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鹤驭争衔箭,龙妃合献绡。衣从星渚浣,丹就日宫烧。物外花常满,人间叶自凋。望台悲汉戾,阅水笑梁昭。古殿香残地,荒阶柳长条。几曾期七日,无复降重霄。嵩岭连天汉,伊澜入海潮。何由得真诀,使我佩环飘。”
李汇征
汇征客游闽越,至循州,冒雨求宿。或指韦氏庄居,韦氏杖屦迎宾,年八十余,自称曰野人韦思明。每与李生谈论,或诗或史,淹留累夕,汇征善谈而不能屈也。论数十家之作,次第至李涉诗,主人酷称善。汇征遂吟曰:“远别秦城万里游,乱山高下出商州。关门不锁寒溪水,一夜潺湲送客愁。”又曰:“华表千年一鹤归,丹砂为顶雪为衣。泠泠仙语人听尽,却向五云翻翅飞。”思明复吟二篇曰:“因韩为赵两游秦,十月冰霜渡孟津。纵使鸡鸣见关吏,不知余也是何人。”又曰:“滕王阁上唱伊州,二十年前向此游。半是半非君莫问,西山长在水长流。”李生重咏《赠豪客诗》,韦叟愀然变色曰:“老身弱龄不肖,游浪江湖,交结奸徒,为不平事。后遇李涉博士,蒙简此诗,因而跧迹。李公待愚,拟陆士衡之荐戴若思共主晋室,中心藏焉。遂隐罗浮,经于一纪。李既云亡,不复再游秦楚,追惋今昔,或潸然持觞而酹。”反袂而歌云:“春雨萧萧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他时不用相回避,世上如今半是君。”乾符辛丑岁,范摅客于霅川,值汇征细述其事,云于韦叟之居,观李博士之手翰云。
汇征后登进士第。
刘威
《游东湖处士园林诗》云:“偶向东湖更向东,数声鸡犬翠微中。遥知杨柳是门处,似隔芙蓉无路通。樵客出来山带雨,渔舟过去水生风。物情多与闲相称,所恨求安计不同。”
《七夕》云:“乌鹊桥成上界通,千年灵会此霄同。云收喜气星楼晓,香拂轻尘玉殿空。翠辇不行青草路,金鸾徒候白榆风。彩盘花阁无穷意,只在浮生一缕中。”
威,会昌时诗人也。
崔郊
郊寓居汉上,与姑婢通。其婢端丽,善音律。姑贫,鬻婢于连帅,给钱四十万,宠眄弥深。郊思慕无已,其婢因寒食来从事家,值郊立于柳阴,马上涟泣,誓若山河。崔生赠之以诗曰:“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或有嫉郊者,写诗于座。公睹诗,令召崔生,左右莫之测也。及见郊,握手曰:“‘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便是公作耶?”遂命婢同归。至于帏幌奁匣,悉为增饰之。
谭铢
《题九华山诗》云:“忆闻九华山,尚在童稚年。浮沉任名路,窥仰会无缘。罢职池阳时,复遭迎送牵。因兹契诚愿,瞩望枕席前。况值春正浓,气色无不全。或如碧玉静,或似青霭鲜。或接白云堆,或映红霞天。呈姿既不一,变态何啻千。巍峨本无动,崇峻性岂偏。外景自隐隐,潜虚固幽玄。我来暗凝情,务道志更坚。色与山异性,性并山亦然。境变山不动,性存形自迁。自迁不阻俗,自定不失贤。浮华与朱紫,安可迷心田。”
真娘者,葬吴宫之侧,行客赋诗多矣。铢书一绝,题者遂止。诗曰:“虎丘山下冢累累,松柏萧条尽可悲。何事世人偏重色,真娘墓上独题诗。”
咸通末,郑浑为苏州都邮,铢为鹾院官,钟辐为院巡,皆广文生。时湖州牧李超、赵蒙为代,皆状元。时语曰:“湖接两头,苏联三尾。”
铢,吴人。登会昌进士第。
郭夔
《九华山诗》云:“岩翠凌空出迥然,岧峣万丈倚秋天。暮风飘送当轩色,晓雾斜飞入槛烟。帘卷倚屏双影聚,镜开朱户九条悬。画图何必家家有,自有画图来目前。”
夔,大中时江南进士也。
来鹏
《清明日与友人游玉粒塘庄诗》曰:“几宿春山逐陆郎,清明时节好烟光。归穿细荇船头滑,醉踏残花屐齿香。风急岭云翻迥野,雨余田水落方塘。不堪吟罢东回首,满耳蛙声正夕阳。”
《鄂渚清明日与乡友登头陀山》云:“冷酒一杯相劝频,异乡相遇转相亲。落花风里数声笛,芳草烟中无限人。都大此时深怅望,岂堪高境更逡巡。思量费子真仙子,不作头陀山下尘。”
《寒食山馆书情》云:“独把一杯山馆中,每经时节恨飘蓬。侵阶草色连朝雨,满地梨花昨夜风。蜀魄笑来春寂寞,楚囚吟后月朦胧。分明寄得还家梦,徐孺宅前湖水东。”
《鄂渚除夜书怀》云:“鹦鹉洲头夜泊船,此时形影共凄然。难归故国干戈后,欲告何人雨雪天。箸拨冷灰书闷字,枕陪寒席带愁眠。自嗟落拓无成事,明日春风又一年。”
鹏诗思清丽,福建韦尚书岫爱其才,欲以子妻之,而不果。后游蜀,夏课卷中有诗云:“一夜绿荷风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识者以为不祥。是岁不随秋试而卒。岫者,丹之子也。
来鹄
《圣政纪颂序》曰:“穆宗皇帝临朝,与群臣言及政事,宰臣请史官执笔,当群臣奏事,随日撰录,号为《圣政纪》。至上之即位三年,有乡校小臣来鹄,因窥《穆宗实录》,追而为之颂。”曰:“三皇不书,五帝不纪。有圣有神,风销日已。何教何师,生来死止。无曲无法,顽肩奡比。三皇实作,五帝实治。成天造地,不昏不圯。言得非排,文得圣齿。表表如见者,莫若乎史。是知朴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