便宜招集
燕山戍卒数千,杂以保甲,日夜部勒习教,命旧将张宪统之,扼据要害。虏既不能犯,而
溃卒亦不为乱。措置号令,赫然有大将风采,因间道上章自劾,且乞犒军。诏释罪,从所
请。方是时,虏剽掠四出,陈留适当其冲,微公几殆。议者谓宜出入兵间以尽其材,而公
罢归矣,
屏居常州无锡县。读书赋诗以自适,初甚贫约。公才具高。既不仕。因治产业。甫数
年。家大赡足,然取予有大略。不务苛碎,凶年赈贷。至倾仓庾。无少计惜,邻里疾病嫁
娶丧葬。有弗给者。不待告而赒之。然必以暮夜。曰。吾畏人知也。盖公虽退而家居。然
有所为。犹卓卓如此,使得尽其材于多故时。视古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