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8-集藏 -03-诗话

16-光宣诗坛点将录--汪国垣-第6页

矣,是为诗史。涛园之言如是尔。(涛园《题崦楼遗稿》云:“人之有诗,犹国之有史。国虽板荡。不可无史。人虽流离,不可无诗。”崦楼名鹊应,字孟雅,瑜庆女,林暾谷妻。)
异代相知野史亭,燎原终感是星星。平生自有征南癖,秘记金銮绝可听。
爱苍名父之子,熟于《左》史。其诗结束精严,尤多名作,其小序可备掌故。
(沈瑜庆,字爱苍,号涛园,葆祯子。光绪乙酉举人,官至贵州巡抚。民国七年卒,年六十一。有《涛园集》。)
(附)论近代诗家绝句 章士钊
心非庙议弃河湟(指台澎),烟柳斜阳总断肠。四十一年心事了,未须亲见复余皇。(君集中《余皇篇》,伤割台也。)
烂熟征南著癖书,一生大义力匡扶。传家少许儒酸气,可奈诸孙媚贾胡。(儒酸二宇本郑苏戡怀沈文肃诗。)
天究星没遮拦穆弘 杨增荦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看花回,羯鼓催。江东菰芦中,生此奇才。
诗学江西又一奇(遗山)句,泉明襟抱辋川辞。都官正字无偏嗜,始信多师是汝师。
昀谷诗,冲澹处似泉明,高秀处似右丞。其风骨峻峭之作,又时与文与可、饶倚松为近。在京师时,诗名甚盛,晚耽禅悦,尤多名理。
昀谷老人乙丑八月曾过余宣南寓庐,写示其《重阳》一首,云:“僻巷┢巢人迹稀,中秋已过重阳来。佳节不应废登眺,老夫况未到衰颓。乍风乍雨坚闭户,非病非愁慵举杯。一事闲中差快意,诗成盆菊一齐开。”兴象极好,不知遗集(排印本)何以未收。今原迹尚存箧衍,遂录存于此。
(杨增荦,字昀谷,新建人。光绪戊戌进士,官四川候补知府。民国二十二年卒,年七十四。有《杨昀谷先生遗诗》。)
马军小彪将兼远探出哨头领一十六员
地煞星镇三山黄信 黄节
一重一掩吾肺腑。定君诗,拈杜语。
平生志业具于是,斯语晦闻哀有余。(晦闻乞张孟劬序其《蒹葭楼诗》,曰:“平生之志与业,略具于是。子其为我序之。”)浊不同流清若此,生无可议死何如?七言突遇彭城笔,五斗终归栗里居。毕竟君诗工在律,散原翁论正非虚。(散原丈评君诗,谓:“卷中七律疑尤胜,效古而莫寻辙迹。必欲比类,于后山为近,然有过之,无不及也。”──程康《题蒹葭楼诗》)
别去蒹葭几见霜,萧斋茗碗费平章。宣南旧梦依稀在,每诵君诗一断肠。
晦闻刻意学后山,语多凄婉。尝刻小印,文曰:后山而后。
(黄节,字晦闻,顺德人。民国二十四年卒,年六十二。有《蒹葭楼诗》。)
地勇星病尉迟孙立 俞明震 一作王存
面而黄,鞭则钢。硬弓快马祝家庄。
陇头黄雾不成春,如见周涕泪人。七字吟成心万转,一廛冀作太平民。
恪士诗在柳州、简斋之间,纪行诗尤多可诵。尝言:“诗人非有宏抱远识,必无佳构。”颇为至论。诗见道语极多,王冬饮乃颇訾之,立论固不必强同也。
(俞明震,字恪士,号觚庵,山阴人。官至甘肃提学使,民国任肃政使。民国七年卒,年五十九。有《觚庵诗》)
(附)论近代诗家绝句 章士钊
学剑学书都误了,穷边归后我来前。诗情却在无声表,妙写长河落日圆。(师为余说诗,以手作势如此。)
诗人相见此堂堂,故国山河泪几行。半晌无言下楼去,舅甥师弟各苍凉。(癸卯春,师访外舅于吾沪寓楼上,情状如此。时外舅病笃,唯呼恪士二字,余不能言,流涕而已。)
地杰星丑郡马宣赞 张佩纶 一作吴观礼
舞刀迎,战花荣。
几年关塞忆累臣,热泪如潮意苦辛。堪笑平生王霸学,却从诗笔见轮。
相府怜才式好逑,王家作弼定伊周。谁知今日张张口,换取当年柳柳州。
(千帆谨按:二首属张篑斋。)
西征幕府滞高才,邻女王孙意自哀。万里衡云梗胸臆,婿乡南望首频回。
太息圭庵不假年,故人投老见诗篇。宣南秋夜虫声急,一老灯前说往贤。
(千帆谨按:二首属吴圭庵。)
篑斋诗才力富健,使事稳切。获谴以后,凄婉之语,使人不欢,所谓愁苦之音易好也。篑斋为合肥相国所赏拔,曾以其子妻之。仁和吴子亻隽,久佐左文襄戎幕,七载之间,徂征五省。与篑斋并同治辛未进士,同官翰林,倡和甚多。子亻隽诗宗唐贤,近体用杜法。陈弢庵极服之,曾手写其《圭庵诗录》,镂版行世。盖三人皆文字骨肉交也。
(吴观礼,字子亻隽,号圭庵,仁和人。同治辛未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有《圭庵诗录》。)
(附)论近代诗家绝句 章士钊
嘻嘻高高语寻常,才士从戎万里长。楚越一家夫子亻隽,化龙池畔黯神伤。(圭庵为何贞老女夫。寒家与何有连,得见圭庵缄札绝夥。化龙池,长沙南城何府。)
联翩三士壮同光,一蹶鸡笼羽翼伤。漫道玉关春不度,柳围亲折却堂堂。(三士者,张篑斋、陈弢庵与圭庵也。鸡笼之役,篑斋一蹶不振。圭庵佐左文襄平定新疆,功隐不彰,士论均惜之。“漫道玉关春不度”,用圭庵《送吴柳堂归皋兰》句。杨石泉赠文襄诗云:“亲栽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