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8-集藏 -03-诗话

103-王直方诗话-宋-王直方-第27页

  贡父又云:“白乐天诗云:‘请钱不早朝’。请作平声,唐人语也。”江子载亦云:“颜师古注《汉书》,请,或音才性反,或不音。唐或以请作平声,误矣。”(《总龟》前二十九)
  二○五、王安石落星寺诗
  舒王①集中有落星寺诗,其末云:“胜概惟诗可收拾,不才羞作等闲来。”落星寺在彭蠡湖中。刘咸临尝亲见寺僧言幼时目睹闽中章传②道作此诗,其前六句皆同,其末云:“胜概诗人尽收拾,可怜苏石不曾来。”苏、石谓子美并曼卿也。后人爱其诗者,改末句作舒王③诗传之,遂使一篇之意不完,其体与舒王所作诗语不同也。④(《总龟》前二十九、《丛话》前三十四、《玉屑》十七)
案:胡仔谓“细观此诗句语体格,真是荆公作,余人岂能道此?今具载全篇,识者必能辨之。诗云:‘窣云台殿起崔嵬,万里长江一酒杯。坐见山川吞日月,奋无车马送尘埃。雁飞云路声低过,客近天门梦易回。胜概惟诗可收拾,不才羞作等闲来。’”
----------------
 ①《丛话》、《玉屑》“舒王”作“荆公”。
 ②《玉屑》“传”作“源”。
 ③《丛话》、《玉屑》“舒王”作“荆公”。
 ④《丛话》、《玉屑》“语不同也”作“亦不类”。
  二○六、陈无己诗谶
  陈无己赋《高轩过①诗》云:“因②知书画真有益,却怪③岁月来无多”,不数月遂卒。〔或以为诗谶。〕④(《总龟》前三十二、《丛话》前四十)
----------------
 ①案“过”下当有“图”字。
 ②《丛话》“因”作“老”。
 ③《丛话》“怪”作“悔”。
 ④《丛话》有此五字。
  二○七、东坡诗谶
  东坡有《送戴家赴成都玉局观诗》云:“莫欺老病未归身,玉局他年第几人。”又有过岭一篇云:“剑南西望七千里,乘兴真为玉局游。”后卒于是观。(《总龟》前三十二)
案:《丛话》前四十引《王直方诗话》云:“东坡在定武作《松醪赋》有云‘遂从此而入海,渺翻天之云涛’,盖自定再谪惠州,自惠而迁昌化,人以为语谶。”
  二○八、共钓城南方
  方元修,宇时敏,一日与杨信祖、饶次守过余,坐中分题,人以姓为韵,而杨有“共约城南方”之句。后数日,录此唱和于前,忽有一同人读云:“共钓城南方”,盖钓字以约字草不相辨,而读者误之。时敏大以为恶,不三日,其父省中归,暴卒,后数月,其母亦亡。(《总龟》前三十二)
  二○九、东坡绝笔
  东坡将亡前数日,梦中作一诗寄朱行中云:“舜不作六器,谁知贵玙璠?哀哉楚狂士,抱璞号空山。相如起睨柱,投璧相与还。①何如郑子产,有礼国自闲。虽微韩宣子,鄙夫亦醉环。至今不贪宝,凛然照尘寰。”觉而记之,自不晓所谓,东坡绝笔也。②(《总龟》前三十四、《东坡诗话录》下)
----------------
 ①案《东坡集》“投璧相与”作“头璧与俱”。
 ②案曾慥《百家诗选》云:“东坡《寄朱行中》一篇,北归时绝笔也。”
  二一○、萧贯梦中作诗
  陈明信云,萧贯少时,尝梦至宫廷中,长廊邃馆,如王者所居,有千门万户,望之洞然,金碧烁耀,既过数门,见群妇人如神仙,视贯,惊问何所从来?贯愕然,亦不知对。贯自陈进士,能为诗。中有一人投贯纸,曰:“此所谓衍波笺,烦赋宫中晓寒歌。”贯援笔立成,既有奇语,其人甚赏之,因曰:“先辈异日必贵,此天上,非人间也。”贯寤,尚能记所赋。俞秀老往尝得之于萧翰林之孙。其诗有云:“十二峣关隐空绿,兽猊呼焰①椒壁馥;渴乌涓涓不相续,辘轳欲转霏红玉;百刻香残陨莲烛。九龙吐水漫寒浆,红绢②佩鱼无左珰;两两趋走③瞻扶桑。红萍半圭山④波面,回首觚棱九霞绚。鸣鞘声⑤从天上来,大剑高冠满前殿。”秀老诵之,尚有四五韵忘之。(《总龟》前三十四)
----------------
 ①《宋纪》八“呼焰”作“呀酒”。
 ②《宋纪》“绢”作“绡”。
 ③《宋纪》“趋走”作“悬足”。
 ④《宋纪》“圭山”作“规出”。
 ⑤《宋纪》“鞙声”作“鞘远”。
  二一一、鬼 诗
  王太初传言有焦仲先者家于南徐,元丰末年,因诣京师访知己,忽梦一妇人相顾遇,或以诗笔相往来。其一联云:“吴王台下无人处,几度临风学舞腰。”又曰:“吴山之北,会稽之阳,①古木苍苍。”其最后一章云:“仲冬之月,二七之间,月圆风静,车马相扳。”其人如病狂,缘太初而后愈。至秦少游书柳鬼事②所载诗语前后皆同,但年月乃是熙宁九年,所病者乃是嘉兴令陶集,③而所论者乃是天竺辩才法师。二者不知孰是。(《总龟》前三十四)
----------------
 ①案《异闻总录》所载诗句虽少异,当出同一典型。“会稽之阳”下句当有“是吾之家”四字。
 ②案此事见《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