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8-集藏 -02-文总集-

13-文选-南朝梁-萧统-第633页

字。案:此尤校补也。
  注「尚书璇玑玉钤曰」 案:「玉」字不当有。各本皆衍。
  注「制作六经洪业」 陈云下脱「也」字,是也。各本皆脱。
  注「世祖立皇太子长楸」 何校「楸」改「懋」,陈同。各本皆误。
  跨掩昌姬 袁本、茶陵本「掩」作「蹍」。案:善注无明文可考,二本不着校语,或同五臣作「蹍」,但必当有音,今盖注不全也。二本「蹍」下有「女展」。
  注「帝王子弟」 案:「帝」上当有「高」字。各本皆脱。
  注「秦后太子来仕」 何校云「太」字衍,陈同。各本皆衍。
  注「王仕于晋也」 何校「王」改「来」,陈同,是也。各本皆误。
  注「若稽古帝尧」 案:「若」上当有「粤」字。各本皆误。
  注「谯周考史曰」 陈云「考史」当作「古史考」,是也。各本皆误。
  注「薖饥意」 袁本、茶陵本无此三字。案:此尤校添也。
  注「后汉贾琮为冀州刺史车垂赤帷而行及至州自言曰」 袁本作「范晔后汉书曰贾琮为冀州刺史琮之部升车言曰」,是也。茶陵本幷入五臣,与此同,皆非。
  注「何反垂帷裳」 袁本「何」下有「有」字,是也。茶陵本与此同,非。
  注「为嫖姚校尉」 案:此有误也。正文作「彯摇」,与注不相应。考史记作「剽姚」,汉书作「票姚」,服虔音「飘摇」,师古曰「荀悦汉纪作票鹞」,字皆不作「嫖」。疑此注善引汉书自作「票姚」,其下或幷引服音,且有「彯摇」与「票姚」异同之注而不全。
  注「丁白为武猛校尉」 何校「白」改「原」,陈同,是也。各本皆误。范蔚宗书何进传有,其证矣。
  注「百姓皆安」 袁本、茶陵本皆作「遂」,是也。
  注「杜氏幽求子曰」下至「有竹马之欢」 袁本、茶陵本无此二十二字。案:二本因善同五臣而节去也,有者是。
  注「东越侮食」 袁本「侮」作「海」。案:「海」字当是也。详注意,上句当云「古本作海食」,而引此以解之。其上作「晦」,下作「侮」,不相应,皆讹字,唯袁此一字未误也。至于「侮食」,在「古本」之上已解讫矣。茶陵本作「侮」,误与此同。今本周书亦作「侮食」,又非善所见。困学纪闻讥元长用之,皆就今本文选、今本周书而言,似未深得其理。
  注「盖闻天子之收夷狄也」 袁本、茶陵本「收」作「牧」,是也。
  匦牍相寻 陈云据注「牍」当作「椟」。案:各本所见皆误。
  注「礼记逸礼曰」 袁本无下「礼」字,茶陵本有。案:此似当作「逸礼记曰」。各本皆误。
  注「孔子丘述三五之法」 案:「子」字不当有,各本皆衍。
  注「誉犹豫古字通」 案:「犹」当作「与」。各本皆误。
  注「十洲记曰」 何云「十洲记」或是「丹阳记」。陈云书名疑有误。案:何、陈所校皆未是也,「洲」当作「州」,说已见前。
  注「齐有天子」 案:「子」当作「下」。各本皆误。
  注「名曰风凉」 案:「风凉」当作「凉风」。各本皆误。「凉风」见淮南地形训,卽离骚之「阆风」。史记「惠王阆」,索隐云「系本名毋凉」,是「凉」、「阆」通用也。
  注「周礼曰以土圭之法」下至「纬星也」 茶陵本无此三十九字,袁本此节注幷入五臣,皆非也。尤所见是。
  秩秩斯干 袁本「斯干」下有校语,善作「清千」。茶陵本无校语。案:袁所见误也。
  金瓟在席 袁本、茶陵本「瓟」作「匏」。案:善引礼记为注,「匏」字是也。「瓟」虽「匏」之别体,但元长用此,未见其证。
  钥动邠诗 何校「邠」改「豳」。案:所改未是也。善引周礼为注字作「豳」,故何据之。考北征赋「息郇邠之邑乡」,善引汉书「豳乡」而云「豳」与「邠」同。西征赋「化流岐豳」,善注引史记「立国于邠」而云「邠」与「豳」同。此注或未全,袁、茶陵二本正文「邠」下有「豳」字,未必非割裂善注而为之也。
  注「取竹嶰谷」 案:此有误也。下引孟康「解脱也」,不得此作「嶰」,与之不相应。考汉书作「解」,颜引孟注而云「一说昆仑之北谷名也」。晋灼曰:「谷名是也。」元长以之与「弇州」偶句,正从谷名之说,与孟迥别。广雅释山曰:「嶰,谷也。」刘渊林吴都赋注曰:「嶰谷,昆仑北谷也。」字皆作「嶰」。此正文亦必然。由是推之,善注此作「解」,引孟注,末当幷引一说,且有「解」、「嶰」异同之注,乃为可通。今各本皆脱误。无以订之矣。
  王文宪集序
  任彦升
  公讳俭,字仲宝,琅邪临沂鱼依人也。萧子显齐书曰:王俭,字仲宝。其先自秦至宋,国史家谍待协详焉。琅邪王氏录曰:王氏之先出自周王子晋。秦有王翦、王离,世为名将。七略曰:子云家谍,言以甘露元年生也。晋中兴以来,六世名德,海内冠冕。晋中兴书曰:王祥弟览生导,导生洽,洽生珣,珣生昙首。沈约宋书曰:王僧绰,昙首长子,遇害,子俭嗣。晋中兴书,庾冰疏曰: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