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8-集藏 -01-四库别集

515-陆放翁全集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第473页

亮入寇时,战鼓之声,震于山中云。夜归舟次,已一鼓尽矣。
坐间,信伯言桓温墓亦在近郊,有石兽石马,制作精妙,又有碑,悉刻当时车马衣冠之类,
极可观,恨不一到也。
十八日,小雨,解舟出姑熟溪,行江中。江溪相接,水清浊各不相乱。挽行夹中三十
里,至大信口泊舟。盖自此出大江,须风便乃可行,往往连日阻风。两小山夹江,即东梁
西梁,一名天门山。李太白诗云。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王文公诗云。崔
嵬天门山,江水绕其下。梅圣俞云。东梁如仰蚕,西梁如浮鱼。徐师川云。南人北人
朝暮船,东梁西梁今古山。皆得句于此也。水浒小儿卖菱芡莲藕者甚众。夜行堤上,观月
大信口。欧阳文忠公。于役志。谓之带星口,未详孰是。于役志。盖谪夷陵时所著也。
十九日,便风,过大小褐山矶。奇石巉绝,渔人依石挽罾,宛如画图间所见。过枭矶,
在大江中,耸拔特起。有道士结庐其上,政和中,赐名宁渊观。旧说枭矶有枭能害人,故
得名。方郡县奏乞观额时,恶其名,因曰矶在水中,水常沃石,故曰浇矶。今观屋亦二十
余间,然止一道人居之。相传有二人,则其一辄死,故无敢往者。至芜湖县,泊舟吴波亭。
知县右通直郎吕昭问来。按汉丹阳郡有芜湖县,吴陆逊屯芜湖,又杜预注。春秋。楚子伐
吴克鸠兹,亦云在芜湖。至东晋,乃改名于湖,不知所自。王敦反,屯于湖,今故城尚存。
又有玩鞭亭,亦当时遗迹。唐温飞卿有。湖阴曲。叙其事。近时张文潜以为。晋书。所云
帝至于湖,阴察营垒,当以于湖为句,飞卿盖误读也。作。于湖曲。以反之。刘梦得。历
阳书事。诗,叙道中事云。望夫人化石,梦帝日环营。盖梦得自夔州移牧历阳,过此邑
也。邑人云,数年前,邑境有盗,发大墓,棺椁已坏,得镜及刀剑之属甚众,甃砖有。大
将军墓。四字,或疑为敦墓云。
二十日,宁国太平县主簿左迪功郎陈炳来见,泛小舟往谢之。则寓宁渊观下院,以提
刑司檄来督大礼钱帛。宁渊在枭矶,隔大江,故置下院于近邑。道流十余,坛宇像设甚盛,
有观主何守诚者,今选居太一宫矣。炳字德先,婺州义乌人,自言其从姑得道徽宗朝,赐
号妙静练师,结庐葛仙峰下,平生不火食,惟饮酒,啖生果,为人言祸福死生,无毫厘差。
每风日清和时,辄掩关独处,或于户外窃听之,但闻若二婴儿声,或歌或笑,往往至中夜
方止,莫有能测者。年九十,正旦,自言四月八日当远行,果以是日坐逝。每为德先言汝
有仙骨,当遇异人。后因得疾委顿,有皖山徐先生来饵以药,即日疾平。徐因留,教以绝
粒诀,德先父母方望其成名,固不许。然自是绝滋味,日食淡汤饼及饭而已。如此者六年,
益觉身轻,能日行二百里。会中第娶妻,复近荤血,徐遂告别。临行,语德先曰。汝二纪
后当复从我究此事。德先送至溪上,方呼舟欲渡,徐褰裳疾行水上而去,呼之不复应。德
先至今怅恨,有弃官入灊皖之意。予遂游东寺,登王敦城以归。城并大江,气象宏敞。邑
出绿毛龟,就船卖者,不可胜数。将午,解舟,过三山矶。矶上新作龙祠。有道人半醉立
藓崖峭绝处,下观行舟,望之使人寒心,亦奇士也。江中江豚十数,出没,色或黑或黄,俄
又有物长数尺,色正赤,类大蜈蚣,奋首逆水而上,激水高三二尺,殊可畏也。宿过道口。
二十一日,过繁昌县,南唐所置,初隶宣城,及置太平州,复割隶焉。晚泊荻港,散
步堤上,游龙庙,有老道人守之,台州仙居县人。自言居此十年,日伐薪二束卖之以自给。
雨雪,则从人乞,未尝他营也。又至一庵,僧言隔港即铜陵界。远山崭然,临大江者,即
铜官山,太白所谓。我爱铜官乐,千年未拟还。是也。恨不一到。最后至凤凰山延禧观,
观废于兵烬者四十余年,近方兴葺。羽流五六人。观主陈廷瑞,婺州义乌县人,言此古青
华观也。有赵先生,荻港市中人,父卖茗,先生幼名王九,年十三,疾亟,父抱诣青华,愿
使入道。是夕,先生梦老人引之登高山,谓曰。我阴翁也。出柏枝啖之,及觉遂不火食。
后又梦前老人,教以天篆数百字,比觉,悉记不遗。太宗皇帝召见,度为道士,赐冠简,易
名自然,给装钱遣还,遂为观主。祥符间,再召至京师,赐紫衣,改青华额曰延禧。先生
恳求还山养母,得归,一日,无疾而逝。门人葬之山中,行半途,棺忽大重不可举。其母
曰。吾儿必有异。命发棺,果空无尸,惟剑履在耳。遂即其处葬之。今冢犹在,谓之剑
冢。自然,国史有传,大概与廷瑞言颇合,惟剑冢一事无之。荻港盖繁昌小墟市也。归舟
已夜矣。
二十二日,过大江,入丁家洲夹,复行大江。自离当涂,风日清美,波平如席,白云
青嶂,相远映带,终日如行图画,殊忘道途之劳也。过铜陵县不入。晚泊水洪口。江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