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8-集藏 -02-文总集-

21-晚清文选--郑振铎-第189页

正义》,申演其说,不知何据,殊未可臆断矣。至其见十《史传》、《隋唐志》而复见于宋以后著录者,《宋志》最夥,然多不传于今。其传于今者庾蔚之《礼论钞》、崔灵恩《三礼义宗》两书,马作吾辑本各得三卷,又非全帙。其全帙具存者,惟四库著录之《皇侃论语疏》十卷,然亦失而复得之本也。至若庾蔚之丧服要记,杜君卿载入《通典》,太叔《求诗谱注》,本欧阳公得诸绛州,刘《易义》,张皋文揖入别录,刘炫规杜,邵氏瑛为之持平。其余散见李氏《周易集解》,陆氏《经典释文》及孔贾各疏者尚夥,残膏剩馥,亦复沾溉靡穷,在嗜古者搜采而已。此南北朝人所著经注经说之大略也。夫所著各书,即可考见当时宗派之得失。故王光禄《蛾术编》颇有论列。然其书既已不存,惟是搜剔佚文,议论长短,未见其然,兹故略焉。是为考。
○拟汇刊宋人及国朝人补历代史表志序
昔刘知几《史通》述史有六家,而归于二体。然编年一体,匪无作者,而相沿正史,独用马班旧式。窃尝以为疑。反复思之,乃知纪传可以赅编年,而编年不能赅纪传。何言之?《史》《汉》首本纪,本纪即《史》《汉》中之编年也。若其举一朝之将相除拜封爵袭替,而丝联绳贯以为之表,罗一代之典章制度,而使之各具本末,以为之志,则其开帙厘然,有胜于编年家者。是则编年家之所短,而《史》《汉》之所长矣。独怪后之作史者,能取法《史》《汉》,而仍舍《史》《汉》之所长。如陈寿李延寿书,皆无表志,沈约萧子显魏收书、及唐初所修各史,皆有志无表。《旧唐书·五代史》亦如之。其有志有表者,又或详略失宜,读史者病焉。宋时丰城熊氏始有补史之书。爰及我朝,作者尤盛。方今粤东书局又有校补吏志之议,卷轴增益,正未可量,而先出者,转已有散佚之患。兹荟萃各种,都为一编,既以广其流传,亦使究心史籍者,无零星购觅之难也。嗟乎!以当时所阙略,而出于后人之补苴,其为益已也浅,顾开帙厘然,读史者宝之矣。辄用龙门叙传例,列其目如左。
西汉郡国兵制,孟坚附入刑法志,京师卫士,见于百官表,不立兵志,非疏阙也。钱氏搜采本书,使散者毕萃,虽云借抒胸臆,于史学亦有功矣。录钱文季《补汉兵志》一卷。
吏之无表,自后汉始,不知《东观记》,及谢承司马彪诸书,固如是耶?要之,蔚宗有不得辞其咎者。丰城补史之堂所由起也。录熊广居《补后汉书年表》十卷。
自蔚宗作俑,继起者因之。故十七史自史汉外,惟《新唐书》有表,余盖阙如。四明万氏悉为补撰。娲皇之石,厥功伟矣!录万季野《历代史表》五十九卷。
熊丰城书善矣,然海昏不其寿亭各条,四库纠之。后有作者,削其瑕疵,摭其未备。以成一书,抑亦丰城之功臣也!录钱可庐《后汉书补表》八卷。
魏收作《魏书》,立官氏志,托克托修金史,立部族表。有元起自北方,宜同斯例,而史臣阙焉。是安可以不补?录钱竹汀《元史氏族表》三卷。
竹汀别有《元史橐》百卷,可庐别有《后汉郡国令长考》一卷,意其各有专精,与汉圣唐鉴公媲美无难也。况艺文一门,尤钱氏的所究心者。录竹汀《补元史艺文志》四卷,可庐《补续汉艺文志》二卷。
目录之学,史志最要。然汉隋唐宋五书外,无志此者。今所采集与钱氏弟兄书相先后。录倪士《补辽金元艺文志》一卷,侯君谟《补后汉艺文志》四卷、《三国艺文志》四卷。
崔鸿作《十六国春秋》,并为年表,今久佚矣。而后之作者,复有斯制。以司马子长《十二诸侯六国年表》,及《秦楚之际月表》例之,虽补入《晋书》可也。录张庭硕《十六国年表》一卷。
自汉以来言地理者宗班志,司马彪续《汉志》差可继武。嗣后群雄纠纷,疆域割裂,志之也愈难,而志之者之疏且阙也弥甚,有能究心于此,而为其所难,岂不可珍也哉!录洪稚存《三国疆域志》二卷,《东晋疆域志》四卷,《十六国疆域志》十六卷。
正史未有志僭伪疆域之例,稚存十六国一种,固不可以补入《晋书》,然为其所难,正于僭伪蜂起时见之,有未可以常例拘者。故因稚存书,并录徐仲圃《东晋南北朝舆地表》若干卷,刘孟瞻《楚汉诸侯疆域志》一卷。
今《隋书》十志,乃梁陈齐周隋五代史志,史通古今,正史篇可证,则谓《梁书》无地理志不可也。然《晋书》有地理志,而稚存东晋一种,史学家珍之,况梁固未有专志乎?录洪子龄《梁疆域志》八卷。
郝冀公续《后汉书》,有职官录,然杂采《史记》、《前、后汉书》、《晋书》之文,纪载冗沓,未可据为三国典要。况班书《百官表》,实承《史记·将相大臣年表》之例,后世史臣但为之志,失初意矣。录子龄《三国职官表》三卷。
李延寿《南·北史》无表志,然沈约萧子显魏收及唐之史臣,既各为之志矣,则志固可以不补,而表则必当补者也。录周两塍《南北史表》六卷。
尝怪司马彪志舆服,沈约萧子显志符瑞,祥瑞而食货兵刑之大阙焉,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