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云:“绿轩凉吹动轻衣,夜听更长玉漏稀。月渡天河光转湿,鹊惊秋树叶频飞。”“宫连太液见沧波,暑气微消秋意多。一夜轻风蘋末起,露珠翻尽满池荷。”
《从军辞》云:“髦头夜落捷书飞,来奏金门着赐衣。白马将军频破敌,黄龙戍卒几时归。”
《塞下曲》云:“辛勤几出黄花戍,迢递初随细柳营。塞晚每愁残月苦,边愁更逐断蓬声。”“年少辞家从冠军,金装宝剑去邀勋。不知马骨伤寒水,唯见龙城起暮云。”
《平戎辞》云:“太白秋高助发兵,长风夜卷敌尘清。男儿解却腰间剑,喜见从王道化平。”
《塞上曲》云:“塞卒常为敌,边声已报秋。平生多志气,箭底觅封侯。”
《从军辞》云:“戈甲从军久,风云识阵难。今朝拜韩信,计日斩成安。”“燕颔多奇相,狼头敢犯边。寄言班定远,正是立功年。”
《陇上行》:“负羽到边州,鸣笳度陇头。云黄知塞近,草白见边秋。”
《闺人赠远》:“花明绮陌春,柳拂御沟新。为报辽阳客,流芳不待人。”“远戍功名薄,幽闺年貎伤。妆成对春树,不语泪千行。”“形影一朝别,烟波千里分。君看望君处,只是起行云。”“戴胜飞晴野,凌澌下浊河。春风楼上望,谁见泪痕多。”
《春江曲》:“摇漾越江春,相将看白蘋。归时不觉夜,出浦月随人。”“家寄征江岸,征人几岁游。不如潮水信,每月到沙头。”“乘晓南湖去,参差叠浪横。前洲在何处,露里雁嘤嘤。”
《塞下曲》:“三戍渔阳再渡辽,骍弓在臂剑横腰。匈奴欲似知名姓,休傍阴山更射雕。”“猎马千群雁几双,燕然山下碧油幢。传声漠北单于破,火照旌旗夜受降。”“朔雪飘飘开雁门,平莎历乱卷蓬根。功名耻计擒生数,直斩楼兰报国恩。”“陇水潺湲陇树秋,征人到此泪双流。乡关万里无因见,西戍河源早晚休。”“阴碛茫茫塞草腓,桔橰烽上暮烟飞。关河北望天连海,苏武曾将汉节归。”
《汉苑行》:“二月春风变柳条,九天清乐奏云韶。蓬莱殿后花如锦,紫阁街前雪未销。”“回雁高翻太液池,新花低发上林枝。年光到处皆堪赏,春色人间总未知。”“春风澹荡影悠悠,莺啭高枝燕入楼。千步回廊闻凤吹,珠帘处处上银钩。”
《闺思》云:“洞房今夜月,如练复如霜。为照离人恨,亭亭到晓光。”
涯,字广津,博学,工属文,梁萧、陆贽异其才。元和中为相,又相穆宗。至文宗时,李训败,遂及祸。
令狐楚
《宫中乐》云:“楚塞金陵靖,巴山玉垒空。万方无一事,端坐大明宫。”“雪霁长杨苑,冰开太液池。宫中行乐日,天下盛明时。”“柳色烟相似,梨花雪不如。春风空有意,一一丽皇居。”“月上宫花静,烟含远树深。银台门已闭,仙漏夜沉沉。”“九重青锁闼,百尺碧云楼。明月秋风起,珠帘上玉钩。”
《远别离》云:“杨柳黄金穗,梧桐碧玉枝。春来消息断,早晚是归时。”“玳织鸳鸯履,金装翡翠帘。畏人相借问,不拟到城南。”
《游春辞》云:“晓游临碧殿,晚日上春亭。芳树罗仙苑,晴山展翠屏。”“一夜好风吹,新花一万枝。风前调玉管,花下簇金羁。”
《长相思》云:“君行登陇上,妾梦在闺中。玉箸千行落,银床一半空。”“绮席春眠觉,纱窗晓望迷。朦胧残梦里,犹自在辽西。”
《年少行》云:“少小边城惯放狂,骣骑蕃马射黄羊。如今年老无筋力,犹倚营门数雁行。”“家本清河住五城,须凭弓箭觅功名。等闲飞鞚秋原上,犹向寒云试射声。”“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未收天子河源地,不拟回头望故乡。”“霜满庭中月满楼,金樽玉柱对清秋。当年称意须为乐,不到天明未肯休。”
《从军行》云:“荒鸡隔水啼,汗马向风嘶。终日随旌斾,何时罢鼓鼙。”“孤心眠夜雪,满眼是秋沙。万里犹防塞,三年不见家。”“却望冰河阔,前登雪岭高。征人几多在,又拟战临洮。”“胡风千里惊,汉月五更明。纵有还家梦,犹闻出塞声。”“暮雪迷青海,阴霞覆白山。可怜班定远,生入玉门关。”
《塞下曲》云:“雪满衣裳冰满须,晓随飞将伐单于。平生志气今何在,把得家书泪似珠。”“边草萧条塞雁飞,征人南望尽沾衣。黄尘满面长须战,白发生头未得归。”
《思君恩》云:“小苑莺歌歇,长门蝶舞多。眼看春又去,翠辇不经过。”“紫禁香如雾,青天月似霜。云韶何处奏,只是在昭阳。”“鸡鸣天汉曙,莺语禁林春。谁入巫山梦,唯应洛水神。”
《王昭君》云:“锦车天外去,毳幕雪中开。魏阙苍龙远,萧关赤雁来。”“仙娥今下嫁,骄子自同和。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
《望春辞》云:“高楼望见一花开,便觉春光四面来。晓日晴云知次第,东风不用更相催。”“云霞五采浮天阙,梅柳千般夹御沟。不上黄山南北望,岂知春色满神州。”
楚久为太常博士,诗云:“何日居三署,终年尾百僚。”世传之。
《立春后言怀招李庭衙推》云:“闲斋夜击唾壶歌,试望夷门奈远何。每听塞笳离梦断,时窥清鉴旅愁多。稍惊宵漏丁丁促,已觉春风习习和。海内故人君最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