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8-集藏 -03-诗话

163-诗法家数-元-杨载-第3页

,如此转换数匝,却将数语收拾,妙矣!
语贵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如〈清庙〉之瑟,一倡三叹,而有遗音者也。
诗有内外意,内意欲尽其理,外意欲尽其象,内外意含蓄,方妙。
诗结尤难,无好结句,可见其人终无成也。诗中用事,僻事实用,熟事虚用。说理要简易,说意要圆活,说景要微妙。讥人不可露,使人不觉。
人所多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则自不俗。
诗有三多,读多,记多,作多。
句中要有字眼,或腰,或膝,或足,无一定之处。
作诗要正大雄壮,纯为国事。夸富耀贵伤亡悼屈一身者,诗人下品。
诗要苦思,诗之不工,只是不精思耳。不思而作,虽多亦奚以为?古人苦心终身,日炼月锻,不曰「语不惊人死不休」,则曰「一生精力尽于诗」。今人未尝学诗,往往便称能诗,诗岂不学而能哉?
诗要炼字,字者,眼也。如老杜诗:「飞星过水白,落月动檐虚。」炼中间一字。「地坼江帆隐,天清木叶闻。」炼末后一字。「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炼第二字。非炼归入字,则是儿童诗。又曰「暝色赴春愁」,又曰「无因觉往来」。非炼赴觉字便是俗诗。如刘沧诗云:「香消南国美人尽,怨入东风芳草多。」是炼消入字。「残柳宫前空露叶,夕阳川上浩烟波」。是炼空浩二字,最是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