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斋诗话 宋 曾慥
曾慥(生卒年不详),字端伯,自号至游居士,晋江(今福建泉州)人。孝宗时右丞相怀从弟。官尚书郎,直宝文馆,后奉祠家居。著有《高斋漫录》、《高斋诗话》,编有《百家类说》、《乐府雅词》、《宋百家诗选》。《南宋制抚年表》有传。
《高斋诗话》,不知卷数,原书久佚,亦不见诸家著录。郭绍虞、罗根泽均曾辑其佚文,郭得二十五条,罗得二十三条。郭绍虞疑本书系自《高斋漫录》中辑出别行者,罗根泽谓《苕溪渔隐丛话》所引二十三条“几尽全书”。
《高斋诗话》所载王安石、苏轼辨“落英”一事,亦见《西清诗话》,然西清以苏为欧阳修,诗句有小异。《苕溪渔隐丛话》曾据欧、苏全集并无“秋英”二句,谓:“不知西清、高斋何从得此?”此一轶事,显系他人假托。惟王、苏(欧)“落英”之辨,为宋人常谈,且与诗学不无关涉。此外,书中于用事、袭意,亦有所及。
哈哈儿据中华书局1980年9月版繁体横排本《宋诗话辑佚》录校制作。
一、荆公桃源行
荆公《桃源行》云:“望夷宫中鹿为马,秦人半死长城下。”指鹿为马,乃二世事;而长城之役,①乃始皇也。又指鹿事不在望夷宫中。荆公此诗追配古人,〔惜乎用事失照管为可恨耳。〕②(《丛话》前三、《玉屑》七、《诗林》一、《竹庄》九)
----------------
①“役”,原作“后”,据《诗林》校改。
②《竹庄》无此语。
二、东坡诗用老杜诗意
子美诗云:“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东坡《题真州范氏溪堂诗》云:“白水满时双鹭下,绿槐高处一蝉吟。酒醒门外三竿日,卧看溪南十亩阴。”盖用老杜诗意也。(《丛话》前九)
三、白诗言琵琶
白乐天《琵琶行》云:“曲罢曾令①善才伏”,而善才姓名不见于传记。后见《琵琶录》云:“元和中曹保有子善才,善才有子纲,皆能琵琶。”又有裴兴奴与曹同时。《乐府杂录》云:“纲善为运拨,兴奴长于拢捻,时人谓纲有右手,兴有左手。”乐天又有《听曹纲琵琶示重莲诗》,曰:“谁能截得曹纲手,插向重莲红②袖中?”(《丛话》前十六)
----------------
①《香山集》“令”作“教”。
②《香山集》“红”作“衣”。
四、燕飞飞
退之诗云:“柳花还漠漠,江燕正飞飞”,盖取老杜“清秋燕子正①飞飞”。老杜又取《古乐府》陆机《悲哉行》云:“飞飞燕弄声。”(《丛话》前十七)
----------------
①《少陵集》“正”作“故”。
五、樱桃荐酪
牧之《和裴杰新樱桃诗》云:“忍用烹骍①酪,从将玩玉盘。流年如可驻,何必九华丹?”唐人已用樱桃荐酪也。(《丛话》前二十三、《总龟》后二十七)
案:此则亦见《侯鲭录》。
----------------
①《全唐诗》十九“骍”作“酥”。
六、举世尽从愁里老
山谷尝云:“杜荀鹤诗‘举世尽从愁里老’,正好对退之诗‘谁人肯向死前休’。”(《丛话》前二十三、《玉屑》十六、《野客丛书》七〔《丛谈》三〕)
案:此杜荀鹤《秋宿临江驿诗》句云:“举世尽从愁里老,谁人肯向死前闲。”
七、王禹偁知丁谓不忠
吕献可诲尝云:“丁谓诗有‘天门九重开,终当掉臂入’,王元之禹偁读之,曰:‘入公门犹鞠躬如也,天门岂可掉臂入乎?此人必不忠。’后果如其言。”(《丛话》前二十五、《玉屑》十二、《宋纪》六)
八、汪彦章上蔡元长诗
汪彦章《上蔡元长诗》云:“班立青云腰佩玉,手持洪造印涂金。”(《丛话》前二十五)
九、祖无择晚娶
祖无择晚娶徐氏,有姿色,议亲之时,无择为馆职,徐氏必欲訾①相其人,而无择貌寝,恐不得当也。同舍冯当世丰姿秀美,乃谕媒妁,竣冯出局,扬鞭跃马经过徐居,曰:“此祖学士也。”徐窃窥甚喜,成婚始寤②其非,竟以反目离婚。欧公尝作诗云:“无择名声③重当世,早岁多奇晚乃偶”,盖为此也。(《丛话》前二十九、《宋纪》十八)
知东坡引用此诗也。(《丛话》前四十一、《野客丛书》六〔《丛谈》二〕)
一四、千里埋冤对一门侥幸
郑可简以贡茶进用,累官职至右文殿修撰,福建路转运使。其侄千里,于山谷间得朱草,可简令其子待问进之,因此得官。好事者作诗云:“父贵因茶白,儿荣为草朱。”而千里以从父夺朱草以予子,譊譊不已。待问得官而归,盛集再庆,亲姻毕集,众皆赞喜。可简云:“一门侥幸”,其侄遽云:“千里埋冤。”众皆以为的对。是时贡茶,一方骚动故也。(《丛话》前四十六、《总龟》后三十)
一五、诗咏玉蘂花
唐人《题①唐昌观玉蘂