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8-集藏 -03-诗话

32-古今诗话-宋-李颀-第61页


  唐丞相马植〔弟固,武威太守。固弟西漂太守,二弟闻植〕①罢安南都护,又除黔南,不得意。维舟峡中古寺前,夜月如昼,见白衣人缓步堤上,吟曰:"栽竹为筒作笛吹,凤凰池上凤凰飞。劳公②更向黔南去,却是陶钧万类时。"历历可听。遣人寻访,已失之。后黔南去,再入为大理卿,迁刑部侍郎,判盐铁,遂大拜。(《总龟》前四十八)
案:此事出《本事诗》。
----------------
  ①《本事诗》无此数语。
  ②《本事诗》"公"作"君"。
四三五、献元载诗
  大历元①年,元载因早朝,有人献诗。载令左右收之,候入中书,着其人曰:"若不能读,请自诵一篇。"曰:"城东城西旧行②处,城里花飞③柳如絮。海燕衔泥欲下来,屋里无人却飞去。"吟毕不见,乃知其非人也。载后败,家破,妻被戮。(《总龟》前四十八)
案:此事出《玄怪录》。
----------------
  ①《玄怪录》"元"作"九"。
  ②《玄怪录》"行"作"居"。
  ③《玄怪录》"花飞柳"作"花飞乱"。
四三六、土偶吟诗
  冯翊夏阳县据大河,有冀河清彻可鉴。大和中,县尉赵生,一夕与同辈联步望月于冀泉上,忽有人貌甚黑,绿袍,自泉中出。徐吟曰:"夜月明皎皎,绿波空悠悠。"生且惊其水溺。明日生再游冀水,见庙中土偶人,被绿袍,视之,其貌乃昨日吟诗人也。(《总龟》前四十八)
四三七、青箱诗
  元和中有陆乔,①家于丹阳,居有池塘亭榭。一夕,有人叩门,急视,见一人仪状秀逸,自称曰沈约:"闻公雅好诗,故来奉谒。"既而呼左右曰:"召青箱来。"有一儿年可十岁。约曰:"此吾子也。欲使绍吾学,②故名青箱,然亦能诗,从吾与范仆射过台城,曾作《感旧诗》。"令讽之,曰:"六代旧山③川,兴亡④几百年。繁华今寂寞,朝市昔喧阗。夜月琉璃水,春风柳⑤色天。伤时为⑥怀古,垂泪国门前。"忽不见。(《总龟》前四十八)
案:此事见张读《宣室志》卷四。
----------------
  ①"乔",原作"桥",据《宣室志》改。
  ②"学",原怍"举",据《宣室志》改。
  ③《宣室志》"山"作"江"。
  ④"亡",原作"王",据《宣室志》改。
  ⑤《太平广记》三四三引《宣室志》"柳"作"卵"。
  ⑥《宣室地》"为"作"与"。
四三八、吴氏鬼诗
  唐燕士,晋昌人,隐于九华,晚步山下,见一白衣少年,闲步自若。曰:"涧水潺湲①声不绝,溪垅茫茫野花发。自来自去人不知,②归③时常对空山月。"归问里人,曰:"是吴④氏子,善诗,卒数年矣。"(《总龟》前四十八)
案:此事出《宣室志》卷六。又以上数则《总龟》均不注出处,以此数则后为《古今诗话》,又尚有一条不注出处者,即前48《湘灵鼓瑟诗》条,见《类说》本《古今诗话》,故疑此均《诗话》中文。
----------------
  ①《宣室志》"潺湲"作"潺潺"。
  ②《宣室志》"知"作"归"。
  ③《宣室志》"归"作"长"。
  ④《宣室志》"吴"作"胡";《太平广记》三四八引《宣室志》仍作"吴"。
四三九、句 始
  三字句,若"鼓咽咽,醉言归"之类。四字句,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之类。五字句,若"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之类。七字句,若"交交黄鸟止于棘"之类。其句法,皆起于三百五篇也。(《历代诗话》二甲集二)
案:王构《修辞鉴衡》一引此则作《古今总类诗话》。考《鉴衡》所引有称《古今诗话》者,有称《古今总类诗话》者,似非一书。
四四○、吕端钓鱼诗
  案:《总龟》前集一引《诗史·吕端钓鱼诗》条注云:"《古今诗话》谓正惠已作户部侍郎平章事。时吕文穆蒙正告老甚切,因此诗遂冠合席。"又案:此例亦见《诗史》。
四四一、僧题滕王阁诗
  案:《总龟》前十六引《雅言杂载》称:"洪州西山与滕王阁相对,过客多留诗。有僧览之,告郡守曰:'诗无佳者,何不去之?'。守愕然曰:'能作佳句乎?'因为诗曰:'洪州太白方,积翠倚穹苍。几夜碍新月,①半江无夕阳'。"注云:"《古今诗话》此陈文亮诗,亮因天下既定,作诗云:'草铺春□阔,兵偃塞垣叅'。或谓陈希夷作。"考此事亦见《中山诗话》。《古今诗话》所据当亦出《中山诗话》也。
----------------
  ①《中山诗话》作"万古遮新月"。
四四二、赠米嘉荣诗
  案:《总龟》前二十六称:"韦应物为苏州太守,尝有诗赠米嘉荣曰:'吹①得凉②州意外声,旧人惟有米嘉荣。近来年少欺③前辈,好染髭须学④后生。'又尝赴本州岛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