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原作"楚国",据《摭言》改。《摭言》注:楚娘、闰娘,妓之尤者。
③《摭言》"耳边"作"时时"。
九○、杨汝士诗
杨汝士尚书,镇东川,其子〔知温〕①及第,汝士开筵,营妓咸集。汝士命人与绫一端,诗曰:"郎君得意正②青春,蜀国将军又不贫。一曲高歌绫③一匹,两头娘子拜④夫人。"(《总龟》前三)
案:此则出《摭言》卷三。
----------------
①《摭言》、《唐纪》有"知温"二字。
②《摭言》"正"作"及"。
③《摭言》、《唐纪》四十六、《全唐诗》十八"绫"作"红"。
④《摭言》、《唐纪》、《全唐诗》"拜"作"谢"。
九一、许洞赠潘阆诗
潘逍遥与许洞钱易为友,狂放不覊。尝作诗云:"散拽禅师来踘蹴,醉拖①游女上秋千。"此其自序之实也。后坐卢多逊党,亡命,捕之甚急,乃易姓名为僧,入中条山。许洞赠诗曰:"潘逍遥,平生志意②如天高。仰③天大笑无所惧,天公嗔尔口呶呶,罚教临老投④补衲,归中条。我愿中条山神镇长在,驱雷逐⑤电〔依前〕⑥赶出这⑦老怪。"后会赦,以四门助教招⑧之,送信州安置,复舞于市,曰:"出砒霜,价钱可,赢得拨灰兼弄火,畅杀我。"以此士人不齿,放弃终身。(《总龟》前三)
案:此则出《梦溪笔谈》二十五,亦见《中吴纪闻》一、《墨客挥犀》一。
----------------
①《梦溪笔谈》二十五"醉拖"作"乱抛",《墨客挥犀》"乱拖"。
②《梦溪笔谈》、《中吴纪闻》一"志意"作"才气"。
③《梦溪笔谈》、《墨客挥犀》、《中吴纪闻》"仰"作"倚"。
④《梦溪笔谈》、《墨客挥犀》、《中吴纪闻》、《宋纪》七"投"作"头"。
⑤《墨客挥犀》、《梦溪笔谈》、《中吴纪闻》、《宋纪》"逐"作"叱"。
⑥《宋纪》无此二字。
⑦《宋纪》"这"作"者"。
⑧《梦溪笔谈》"招"作"召"。
九二、杨允元未预曲宴诗
杨允元,〔年二十一岁〕,①为光禄寺丞,〔太宗极爱之〕。②三月后苑曲宴,未得贴职,不得与,以诗〔贴〕③寄馆中诸公曰:"闻说④宫花满鬓红,上林丝管侍重瞳。蓬莱咫尺无由⑤到,始信仙凡迥不同。"⑥诸公进呈,太宗讶有司不召,左右以未得贴职为奏。即日直集贤院,与晚宴。(《总龟》前四、《宋纪》五)
----------------
①《宋纪》无此语。
②《宋纪》无此语。
③"贴"字当衍,《渑水燕谈录》作"贻",但无"寄"字。
④《玉壶清话》、《渑水燕谈录》"说"作"戴"。
⑤《玉壶清话》、《渑水燕谈录》"由"作"因"。
⑥案:《渑水燕谈录》七、《玉壶清话》四均作杨亿诗。
九三、范杲献凯旋诗
太宗收并门,凯旋日,范杲①叩回銮,进诗曰:"千里版图来浙右,一声金鼓下河东。"赐一官。(《总龟》前四)
案:此则亦见《玉壶清话》卷二、《渑水燕谈录》卷七。
----------------
①"杲",《总龟》误作"果"。
九四、何蒙朔野云飞诗
宋①太宗征辽,师还,途中御制诗,有"銮舆临紫塞,朔野阵②云飞"之句。遂宁令何蒙③进《銮舆临塞赋》,《朔野云飞诗》,召对嘉赏,授赞善大夫。诗有"塞日穿痕断,边鸿④背影飞。缥缈浮⑤黄屋,阴沉护御衣"之句。(《总龟》前四)
案:此则见《玉壶清话》卷八。
----------------
①《诗话总龟》误作"唐"。
②《玉壶清话》"阵"作"冻"。
③"蒙",《总龟》误作"象",据《玉壶清话》改。
④《玉壶清话》"鸿"作"云"。
⑤《玉壶清话》"浮"作"随"。
九五、沈韬文思乡诗
吴越司宾使沈韬文,湖州人,有《游西湖》诗云:"□□□□□□□①,菰米蘋花似故乡。不是不归归未得,好风明月一思量。"武肃悯其思乡,授以湖州刺史。(《总龟》前四、王校《王五代》六、《郑五代》五)
案:《全五代诗》七十三引此则作《西清诗话》。
----------------
①首句缺。
九六、何涓潇湘赋
何涓,襄阳①人,少为《潇湘赋》,为时所称。潘纬以《古鉴》②诗著名。或曰:"潘纬十年吟《古鉴》,何涓一夜赋《潇湘》。"《零陵总记》载何涓《潇湘赋》云:"镜敛残色,霞披晓光。"亦无全篇。③(《总龟》前四、《乐趣》五)
案:此则出《摭言》卷十。
----------------
①《摭言》"襄阳"作"湘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