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8-集藏 -03-诗话

14-偷闲庐诗话--杨香池-第19页

山》诗,则罕有人知,并罕知有翼叔其人。噫!学士文人,才智不得见用于世,始奇之吟咏。如翼叔者,奇士也,佳章妙句,且沈埋无传。是诗人亦有幸有不幸耶?抑为地域所限耶?然而翼叔不过边野诗人之一耳,其不幸如翼叔者,吾不知凡几矣。
丙寅秋多雨歉收,且值巾匪作乱,陷永昌、腾冲、龙陵等县,一时声势浩大。复率众沿江而下,顺宁民团抗御之,亦屡败。城将陷,幸省军至,转危为安,然顺境北部居民已大受蹂躏矣。时余避乱东山,曾感赋五言一律,虽曰遣怀,亦纪实之作也。诗云:“愁云生凤岭,连日雨霏霏。岁歉米珠贵,兵荒民命微。江心涛怒吼,城北血横飞。顾我离家久,何时始得归?”
诗有类行文之注重点题者,如洱源杨凤池先生《咏寄山》云:“无数客从山下过,可将行乐悟浮生。”古诗云:“人生如寄,多忧何为。”诗用行乐,点出题意。先生名淳,清乾隆时人,著有《写其真斋诗稿。下老鹰崖》云:“处世不嫌平,登山不畏险。险者可使平,履平常思险。我夙抱此心,共证者其鲜。适下老鹰崖,于怀复辗转。”妙有解悟。《谒岳武穆墓》颈联云:“天心已不回南渡,家树犹能阻北风。”亦属典切。
李允元先生《咏唐梅》诗云:“历宋元明春不老,饱风霜雪干常新。”笔老气古,格调同梅可并传矣。
陈小圃先生《戒幢寺西园放生池》诗云:“子产舍生鱼,当时未有佛。庄周活涸鲋,亦非持戒律。仁者用其心,大抵能及物。何必菩萨肠,乃具好生德。矧以义济仁,有生必有杀。徒守放生旨,五行无火烈。徒守放生旨,四时无秋肃。可以赦樗梁,何以铲荆棘?可以致麟凤,何以驱也蝎?害仁固不可,害义岂为得!我习儒家言,不取浮屠说。今来坐池上,清波漾亭阁。莫辨谁是非,但忻热脑逻。宛在濠濮间,非鱼知鱼乐。”圣贤之心,见道之语。
民国六年,予与郑嗣侨、杨午亭组织一诗文讨论社,社友为李衢仙、杨桂五、杨友鹤、龚子云、计小泉、陈上之、蔡镜堂、施为善、王济川。每星期讨论一次,集有诗文一厚册,其中以诗为尤多。三年前,宗佑民、赵子仁、王介三诸君,复组织《文艺月刊》社,推余主稿。幸得嗣侨、镜泉、佑民、润之、子仁、子愚、树民相助编理,尚能如期出版。将刊发第八期,因印费支绌,遂停止。犹忆社中人亦多能诗者,他日有暇,当搜集前后两社社友之诗,合而刊之,以志翰墨之缘。
吴趼人(沃尧),广东南海县人。博学能诗,其著《二十年目赌之怪现状》一书,揭破清末政治黑幕,钢砭社会恶习,且处处表现其思想清明,人品高洁,诚旧小说之有价值者。录其《题苏武牧羊图》云:“雪地冰天且耐寒,头颅虽白寸心丹。眼前多少匈奴辈,等作群羊一例看。”慧心别具,寄托遥深。且以豪壮语咏失意事,才识襟怀,尤为特出。
诗之美恶,由何辨之?日美者蜜,恶者蜡。
作诗如呜琴,须弦外有音;又如赌棋,着力不可在近而宜在远;如作书,贵乎锋藏气敛;又如作画,既不失真,而又生动,始妙。
得美妙之诗读之,如闻雅乐,使人悠然神往;如饮醇醪,使人酩然心醉。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诗而刻意为之,反失天趣。
观人论世,宜有眼光。若徒以目前之成败论人,非浅见即挟私也,何可据以为凭耶!白居易诗云:“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假使当年身便死,两人真伪有谁知?”
重山曲水,多生妙景。此诗文所以亦有堆叠之法、深曲之笔也。
清代官秩之微,莫如学官,故俗有“芝麻官”之呼。或又呼为“豆腐官”者,则因其俸薄,不能当购肉吃,而多以豆腐佐膳耳。杨迥楼先生有句云:“芭蕉叶大遮官衙,菜子花黄上废台。”盖其任学官时所作也。蕉叶而遮官衙,菜花而上废台,益显其署小地荒,宫况清苦。诗之善于烘托者,此类是也。
“满斟碧酒泛菖蒲,先醉婆婆后小姑。婆醉有侬侬有胥,小姑醉煞倩谁扶?”此清代无名氏女诗人《午日》诗也。天真浪漫,语态憨狂,趣极。
郑板桥诗云:“衙斋卧听潇潇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最关情。”陈苌诗云:“山行风暖落花轻,雨过田间野水鸣。自笑微官如布谷,年年三月劝春耕。”一知爱民,一知重农,俱不失为好官。民国以来,居官如此者,有其人否?
学诗无他妙法,惟在多读、多悟而已。盖读而能悟,始得诗之趣味。随时随地,便能触动灵机,感发成诗。袁随园《遣兴》诗云:“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师。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都为绝妙词。”可以悟矣。
诗有对景物而起欢心者,“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归来笑梅花笑,春在枝头已十分”。诗有对景物而起怨情者,如“不阻游蜂阻词客,人间无赖是红墙”,“一样东风分厚薄,梅花吹老杏花香”。
钮稼仙《题黄夫人寄杨升庵诗》有“万里梦生还”之句,沈归愚以为蜀中距滇无万里,易为“两地梦生还”。似此拘泥,则李白之“又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如雪”及“千里江陵一日还”等句,不亦应当改易乎?
诗人狂放不羁,逞意而谈,故诗句多具有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