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8-集藏 -03-诗话

175-谪星说诗--钱振锽-第13页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粹然无瑕疵,岂复须人为。”可谓见之真矣。
三九、诗贵真。贵真而雅,不贵真而俗。譬如画家画美人,不画丑妇。画竹篱茅舍,画宫室台榭,不画<厂俞>厕。画一切木石花树,亦祗昼其苍古拳曲,清疏峭拔合格者,而不画其凡陋繁芜无意义者也。诗家务真而不择雅言,则吃饭撒屎皆是诗矣。
四○、岭南三家,陈元孝七古极有骨力,高者遂为国初诸老所不及。律诗尚或为声调所累。李于鳞之旧习未泯也。
四一、诗要好,第一勿轻作。应酬过多,如鼓乐工手,婚丧喜庆皆可用。即事即景过多,亦如家用帐簿,米盐腐酒有必登。有何趣味?
四二、袁子才言:诗有雪竹冰丝,迥非凡响者。于太直、飞卿之外,独取萨天锡、黄莘田。天锡固是俊爽,莘田则惟《西湖咏》差可耳。昔人谓阮亭为“清秀李于鳞”,余谓莘田是“旖旎王阮亭。”
四三、之浙舟中,闻人述绍兴石进士某,作宰江都,榜联于堂云:“万事未甘随俗转,一官辛苦读书来。”上官不读书,闻而恶之,竟罢其官。联语极佳,惟作对微嫌太巧耳。
四四、识难。以韩孟之才而不能罢其联句之兴,以东坡之达而不能藏其和韵之丑,以放翁能为“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之语,而作诗往往拈古人诗两句为韵,一作十首。皆无识之故也。诗必盈十首,则其可以不作者多矣。
四五、香山六十致仕,作《达哉行》。哀中郎笑其如白头老妇,自夸守节。欧阳永叔六十五岁致仕,而韩魏公撰墓志铭云:“天下亡大夫闻公勇退,无不惊叹,近古所未有也。”是尤夸白头守节之甚者也。虽然,天下做官人其肯致仕于未死之前者,几人?宜魏公之啧啧叹异也。
四六、放翁七古,英姿飒爽,抖擞而来,其句法老健,皆经削链。格在东川、嘉州之间,于杜韩亦有似处,而修洁胜之。中唐以后无与比者。其诗云:“放翁老死何足言,《广陵散》绝还堪惜。”诚自知之明也。放翁之后能作七古无过遗山,然视放翁稍钝矣。世人以琐碎状物之诗目为“放翁体”,乃专指其律绝言之耳,非放翁之全也。
四七、放翁飚举电发,运笔急疾,然宜于七占而不宜于五古。以五古之气宜缓宜宽,不比七古句长体博,无所往而不宜也。然五古有宽裕之气者,虽唐人亦少。
四八、友人姜虚舟(汝济)《吊买太傅祠》云:“独以少年忧大局,肯容痛哭是明时。”激昂可诵也。
四九、王李多以恶语詈谢茂秦,令人发怒。以双目嘲眇人已不长者;以轩冕仇布衣,亦不似曾饮墨水者也。卢冉被陷,茂秦为之称冤于京师,得白乃已。王李诸人以茂秦小不称意,便深仇之,弇州至詈其速死。论其品概,王李与茂秦交且辱茂秦矣。宜青藤之不入其社也。
五○、于鳞赠元美诗有“微吾竟长夜”语,与元美论诗自比孔子,而比元差于左邱明。弇州兄弟标榜极盛,独茂秦才一自许,弇州便云:何不以溺自照?茂秦再游京师,与诸子者饮。歌其夔州诸咏,甫发歌,吴明卿辄鼾寝,鼾声与歌相低昂,歌竟鼾亦止。甚哉!布衣之不可为。而茂秦之多与轩冕游,为不自重也。使我不得不忆苏卿之语日“人生世上,势位富厚,盖可以忽乎哉!”
五一、弇州云:《三百篇》“句法有太拙者,“载犭佥歇骄”;有太直者,“昔也每食四簋,今也每食不饱”;有太促者,“抑罄控忌”、“既亟且只”;有太累者,“不稼不啬,胡取禾三百厘兮”;有太庸者,“乃如之人也,怀昏姻也,大无信也,不知命也”;其用意有太鄙者,如前“每食四簋”是也;有太迫者,“宛其死矣,他人入室”;有太粗者,“人而无仪,不死何为”之类也。”谪星为之鼓掌曰:今而后,我知弇州之不能诗也。彼终身以摹仿拟似为绝技,无足论矣。而又举诗中朴质老实之语而一一疵之,直自贡其无知也。余谓弇州文字,如卧牛啮草,口无对齿,不能爽也;贵官踱步,方迟有法,不能扌也;肥人中风,肌肉不仁,虽复搔爬,不能快也;正坐其不能于《三百篇》朴质老实语加之意也。及夫见升庵以少陵不如《三百篇》之含蓄也,则复举“宛其死矣”、“人而无礼”二语为少陵解。然则昔何疵于《三百》,后何私于少陵也。
五二、弇州以阆仙“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为不佳,而独取其“秋风吹渭水,明月满长安”,置之盛唐,不复可别。如此为盛卢,则学语小儿皆能为之。盛唐不过如此,则李杜高岑一文不直也。又言“誓扫匈奴”一首,前二句筋骨毕露,令人厌憎,不及盛唐。余谓此二句若用“明月秋风”等套语,则弇州必不嫌其露筋骨,必谓其盛唐矣。
五三、弇州言五言律差易得雄浑,加以二字,便觉费力。余谓生来五字是五字,生来七字是七字,用一“加”字,便见牵强。弇州七律,顾皆五律而加以二字者耶?
五四、“白摧朽骨”二句,人以为杜老奇句。夫咏画松之奇,只合道其生动,不闻以死朽为奇也。此诗系杜集最佳诗,结句尤老劲。此二句实属赘笔可惜。“已用拂拭光凌乱”句,亦可省去。
五五“一代不数人,百年能几见?”陈无己越境见东坡罢官诗也。令人兴感无已!
五六、铁乐府,儇佻浅陋,不成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