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8-集藏 -01-四库别集

547-高子遗书-明-高攀龙-第28页

粗迹上看更不足道独告子实有所见无善无不善尽是元妙须要总看他论性处识得他所认为性者杞桺谓他是个无雕琢的湍水谓他是个活泼泼的总是天生见成的如食色然生来便如此岂是人学得的这里着不得个善不善何处要人用其工夫仁义礼智不过世间几个好名目逼迫人做的反弄得人不自在了此所谓外铄也孟子则谓这个果然是天生见成的但不是这个没头没脑浑沌的物事他极有条理有典则你看他当恻隐便恻隐当羞恶便羞恶当辞让便辞让当是非便是非这便唤做仁义礼智不是别有个仁义礼智在外面强逼人做个好名目也由此观之只是这一件物事各人认得不同告子认是浑沌虚无的孟子认是仁义礼智的这一件是何物生是也心也是他性也是他情也是他才也是他若认是浑沌虚无的便见是无善无不善一直还他浑沌虚无便了不须思不须求不须尽其才所谓不可与入尧舜之道者此也若认是个仁义礼智的便见是善便须思便须求便须尽其才所谓人皆可以为尧舜者此也试看物则秉彝岂不是善岂不是天生见成的这个生孟子告子同在发出来处看但孟子妙处将恻隐等四者换却他食色便条理秩然圣学异端其分岐处只在毫牦间
○乃若其情三节 【戊午】
孟子拈出情字证性之善拈出才字证性之无不善固矣然人之为不善毕竟从何而来为即才也非才之罪是谁之罪与曰不思之罪也思非今人泛然思虑之思是反观也吾辈试自反观此中空空洞洞不见一物即性体也告子便认作无善无不善不知此乃仁义礼智也何者当无感时故见其无及感物而动便有恻隐等四者出来何善如之随顺他天然本色应付去何善如之故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可以为善者乃才也若不思则人是蠢然一物信着耳目口鼻四肢逐物而去仁义礼智之才皆为耳目口鼻四肢之用才非性之才则为不善岂才之罪耶然则如何为尽其才曰只于四端知皆扩而充之
○富岁子弟多赖章 【甲寅】
此章吃紧在圣人与我同类者一句凡同类者无不相似常人与圣人相似在何处只一点心之同然处也然心之所同然不是轻易说得的只看口之于味必须易牙之味天下方同耳之于声必须师旷之音天下方同目之于色必须子都之姣天下方向不然毕竟有然者有不然者说不得同嗜同听同美也心之理义何以见得天下同然须是悦心者方是即如今人说一句话处一件事到十分妥当的方人人同然稍有不到便不尽同所以理必曰穷理义必曰精义不到那至处唤不得理义不足以悦心不足以同于天下夫人所以易于陷溺其心者何故只缘无悦心之物故外物皆得胜之而牵引万端若到得自家悦心处人心同然处便是圣人所先得处此是凡圣对针合缝更无毛发差池孟子所谓性善所谓人皆可为尧舜俱在此处认取此处下手也
○牛山之木章 【乙丣】
从古圣人未曾说气至孟子始说浩然之气始说夜气最为吃紧何也天地间浑然一气而已张子所谓虚空即气是也此是至虚至灵有条有理的以其至虚至灵在人即为心以其有条有理在人即为性澄之则清便为理淆之则浊便为欲理便是存主于中的欲便是梏亡于外的如何能澄之使清一是天道自然之养夜气是也一是人道当然之养操存是也操者何志也志帅气者也操存愈固夜气愈清夜气愈清操存愈固此是天人相合处平旦几希正见道心之微操存舍亡正见人心之危若养之纯熟莫知其乡之心便是仁义良心更无出入可言仁义良心便是浩然之气亦无昼夜之别矣
○虽存乎仁者节 【己未】
孟子养气章以集义生气是气生于心也此章以夜气存心是心存于气也然则气与心何以别之天地间充塞无间者惟气而已在天则为气在人则为心气之精灵为心心之充塞为气非有二也心正则气清气清则心正亦非有二也孟子说不动心工夫在养气说养气工夫在持志持其志便不梏于物是终日常息也常人无终日之功须假终夜之息夜气者气以夜而息息至平旦稍稍清明故曰平旦之气梏之反复则终夜不足以息之故曰夜气不足以存然则息之义大矣哉气息则清气清则为仁义良心心存则为浩然正气也今人以呼吸为息大谬矣息者止息也万念营营一齐止息胷中不着丝毫是之谓息真能持志集义者自能通乎昼夜而息也
○仁人心也章 【癸丑】
世上人说着心谁不晓得终日思量算计的便是孟子说这个不是心仁人心也说着路谁不晓得终日行来行去的便是孟子说这个不是路义人路也世人个个晓得路孟子看来却个个舍其路而不由世人个个晓得心孟子看来却个个放其心而不知求然则动步就是差的动念就是差的迷昧颠倒至死后已岂不哀哉人有鸡犬放无有不知求者做一个人只有这一个心却放而不知求何耶不知求者不知其放也他一个身子随着世间滚去饮便思食渴便思饮见色逐色闻声逐声终日营营非名即利何处觉得有甚放心所以全要学问学问才晓得有这心才晓得这个心放不放如何为放不仁便是放如何为仁不放便是仁曰然则这思量算计的是何物曰这就是心只缘放了放如流放窜殛之放必有个安置所在或在声色或在名利才知得放便在这里所以曰不知求者不知其放也才知便是求才求便是仁故曰我欲仁斯仁至心一仁这终日行走的便是义非别有路也只这些关捩子圣凡相去直如霄壤可畏哉
○徐行后长节 【丁巳】
此是孟夫子指示人为尧舜的诀法至显而易知又至微而难察至简而易入又易失而难久非细心密意在日用炼习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