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8-集藏 -02-文总集-

21-晚清文选--郑振铎-第227页

者五六年。进读彼所谓性理格致之书。又一二年,而后于彼国一切书籍,庶几贯穿融洽,怡然理顺,涣然冰释。遂与汉文无异。前者郭侍郎出使,随往英法。暇时因举曩所习者,在法国考院,与考其文字格致两科,而幸获焉。又进与考律师之选,政治之选,出使之选,亦皆获焉。曾拟将诸国政教之源流,律例之同异,以及教养之道,制用之经,古今沿革之凡,货财敛散之故,译为一书。而为事拘牵,志未得遂。近复为世诟忌,摈斥家居。幸有暇日,得以重理旧业。今也倭氛不靖,而外御无策。盖无人不追悔于海禁初开之后,士大夫中能有一二人深知外洋之情实,而早为之变计者,当不至有今日也。余也蒿目时艰,窃谓中国急宜创设翻译书院。爰不惜笔墨,既缕陈译书之难易得失于左,复将书院条目,与书院课程,胪陈于右。倘士大夫有志世道者,见而心许,采择而行之,则中国幸甚!
一、翻译书院之设,专以造就译才为主。诸生之入院者,拟选分两班。一选已晓英文或法文,年近二十,而姿质在中人以上者十余名入院校,其所造英法文之浅深,酌量补读,而日译新事数篇,以为工课。加读汉文,如唐宋诸家之文,而上及周秦汉诸子,日课论说,务求其辞之达,而理之举。如是者一年,即可从事翻译。而行文可免壅滞艰涩之弊。
一、选长于汉文,年近二十,而天姿绝人者,亦十余名。每日限时课读英法文字,上及辣丁希腊语言。果能工课不辍,用志不纷,而又得循循善诱者为之指示。不过二年,洋文即可通晓。然后肆力于翻译,收效必速。盖先通汉文,后读洋文,事半功倍。为其文理无间,中外所异者,事物之称名耳。
一、拟请一兼通汉文洋文之人,为书院监理,并充洋文教习。凡诸生应读洋文书籍,与每日译书课程,皆其派定。应译之书,亦其择选。而考校诸生之勤惰进退,及学有成效与否,胥责成焉。
一、拟请长于古文词者四五人,专为润色已译之书,并充汉文教习,改削论说,暇时商定所译名目,必取雅驯,不戾于今,而有征于古者,一一编录。即可为同文字典底本。又拟雇用书手五六名,以备抄录。
一院中有执事者,必须常川住院。诸生则旬日休沐一次,准假,岁无过一月。岁终,诸生勤惰,由监理禀报,批饬榜示。
一、应译之事,拟分三类。其一为各国之时政。外洋诸国内治之政,如上下议院之立言,各国交涉之件,如各国外部往来信札,新议条款,信使公会之议,其原文皆有专报。此须随到随译,按旬印报。书院初设,即应举办者也。其二为居官者考订之书。如行政治军,生财交邻诸大端,所必需者也。为书甚繁。今姑举其尤。当译者数种。如罗马律,要为诸国定律之祖,诸国律例异同,诸国商律考异,民主与君主经国之经,山林渔泽之政,邮电铁轨之政,公法例案,备载一切交涉事件原委,条约集成,自古迄今,宇下各国,凡有条约,无不具载,其为卷甚富。译成约可三四百卷。东方领事便览,生财经权之学,国债消长,银行体用,万舆集成,凡五洲险要,皆有详图。为图三千余幅。乃舆图中最为详备之书。罗马总王责撒尔行军日记,法王那波伦第一行军日记。此两王者,西人称为古今绝无仅有之将材。所载攻守之法,至为详备。他书应译者,不可胜记。而诸书类皆英法文字。择其善者译之。开院后一年,其已通洋文诸生,即可将前书分课翻译。二年后,新读洋文诸生,亦可助译。则出书自易。其三为外洋学馆应读之书,应次第译成。于彼国之事,方有根柢。如万国史乘,历代兴废,政教相涉之源,又算法几何,八线重学,热光声电,与夫飞潜动植,金石之学,性理格致之书,皆择其尤要而可资讨论者,列为逐日课程。一二年后,即派诸生更译,附旬报印送,以资观览焉。
一、书院中拟设书楼。除初设时已购中外书籍外,新出者应随时添购。其书籍必派人专司,日时启闭。每月按簿查点。其初应购之书值约数千。每岁添费数百金,可以补其未备。
一、一二年后,拟于院中自备活字板一副,雇刻工之精于刻图者数名。其初译件不多,可倩书坊代印。
一、书院房屋,总宜宽敞整洁。其居地宜附近通商口岸。取其传递便捷,消息灵通。而外洋各报纸,公司船随到随送,则可分译,不致稽留。
一、书院费用,皆有定额。拟派一支应者,专司出入,按月呈报。至书院内各项额外开支,皆宜预筹经费,按年拨给,以为书院立不拔之基焉。
☆王韬○补起废药痼议
今天下有三大病,而上下皆晏然而莫知。此乱之所以日亟也。迄今不治,其病日深,将至于不可救。昔扁鹊见齐桓公,始而请治,继而骇,终而却走远去。何则?以求治不早,后虽欲治之无术也。天下事至今日几于溃败决裂,而在位者方且相与因循怠玩,粉饰铺张,以求掩天下耳目。呜呼,是亦难矣!此贾生之所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也。夫讳病而不延医,此危道也。由其外观之,若甚无事,而其内已岌岌不可终日。今日之病,何以异是。然则,治其可缓乎?
何谓三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