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泉本随他,佛愿在润物。
谁知在山清,无营复无欲。
余九妹蓉函最赏此诗,以为抚今追昔,即景生情,字字自然,而悉如生铁铸就。不但他地他时不能假借,即他儿女亦不能移用。此园本可传,有此诗乃愈增色矣。《随园诗话》称:“雁荡山观音洞中,有前明按察使刘允升偕二女成仙于此,今大士座旁塑造并二女甚美,余低回久之,因作口号”云云,其说颇无稽。余《游雁荡诗》中曾辟之,筠如和余韵云:
最笑刘家父女痴,空山苦守观音帐。
非仙非释定何物,踪迹如斯岂倜傥。
读者皆叹其韵脚之工,余直以“笔挟风霜,语无枝叶”八字评之。
梁兰台
余次女兰台,字寿研,归国学生邱藜光。随侍桂林时,亦与筠如、婉蕙等分日作诗课。值庭中杜鹃花盛开,首课即以此命题。余首唱五古一首,闺中和者颇多。寿研独曰:“我初学诗,不谙五古音节,但作七律以献。”云:
分自天台异种香,缤纷桂岭趁韶光。
风风雨雨都无损,叶叶花花正恰当。
不向山程催过客,却来官舍领群芳(诗课首出此题)。
只因花鸟名同美,引得诗人兴欲狂。
寿研作诗最刻苦,而此五十六字乃脱口而出。惜所不多,盖不甚注意于诗也。
杨渼皋
余三子妇杨渼皋,字婉蕙,为竹圃方伯之女。竹圃口不称诗,但授以书义,故婉蕙少不知有声韵之学。迨归余三子恭辰时,恭儿方习举子业,亦不暇言诗,而余同堂妹蓉函,好作诗而工,婉蕙喜从之游。适余长女筠如、次女寿研方学为诗,遂相约受业,请题为课,而婉蕙骤有所解。女红酒食之隙,舟车侍游之余,复随题有作,数年间积至百数十首。婉蕙素善病,其于诗又好为苦吟,余常诫其以节思虑,养心性为要,而作者辄不能自休。喜其慧且勤也,遂亦听之。而婉蕙遂自次所作为《榕风楼诗存》矣。
竹圃素不喜闺秀之称诗,故于婉蕙所作,亦曾无轻与褒词。然阅到《过洞庭湖》句云:“白云尽处疑无地,青草环来别有湖。”则为之拍案激赏不去口,谓似此天然佳句,不能禁其不落纸矣。
婉蕙读书不多,而喜作考订典实题,每遇一题,不惜殚精瘁神,穷日夜为之。恭儿尝笑其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婉蕙不顾也。余在粤西获商爵一具,作长歌张之,和者遍远近,然缩手不敢下笔者亦多。婉蕙辄奋笔步韵为之,亦自斐然成章。诗云:
桂林城中出铜爵,谁家好古勤搜罗。
风尘阅世不知纪,忽逢赏识来摩挲。
安平判官购以献,高堂恰喜诗相磨(苏诗‘知君欲以诗相磨’)。
细辨款识定商制,何年至宝沦山阿。
絜量分寸非近器,双柱三趾平无颇。
只耳弯形泽可鉴,长脚下注如倾荷。
子孙父字剧古质,生砂活翠耀自佗。
子孙为父共作器,薛氏所释当无讹。
何期蛮荒有此宝,不数和弓与兑戈。
当时务光所制字,想见倒薤兼垂禾。
比年节楼庋铜鼓,宾僚铃阁赓载歌。
公馀雅集诂复订,但闻盛事鸣声和。
我初学诗如蚓窍,难题险韵费苦哦。
喜读韩公赋石鼓,此物更前千载多。
古瓦斋中拓眼福,才薄将如商爵何。
惟当谨持日介寿,坐晋高爵登銮坡。
婉蕙在桂林日,与常熟钱莲因夫人(守璞)游山赋诗,莲因为江南名族女,龙门巡司张骐之继室也。尝与婉蕙及余女筠如联为岁寒三友,才调相匹,意气相孚,唱和无虚日。莲因一日戏谓婉蕙曰:“君喜作典宾题,侧闻中丞新得赵子固《落水兰亭》卷,有诗志喜,其头绪颇繁重,君亦能效颦乎?”婉蕙素好强负气,乃殚两日夜之力,展卷中题跋尽读之,竟奋笔次韵云:
鉴赏名家世共传,《兰亭》特记永和年。
烟云曾被蛟龙攫,墨宾终难委逝川。
妙迹初观眼倍明,苏齐审定是先声。
褚临黄卷堪相匹,夜夜双虹贯月生。
元圃珠光聚满门,俨山篆印杂江村。
祗今眼福拈毫记,倒尽金壶墨汁痕。
少时握管苦冥搜,最喜簪药帖仿瓯。
今日果窥真定武,墨池便拟托千秋。
莲因再三诵之,为之咋舌曰:“吾甘敛手相让矣。”
婉蕙随宦温州,与丁芝仙夫人(善仪)交称莫逆。芝仙为永嘉令杨炳继室,才名久着。时余女筠如自浦城来省视,亦一见如故,每春日约同城内外踏青近游,辄有诗。芝仙本诗媛,婉蕙与筠如喜与之角胜。余谓东瓯风雅,近甚寥寂,而忽得女士以张之,亦一时之胜缘。如婉蕙《江山寺》、《揖峰亭》二律特佳,将来定可入《东瓯诗话》也。芝仙《招同泛舟游江心寺》云:
乍寻霞洞最高头(前三日曾招游飞霞洞),又泛江心画里舟。
诗境由来重孤屿,灵山长此砥中流。
万里海气平栏出,一派城阴入镜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