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爱其诗云云。”
羲和走驭趁年光,不许人间日月长。遂使四时都似电,争教两鬓不成霜。荣销枯至非关命,壮尽衰来亦是常。已共身心要约定,穷通生死不惊忙。
昭君怨 白居易
《王直方诗话》云:“古今作昭君词多矣,余独爱白乐天一绝云云,盖其意优游而不迫切故也,然乐天赋此时年甚少。”
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里时。
望洞庭 刘禹锡
《鉴诫录》云:“刘梦得有《望洞庭》诗,雍陶有《咏君山》诗,作者才力伯仲,往往暗合。李山甫有《咏贫女》,天下称奇,秦韬玉之诗意转殊妙。李山甫又有《石头城故事》,韦庄有《咏南国英雄》,较量其才,意同语异。王摩诘有《题云母障子》,胡令能《题绣障子》,异代殊名,而才调相继。李绅、郑云叟有《伤农》诗,当时名公,不敢议其优劣。”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咏君山 雍陶
烟波不动影沈沈,碧色全无翠色深。疑是水仙梳洗罢,一螺青黛镜中心。
贫女吟 李山甫
平生不识绣衣裳,闲把金针亦自伤。镜里只应谙素貎,人间多是重红妆。当年未嫁还爱老,终日求媒即道狂。两意定知无说处,暗垂珠泪滴蚕筐。
同前 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敢将十指夸纤巧,不把双眉斗画长。最恨年年握针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石头城故事 李山甫
南朝诸国爱风流,尽守江山不到头。总是战争收拾得,却因歌舞破除休。尧将道德终无敌,秦把金汤可自由。试问繁华何处有,雨莎烟草石城秋。
咏南国英雄 韦庄
南朝三十六英雄,各遂兴亡自此中。有国有家皆是梦,为龙为虎亦成空。残花旧宅悲江令,落日青山吊谢公。毕竟霸图何物在,石麒麟没卧秋风。
云母障子 王维
君家云母障,持向野庭开。自有山泉入,非关彩画来。
绣障 胡令能
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绣成挂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
伤农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田中土。谁知盘中飱,粒粒皆辛苦。
同前
一粒红稻饭。几点牛颔血。珊瑚枝上人,衔杯吐不歇。
同前 白居易
春耕夏耘秋成苖,六月田中似火烧。堪叹农家辛苦事,一匙淡饭也难消。
卷十六
杂编六
《黄鲁直传赞》云:“自李、杜没而诗律衰,唐末以及五季,虽有比兴自名者,然格下气弱,无以议为也。宋兴,杨文公始以文章莅盟,然至为诗,专以李义山为宗,以渔猎掇拾为博,以俪花斗叶为工,号称‘西昆体’。嫣然华靡,而气骨安存?嘉祐以来,欧阳公称太白为绝唱,王文公推少陵为高作,而诗格大变。高风之所扇,作者间出,班班可述矣。”《蔡宽夫诗话》云:“国初,沿袭五代之余,士大夫皆宗白乐天诗,故王黄州主盟一时。祥符、天禧之间,杨文公、刘中山、钱思公专喜李义山,故昆体之作,翕然一变。而文公尤酷嗜唐彦谦诗,至亲书以自随。景祐、庆历后,天下始尚古文,于是李太白、韦苏州诸人乃杂见于世。杜子美最为晚出,三十年来,学诗者非子美不道,虽武夫、女子皆知尊异之。”
庐山高赠同年刘凝之归南康 欧阳修
《王直方诗话》云:“郭功甫少时,喜诵文忠公诗。一日,过梅圣俞,曰:‘近得永叔书,方作《庐山高》诗赠刘同年,自以为得意,恨未见此诗。’功甫为诵之,圣俞击节叹赏曰:‘使吾更作诗三十年,亦不能道其中一句。’功甫再诵,不觉心醉,遂置酒,又再诵,酒数行,凡诵十数遍,不交一谈而罢。明日,圣俞赠功甫诗,其略曰:‘一诵《庐山高》,万景不得藏。设令古画师,极意未能详。’”《石林诗话》云:“毗陵正素处士张子厚善书,余尝于其家见欧公子棐以乌丝栏绢一轴,求子厚书文忠公《明妃曲》两篇,《庐山高》一篇。略云:‘先公平生,未尝矜大所为文,一日被酒,语棐:“《庐山高》,今人不能为,惟李太白能之。《明妃曲》后篇,太白不能为,惟杜子美能之。至于前章,则子美亦不能为,惟吾能之也。”因欲别录此三篇,藏之以志公意。’”
庐山高哉几千仞兮,盘根几百里,巀然屹立乎长江。长江西来走其下,是为扬澜左蠡兮,洪涛巨浪日夕相舂撞。云销风止水镜净,泊舟登岸而远望兮,上摩苍穹之晻霭,下压后土之鸿庞。试往造乎其间兮,攀缘石磴窥空硿。千岩万壑响松桧,悬崖巨石飞流淙。水声聒聒乱人语,六月飞雪洒石矼。仙翁释子往往而逢兮,吾尝恶其学幻而言哤。但见丹霞翠碧远近映楼阁,晨钟暮鼓杳霭罗幡幢。幽花野草不知其名兮,风吹露湿香涧谷,时有白鹤飞来双。幽寻远去不可极,便欲绝世遗纷痝。羡君买田筑室老其下,插秧盈畴兮酿酒盈缸。欲令浮岚暖翠千万状,坐卧常对乎轩窗。君怀磊砢有至宝,世俗不辨珉与玒。策名为吏二十载,青衫白首困一邦。宠荣声利不可以苟屈兮,自非青云白石有深趣,其气兀硉何由降。丈夫壮节似君少,嗟我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